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2月14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由于城市景觀規劃,主要是以城市中心區域的規劃、城市公共場所的景觀規劃以及城市住宅區進行景觀規劃,因此本文先從生態城市景觀規劃的重要性、設計的設計要素出發,然后再對以上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生態城市規劃;景觀規劃
Abstract: As the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mainly starts from the city center area planning, urban public landscape planning and urban residential area for landscape planning, this article first from ecological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sign elements of the start, and then to the above three are expounded
Key Words: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landscape planning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當前,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斷提高,但是與此同時,城市環境污染問題也十分嚴重,不但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而在生態城市規劃中利用景觀規劃設計,就可以使這一問題得到很好解決,從而為人們營造一個親近自然、舒適、美觀的生活環境,以促進城市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生態城市景觀規劃的重要意義
(1)從城市用地方面,它的合理安排就是城市用地資源的科學化、實用化的體現,它可以使城市景觀建設避免城市用地的浪費或者類似景觀的重復出現,也就是說可以在深層次上達到了城市用地的有效利用,從而促進城市生態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
(2)從城市居民生活方面,因為一個成功的城市景觀建設,它是居民生活環境得以改善的保障,它可以促使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存,從而引導自然生態的健康發展。
(3)從城市景觀規劃方面,它是要講求視覺沖擊和美學效應的,它在不斷滿足城市居民物質需求時,還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視覺美學方面的精神享受,從而可以解決人民群眾的矛盾的效果。
。4)從可續發展的角度來講,城市景觀規劃則是城市化的可持續發展過程。
良好的城市景觀規劃,不僅可以實現了城市經濟發展、城市用地的科學開發利用、城市景觀建設以及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保障人權,還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2、生態城市規劃中景觀規劃設計的要素
良好的景觀規劃設計方案一定是充分考慮其組成各要素的個體功能以及整體功能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景觀設計的所有功能。對于生態城市規劃中的景觀規劃設計應該以生態功能為主,因此,現將景觀設計要素一般可分為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兩類進行簡要介紹:
2.1 景觀規劃設計中的生物要素
。1)動物及微生物要素
由于在生態城市規劃中,會存在著多種能量流與物質流,例如水流、車流以及生物流等都離不開景觀的作用,因此在景觀的設計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各種生物的活動習性,例如,小動物與微生物的遷移問題。
(2)植物要素
生態景觀設計中的關鍵要素之一就是植物的選擇與配置,多樣化的植物系統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可以給人以親近自然的感覺,并且能起到凈化空氣、美觀環境的良好作用。
2.2 景觀規劃設計中的非生物要素
。1)氣候要素
我們可以通過生態景觀的設計構建生態綠地,從而改善城市氣候環境,以緩解城市熱導效應。
。2)地形要素
景觀設計中要著重考慮要素就是地形要素,因為地形可以提供一些特定的小型氣候,并且可以為不同的動植物生存提供了不同條件,特別值得注意是保護能夠聚集較大生態價值但是易受干擾破壞的景觀類型,例如濕地。
。3)設施要素
設施要素則包括了照明設施、服務設施以及信息設施等。對于照明設施中則要考慮環保與節能因素;對于服務設施中對于商亭、郵筒以及電話亭等設施的規劃設計應注意區分其所處的環境是公共開放環境還是私密環境,而座椅的設置則要考慮間距問題,并且還要在附近設置果皮箱,便于人們丟棄廢棄物;對于信息設施中對于路標、告示牌以及條幅等,應選用安全性高、防火性強的材料制成,同時也要兼顧視覺的健康性及與其他景觀的協調性。
。4)負效應要素
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也給人們生活帶來了諸多負面效應,例如廢氣、廢物、噪聲以及塵埃等,因此生態景觀設計應致力于減少這些負效應對人們產生的不利影響,從而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優雅、美觀、接近自然的環境。
3 生態城市景觀規劃的理論方法
3.1 生態城市中心區域的景觀規劃方法
對城市中心區域景觀的規劃就成為城市布局的焦點。因為城市中心人口交通十分密集,因而空氣污染也就呈現出相對嚴重狀況,所以對這一區域的規劃重點集中在綠化建設。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由于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比較復雜的,而它的結構形態又是一個面,因此,城市中心區域的規劃既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又要從總體出發進行統籌考慮,盡可能做到使城市聯系成一個整體,從而形成一個豐富多彩而又完整統一的城市核心。
其次,我們要考慮到城市中心布局緊湊、用地緊張等特點,因此要充分利用空間來擴大綠化面積。
3.2 生態城市公共場所的景觀規劃方法
對于城市公共場所景觀的規劃在城市景觀規劃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也就成了生態城市景觀規劃的重要所在。但是,由于每個城市公共場所之間的實際資源并不相統一,因此城市公共場所景觀規劃的方針策略則各有不同。要將城市公共場所建立在一個適合絕大數城市居民的道路干線上或者建筑群里面,不可選擇在遠離街道與居民生活區或者個別建筑上。
3.3 生態城市住宅區域的景觀規劃方法
我們在對生態城市住宅區進行景觀規劃時,要實現住宅建筑規模與需要的實際效果的同時,要將住宅區域周圍的自然生態景觀與住宅的人工生態建設融合起來,融合到城市住宅區域的景觀里去,以便達到各個有機部分相互統一,相互協調的地步。此外,城市住宅區域的景觀規劃還要不斷結合本身的實際需要,從而促進城市建設與城市的部分區域的景觀規劃的統一協調,實現人的生活空間與自然環境統一。
5、經驗總結
總而言之,在生態城市建設這個大背景下,我們要充分發揮景觀應有的生產功效、經濟價值、資源價值以及美學價值,而不流于僅僅是應用外來植物創造生物多樣性等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真正的生態城市。
【參考文獻】
[1]張坤明,溫宗國,杜斌等.生態城市評價與指標體系[M].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2]鄧毅,黃金玲,龔兆先.以生態可持續性為導向的城市景觀規劃設計方法研究[J].建筑科學,2010.
[3]肖篤寧.試論景觀規劃的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J].國際城市規劃,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