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2月25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 要:水利檔案是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利工程檔案管理是水利技術基礎資料,它反映了水利工程建設情況,而且能為今后工程施工、運行、驗收、維修、提供可靠依據,具有理論參考價值,使工程項目以檔案的形式更系統化,更好服務于水利產業發展。
關鍵詞:水利工程 檔案 管理
從實際情況看,水利工程建設是比較復雜的,一項水利工程從立項、設計、施工、竣工驗收、到運行、養護、改造,直到拆除,工程形成的文件材料涉及面廣、內容繁雜,涉及部門和人員多,經歷時間長,稍有疏忽,就可能遺漏會給工程帶來隱患,甚至引發重大責任事故 。本文從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基本理論入手,旨在分析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加強水利工程檔案管理的相關對策。
一、 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基本理論
水利工程檔案是將水利工程建設活動中直接形成的文字、圖紙、圖表、數據等各種具有保存價值歷史記載材料,按照一定原則和辦法,經過分類,整理集中保管起來的資料。水利工程檔案具有四大特點:
1、內容涉及面廣 綜合性強
水利工程設計面廣,內容復雜,如在修筑提拔、興建水庫、開溝修渠、建設閘壩建設中會牽涉到農業、工業、交通、電力、通訊、生態環境等各方面,再加上水利專業本身與建筑、天文、氣象等專業緊密聯系,據此形成的水利工程檔案也具有多元性和綜合性。
2、因時空限制 形成時機性強
水利工程是人類改造自然的活動,因此要受到自然規律制約和影響,一年四季都有其特殊工作內容。在這些工作過程中形成了大量檔案,特別是汛期多變的水文、氣象數據,以及因防治洪澇災害而修建緊急工程的信息等,都明顯具有形成時間段,季節性強的特點。
3、受工程規模和大小影響 形成周期差異大
根據不同的工程,水文地質條件、河床演變情況、險情隱患以及其他因素所確定的水利建設工程,所確定的水利建設工程周期長度亦不同,一般江河護坡工程及農電水利工程,通常僅需幾個月完成,而大型的河道工程、水庫、防洪堤工程建設需要花費數年或更長時間完成。施工周期長短不同,就使得相應工程建設中檔案的形成周期也不同。
4、文書與科技檔案一體化
水利工作實施的是科研、規劃、設計、施工、管理一體化的運行機制,因此而形成的業務性文書與科技檔案緊密聯系,他們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交叉。許多文書不僅是檔案前期的活動記錄,并出現文書檔案與科技檔案的一體化趨向。二、 水利工程檔案管理存在問題
1、檔案管理制度滯后于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
隨著國家對建設管理體制改革逐漸深入,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體制發生重大變化,招投標制度、監理制度,竣工驗收備案制度逐步完善;政府對行政審批進行改革,系統清理、修訂部分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使工程建設項目檔案內容、形式、規定、制度以及檔案載體發生了變化。但與之對應的檔案管理制度、法規未及時做相應的調整和修改,致使工程檔案管理還沒有納入新的管理體制。
2、對檔案管理重視不足
水利工程檔案管理是一項服務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要落實文件資料管理責任者,明確任務要求,隨時登記收集、做好安裝報告、施工日志、竣工報告等材料的記錄工作。但現實中一些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忽視檔案資料管理的重要性,或不設專職檔案工作人員,或雖有專職人員但管理責任制流于形式。這種管理方式影響了檔案管理工作質量,使相隔時間較長資料零散,無法完整無誤歸檔,由此給工程建設、管理造成負面影響。同時,部分檔案管理人員對檔案業務知識了解較少,不了解檔案整理標準,對檔案工作缺乏及時、有效、準確引導,從而導致工作的被動型和盲目性。
3、檔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普遍偏差
由于資金、辦公條件等影響,有些單位沒有健全或完善檔案管理規章制度,或雖然建立了相關規章制度,但在工作中不能嚴格按規章辦事,沒有形成有效管理和監督機制,在項目檔案管理工作上難以達到標準化、制度化和規范化,造成水利管理人員對工程情況缺乏了解,增加工程安全調度和消除險情的難度。同時,沒有嚴格合理的考核辦法和保障機制,工作隨意性大,管理人員在工作中相互推諉,敷衍塞責,影響了檔案管理工作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4、管理人員素質偏差,檔案專業人才缺失
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檔案人員一般多是工程技術人員,缺乏檔案專業知識,對水利工程檔案比較陌生,檔案專業人才缺失,而對于熟悉檔案法規和制度,熟練掌握網絡技術、軟件應用,用電腦進行操作并對檔案進行開發再利用的專業人才更是奇缺。多數檔案人員整日忙于文件收發和日常事務的處理,無暇顧及技術檔案管理工作的研究和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開發利用。
三、 完善水利檔案管理工作建議
長期以來,由于缺乏對水利檔案管理工作的科學管理意識,沒有將檔案工作滲透到各個環節之中,導致業務部門和檔案管理部門分離,檔案資料積累殘缺不全,給檔案整理歸檔帶來困難。為了使水利工程的檔案管理更加規范化、標準化,需要加強轉變觀念,制定一系列措施,對水利工程檔案進行科學管理。
1、建立健全水利檔案管理制度及領導機制
完善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各種規章制度,修訂崗位責任制度,做到職責分明,層層把關。為規范檔案資料的管理,設立檔案室,檔案材料由分管領導負總責,各科室負責人統一收集整理后定期交檔案室保存。各單位檔案管理工作,要建成一把手參與,有人員、有經費、有設施完善的保密環境。配備專職的檔案管理員,具體負責資料的整理歸檔工作 ;
2、提高檔案管理人員整體素質
加強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從事水利工程檔案工作的人員,他們不僅要懂文書檔案,還要懂科技檔案以及與水利工程相關的一些專業類別檔案。為達到水利工程檔案整理規范化要求,組織各專職或兼職檔案管理人員進行培訓,講解水利工程建設工作中會形成哪些類型的文件材料,哪些屬于有保存價值的檔案、具體的歸檔范圍學習;同時,按照檔案管理要求,對文件的起草、書寫要求和制成材料的規范化,作詳細講解,以熟悉有關檔案管理標準規范;
3、建立水利工程單位檔案管理網絡
建立水利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網絡就是把分散的檔案進行整體管理,確保管理規范化、標準化。首先遵照分級管理的原則,成立檔案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協調檔案管理工作,由主管檔案工作領導全面負責各業務部門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或專職檔案員,形成全部的檔案管理網絡。其次要設計出可使用的檔案管理信息管理軟件,將輸入的數字檔案信息進行分類排列和編目,實現檔案數字化,信息組織與管理的有序化。三是建立科學歸檔制度,便于檢索,延長保存期和增加保密性,歸檔時應對文件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在內容方面檢查歸檔的文件是否齊全完整。在工程各階段或是單位內的各個部門都能保證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
4、實行文書、科技檔案一體化管理
從水利檔案相互滲透,相互交叉及檔案工作的發展趨勢來看,文書檔案及科技檔案的劃分界限不是很清晰,可以施行綜合性一體化管理 。第一,從科技檔案和文書檔案的本質屬性看,他們都是本單位業務實踐活動的歷時記錄,他們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第二,水利檔案在形成過程中出現大量的專業性文件材料,及政策依據、施工依據、經費使用依據的文字材料,這些依據性文件如不與科技檔案組合在一起,就不能保證檔案的完整性、系統性、正確性,同時也會出現重復歸檔,增加檔案管理的難度;
參考文獻
1、石自唐 :《水利工程管理》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9年版
2、李興利.水利工程檔案驗收辦法引發的思考[J].檔案管理,2009,(5).
3、王文華.論水利工程檔案的管理[J].人力資源管理(學術版),2009,(6)
4、張海靜.淺談水利工程建設檔案管理[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9,(13)
5、梁靜:水利工程檔案管理與發展[J],湖南水利水電,2008
6、李涵:如何做好水利工程項目的檔案管理工作[J],檔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