時間:2015年02月13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 從育苗前準備、播種育苗、整地定植、植株管理、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采收等方面介紹了早春苦瓜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為早春苦瓜的高產栽培提供參考。
關鍵詞 容易發的農業類核心,早春苦瓜,高產,栽培技術
苦瓜又名涼瓜,是葫蘆科植物,為一年生攀緣草本。苦瓜營養豐富,肉質爽脆,苦中帶甘,別有風味,深受人們喜愛,是夏秋節季的主要蔬菜,在南亞、東南亞、中國和加勒比海群島均有廣泛的種植。苦瓜屬短日性植物,喜溫、喜光、耐熱、耐濕、不耐陰,對光照長短的要求不嚴格,較長時間的光照有利于其良好生長,對土壤濕度和空氣濕度要求較高,但不耐澇;適應性廣,可在我國南北方多種土壤中栽培。近10年已選育出可在春、夏、秋三季種植的品種,不僅解決了夏季渡淡問題,也大大提高了菜農的經濟效益,促進了廣大菜農的生產積極性。現將早春苦瓜高產優質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育苗前準備
選用土質肥沃、疏松、透氣、保水和透水性良好,無病源、蟲卵和雜草種子,沒有種過瓜類蔬菜的大田土,再加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各50%,過篩后拌勻備用[1]。采用溫水浸種催芽,在預定播種前5~7 d先將種子用清水洗凈,用老虎鉗或尖嘴鉗破嘴,加入30~40 ℃的溫水,浸泡12~24 h,待種子充分吸水后取出,瀝干種子表面水分,用紗布包好,放在30 ℃左右溫度下催芽。催芽時每天早晚用清水沖洗1次,并經常翻動,使種子均勻受熱,以防發霉,經2~3 d種子長出3 mm左右胚根時即可播種。
2播種育苗
將種子播于育苗床或育苗容器內,最好選晴天上午或中午進行。先將鋪好營養土的苗床澆透水,待水完全滲下后,再撒1層干的過篩營養土,將經過浸種催芽的種子均勻地鋪在播苗床內,間隔一般為8 cm×8 cm,播后覆蓋2~3 cm厚的營養土,再緊貼床面蓋1層地膜。當幼苗拱土時,及時撤去地膜,再搭建小拱棚[2]。育苗期間,應注意控制好溫度,前期提高溫度,出苗后降低溫度,并注意通風,間隔7~10 d澆1次水,同時進行2~3次葉面噴肥,以濃度0.2%~0.4%的磷酸二氫鉀為好。在定植前1周要進行煉苗。白天要充分利用太陽光照射,晚上可不覆蓋防寒物,使幼苗逐漸適應外界的自然環境,增強其抗逆能力。經過1周的鍛煉,新根發生,葉片變大、加厚、葉色常綠,達到壯苗的標準。
3整地定植
苦瓜喜肥,較耐旱而不耐澇,應選擇土壤疏松、有機質含量高、前茬為非葫蘆科作物、最好是種過水稻的田地[3]。經過一段時間風化曬壟后,施腐熟有機肥60 t/hm2、復合肥450 kg/hm2左右;施后淺耕細耙1次,然后做畦。采用深溝高畦,畦高20~30 cm、寬2 m,包溝,覆蓋地膜。根據品種熟性合理密植,一般定植1.95萬株/hm2左右。每畦2行,株距50 cm,要求土壤10 cm厚處溫度穩定在12 ℃以上,在晴天上午定植。選擇健壯瓜苗,淘汰畸形苗、黃苗、弱苗和散傷根苗。定植不宜過深,及時澆水,防地下害蟲,以促使盡快緩苗,早發棵、早結果。
4植株管理
植株抽蔓后開始搭架,可采用平棚架或“人”字架,同時進行引蔓和綁蔓,使莖葉分布均勻,防止相互纏繞遮蔭。蔓長30 cm時綁1道,以后隔4~5節綁1道,通常在晴天上午9:00以后進行,以免損傷莖蔓。結合綁蔓進行整枝,以發揮主蔓結果優勢。距地面50 cm以下的側蔓所結的瓜應及時摘除[3]。側蔓如生長過旺、過密時,應該及時摘除一些弱蔓,使養分集中,確保主蔓生長粗壯、葉片肥大,并為莖蔓上部萌發和開花結果積累較多的養分。結瓜后期不摘除側枝或去弱留強,以充分發揮主、側蔓的結瓜潛力。生長后期要及時摘除老葉、黃葉和病葉,保證通風透氣,提高光合利用率,增強果色,防止植株早衰。
5肥水管理
苦瓜在生長期內連續結瓜,莖、蔓、葉、花、幼果同時發生,對養分吸收消耗較多,需要肥水充足,但忌積水。春夏季多雨,及時作好排水工作,以免土壤過濕引起爛根。特別在中后期要保持植株旺盛生長,以延長采收期,增加豐產潛力。除施足基肥外,還應及時追肥。在追肥方法上,根據不同生育期,追肥量按“前輕、中重、后補足”分期施肥的原則,根據苗情,春植時幼苗期可少追肥,結合澆水追施腐熟人尿作為提苗肥;開花期結合培土進行追肥,施充分腐熟油餅肥450 kg/hm2、復合肥375 kg/hm2;第1批果實采收后施肥1次;以后每采收2~3次,可結合澆水追肥1次。為延長葉片有效光合期,減少病害的發生,可適當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提高坐果率和促進果實膨大。
6病蟲害防治
采取無公害防治措施,選擇抗病品種,避免重病地塊,實施輪作換茬,培育壯苗,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以防為主,早發現早防治,及時去掉感病株、病葉、病果,進行深埋處理。苦瓜生育期間,主要病蟲害有猝倒病、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瓜實蠅等,危害植株及果實。猝倒病于幼苗期發病,莖基部或胚軸中部呈水漬狀,后變黃褐色,子葉往往尚未凋萎,幼苗即突然猝倒,濕度大時,病部附近長出白色棉絮菌絲;可用64%殺毒礬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防治。枯萎病在苦瓜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發病初期,植株白天萎蔫,夜間可以恢復,后期全株枯死;用50%立枯凈1 6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澆灌病株及鄰近植株根部。白粉病主要發生在生長中后期,危害葉片,初期在葉背面產生白色圓形粉狀斑點,對應葉面出現邊緣不清的黃綠色斑點,后擴大成片,形成1層白粉狀,逐漸變成灰白色,葉片枯黃。可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福星4 000~6 000倍液噴霧防治[4]。炭疽病由真菌引起,幼苗、莖、葉、果實均可發病。發病初期可用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灑,隔7~10 d噴1次,連續防治2~3次,可加入噴施寶或植寶素7 500倍液,增強植株的抗性。瓜實蠅等蟲害主要危害莖、葉、果實,使果實發育受到影響而畸形,要求噴要在“早”字上下功夫,選用高效無公害殺蟲劑農藥,以減少殘留[5]。
7適時采收
及時采收嫩瓜不僅可以保證產品質量,還可以增加坐果數,提高產量。一般雌花開花后12~15 d是商品果采收的最佳時期。采收標準是果實飽滿,有光澤,果實頂端發亮。采收時間應考慮貯運性能,最好在晴天早、晚采收,而中午、下午和陰雨天采收的苦瓜不耐貯運,應及時銷售。
8參考文獻
[1] 高東方.北方早春苦瓜栽培技術[J].現代園藝,2009(7):73.
[2] 王桂麗,趙金來,賈進才,等.早春苦瓜栽培技術[J].蔬菜,2003(6):32-33.
[3] 萬翔,李華兵.攀西干熱河谷地區早春苦瓜栽培技術[J].四川農業科技,2004(4):17.
[4] 趙新宇.苦瓜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9(7):38-39.
[5] 信國彥.春大棚苦瓜栽培技術[J].山西農業:致富科技版,2007(1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