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8月0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結合工程實例,主要介紹了SMA瀝青混合料的拌和和運輸以及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施工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SMA,瀝青混合料,拌和,運輸,攤鋪
1 工程概況
本次路面攤鋪段施工樁號為K0+980~K1+760左幅,長度780m,面層結構類型為SMA-13。攤鋪段路面寬度為12-16.5m,面積為10600m2,平均鋪筑厚度為4cm,共鋪筑SMA-13瀝青混合料1000t。
2 瀝青混合料拌和和運輸
2.1 瀝青混合料拌和
2.1.1拌和樓的拌和方式
本次SMA-13混合料的拌和采用LB3000型瀝青砼拌和樓,該拌和樓共有五個冷料倉。每個冷料倉分別選定固定開口,驅動電機由變頻器調速,變頻器直接與電機聯接,根據生產配合比的用料量來控制冷喂料的比例,輸入電腦模擬量后,通過單倉轉速比的設定,確保各料倉材料用量比例,在保證冷料比例不變的情況下,通過調整統一轉速保證材料進料量,以調節拌合樓產量。
2.1.2瀝青混合料拌和質量控制措施
1)溫度控制
檢測人員對每車料進行溫度檢測,當發現溫度出現異常,應及時通知拌和樓操作人員,拌和樓操作人員應迅速查明原因,及時做出調整。拌和樓要特別注意前3車瀝青混合料的溫度變化情況。
2)冷料倉進料控制
冷料倉進料應避免上料時出現干濕料混裝現象。在進料過程中要控制好裝載機的車速,杜絕開飛車,每鏟料要控制好裝料量,防止裝料過滿,撒落在地。冷料倉加料時也不應過滿,防止串料。
3)礦粉添加控制
礦粉容易受潮,所以拌和樓操作人員應做好粉罐和管道的日常檢查工作,防止管道堵塞影響生產。試驗室要做好礦粉含水量的檢測工作。
4)纖維添加控制
纖維添加設備操作臺要做好防雨措施,試驗室每5天檢測一次纖維含水量。在施工過程中,注意查看纖維裝置投放量打印記錄,每天施工后,采用總量法核實纖維摻量。拌和樓應定期做好纖維添加設備的維護保養和計量標定工作,確保設備的穩定性和添加量的準確性。
2.2 瀝青混合料運輸
2.2.1運輸前準備工作
施工前,駕駛員檢查車況,確保正常使用。在側板和底板均涂防粘薄層混合液。再次裝新料時,司機應重新檢查廂體,必須全部清除殘留的瀝青混合料。
2.2.2裝料
運輸車裝料時,混合料從拌和樓裝卸到運輸車時容易產生離析。在拌和站向運料車卸料的過程中,料車指揮員指揮運輸車前后移動,每卸一次混合料,挪動一下汽車的位置,分幾堆裝料,減少粗細集料的離析。
2.2.3保溫措施
為了降低瀝青混合料運輸過程中溫度的散失,采用的運料車車頂全裝有電動升降蓋板,同時在運輸過程中要加蓋防水、防塵的蓬布。裝料結束后,立即覆蓋蓬布,并派專人進行檢查和測試出場溫度。
2.2.4運力保證
為保證內外場施工的連續性,運輸車的數量應與拌和能力、攤鋪速度相適應。本次攤鋪段運輸距離約為10km,實際平均每車到場運輸時間約為25分鐘,加上返程時間、現場等待時間、卸料攤鋪時間、回場裝料時間,每輛車一個周期用時約60分鐘。按每車平均裝料40噸計算,每車運輸能力為40噸/小時。拌和樓生產能力約為130噸/小時,生產時需要4輛車參與運輸,考慮現場攤鋪施工時,至少保證4輛運輸車,后場等料保證2輛運輸車,總的運輸車輛至少需要8輛。
2.2.5到場溫度檢測
瀝青混合料運輸車到達施工現場后,專人逐車檢測瀝青到場溫度,瀝青混合料到場溫度控制在170℃以上,最低不能低于165℃,檢測合格后,再由運輸車指揮員驗收料單和指揮運輸車倒車,最后進行攤鋪。
3 瀝青混合料攤鋪
3.1準備工作
3.1.1施工放樣
對原路面高程進行網格式測量,根據測量數據計算松鋪厚度(松鋪系數定為1.15),以松鋪厚度為依據非接觸式平衡梁控制高程。
3.1.2機械準備
每日施工前,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主要包括:
(1)攤鋪機工作裝置及其調節機構檢查,如刮板輸料器、料斗閘門、螺旋分料器等。
(2)對攤鋪機動力及傳力系統檢查,使發動機運轉、離合器和傳動系統等工作正常。
3.2攤鋪
3.2.1攤鋪機準備
(1)熨平板加熱。熨平板加熱溫度不低于100℃。開始施工后或臨時停工再工作時,均應對熨平板預熱,注意掌握好預熱時間。
(2)預熱后的熨平板在工作時若出現鋪筑面有少量瀝青膠漿且有拉溝時,表明熨平板已經過熱,需要對其冷卻一段時間再進行攤鋪。
(3)在連續攤鋪過程中,當熨平板已經充分受熱后,可暫停對其加熱。
3.2.2攤鋪機就位及起步方案
(1)做好攤鋪機啟動前檢查,準備啟動。
(2)攤鋪機啟動后,檢查所有液壓系統、調試自動調平系統是否靈活可靠。
(3)提起熨平板,使夯錘空振,看是否與熨平板粘連。若粘連,應在夯錘不振時對其加熱,直到脫開為止。
(4)檢查采用的升降式鋁合金尺是否到位,裝配準確。
(5)按計劃攤鋪厚度在熨平板底部墊好3~4根1m長木板,寬度不低于5cm。
(6)檢查攤鋪寬度是否達標。
(7)檢查油缸標尺所示的高度是否與攤鋪厚度相符合,如有差異,再調整至合格。
(8)將縱向、橫向傳感器電源接好,按照攤鋪厚度或標尺所示位置將指示燈調至“0”位置。
(9)攤鋪速度控制在1.5-2m/min左右。
(10)攤鋪過程中注意檢查攤鋪厚度、橫坡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應及時調整。
3.2.3攤鋪作業
采用兩臺福格勒SUP1800攤鋪機成梯隊作業,單側全斷面聯合攤鋪,保證施工過程中不留縱向施工冷接縫。根據路面12m攤鋪寬度,考慮兩臺攤鋪機之間有20cm左右的重疊,兩臺攤鋪機熨平板分別按6m和6m寬度拼接,兩臺攤鋪機錯開5-10m左右同步攤鋪。攤鋪機初起前20米采用1.0米/分鐘速度攤鋪,當運行正常后,速度調整到1.5米/分鐘左右的正常速度。
現場由運輸車指揮員指揮運料車徐徐倒車,運料車在攤鋪機前10-30cm時停車,不得撞擊攤鋪機,讓攤鋪機推動料車前進,按指令緩緩起斗卸料(分2~3次起斗)。前一輛車傾料完成后,后一輛馬上跟上,避免出現停機等料現象。每輛運輸車卸完料后,要先將車斗放平后再駛離攤鋪機,防止撒料。車箱中未能完全卸完的混合料,不得傾倒在路面上,應在內場清理干凈(圖1)。
3.2.4攤鋪厚度控制
為了確定路面攤鋪段瀝青混合料的松鋪系數,攤鋪段采用定點標高法測定松鋪系數。在攤鋪碾壓區域事先選定5個橫斷面,每個斷面取3個點,共15個點,對松鋪系數進行測定。在非機動車道上安放一臺水準儀分別量測出攤鋪前下承層表面高程,攤鋪后碾壓前混合料表面高程,碾壓終了后混合料表面高程,然后計算出每個檢測點的松鋪厚度和壓實厚度,最終算出平均松鋪系數。同時,在同一位置用厚度檢測插尺檢測松鋪厚度及試驗取芯檢測壓實厚度,進一步對比驗證松鋪系數。
3.2.5防離析措施
在鋪筑過程中,使攤鋪機的刮板輸料器和螺旋布料器兩者密切配合,速度均勻,保持熨平板前的混合料高度高于螺旋布料器的軸心(一般在螺旋布料器的2/3以上)。攤鋪機在易離析的部位適當改裝,如刮料板尾部采用倒三角鋼板焊接,螺旋布料器葉片在支撐處應進行反裝,攤鋪機螺旋布料器前擋板下加鋼板擋板。
3.2.6其他注意事項
1) 螺旋旋轉要均勻穩定,不要忽轉忽停,否則會引起攤鋪厚度的變化,造成混合料離析,影響平整度。同時在攤鋪過程中盡量減少攤鋪機收斗的頻率,減少混合料離析。經常性檢查慰平板受熱后是否為一直線,避免出現橫坡不順直。
2)機械攤鋪的混合料未壓實前,施工人員不得進入踩踏,一般不需人工進行整修,特殊情況下,如局部離析,則在現場施工員指導下,用人工找補或更換混合料,缺陷較嚴重時須鏟除,并調整攤鋪機或改進攤鋪工藝。
3)鋪筑過程中,兩臺攤鋪機應調整好熨平板的振搗和夯錘壓實裝置同樣適宜的振動頻率和振幅。兩臺攤鋪機應有盡可能一致的初始壓實度,熨平板初始仰角要仔細進行調整,以保證路面平整度。
4)要注意攤鋪機接料斗的操作程序,以減少粗細料離析。攤鋪機集料斗應在刮板尚未露出,尚有約10cm厚的熱拌料時,下一輛運料車即開始卸料,做到連續供料,并避免粗料集中。盡量攤鋪機不攏料,爭取做到一天只攏一次料,以減小離析。
5) 攤鋪機工作完畢后,夯錘應空振3min 以上,將夾在夯錘縫隙中的混合料清除。同時用人工清除粘附在螺旋、熨平板、擋板上的瀝青混凝土,然后在夯錘部分噴灑柴油,防止夯錘與熨平板的粘結,影響下次施工。清理時,應在攤鋪機下墊好油布,防止污染路面。
4 結語
文章對在瀝青混合料攤鋪作業中的拌和和運輸以及在攤鋪過程中各方面技術,作出了簡要闡述,僅供同仁探討。瀝青混合料攤鋪施工的質量是直接影響瀝青路面性能優劣的重要因素,在施工管理中我們只要按照科學的管理方法實施,強化施工管理,完善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就一定能夠取得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JTG F10—2006,公路路基旋工技術規范[S].
[2] JTG E20—2011,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S].
[3] 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