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0月17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城市居住區景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自然景觀或簡單的人造景點演化出各種功能型和文化型景觀。新型景觀的大量出現,不但滿足了人們對居住區文化、藝術及情感功用的需要,并且闡述了人們對審美、歷史和文化的理解。本文從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的相關概念入手,說明了景觀規劃設計的特點,闡述了設計景觀的一般原則,希望對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和設計工作起到參考和借鑒的作用,同時豐富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和設計的經驗。
關鍵詞: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概念;原則
Abstract: With accelerated urbanization, the urban community landscape has changed very greatly, from natural landscape or simple man-made site evolution of all kinds of the functional and culture form landscape. The new landscape emergence, a lot of not only satisfy the people in residential areas, culture, art and emotional function needs, and sets forth the people to the aesthetic,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 from the city landscape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 related concept,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expounds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landscape design, and I hope to urban community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work play a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role, and rich city community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experience.
Key Words: the city residential area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concepts; principle
中圖分類號: P9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歷史悠遠的中國有著豐富的景觀資源,并且具有中國的特點,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城市居住區景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自然景觀或簡單的人造景點演化出各種功能型和文化型景觀。新型景觀的大量出現,不但滿足了人們對居住區文化、藝術及情感功用的需要,并且闡述了人們對審美、歷史和文化的理解。
城市景觀規劃設計者只有從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的相關概念入手,深入理解城市居住區景觀的構成,充分認識城市居民區景觀規劃設計的特點,掌握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的一般原則,才能做好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和設計工作,豐富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和設計工作的經驗。
1.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概述
1.1 城市居住區景觀的構成要素
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和設計,首先應該對居住區景觀的構成要素進行分析和了解,這是做好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和設計的基礎。2004年建設部制定了《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導則》,在《導則》中將城市居住區景觀構成要素劃分為如下九個方面:綠化種植景觀、道路景觀、場所景觀、硬質景觀、水景景觀、庇護性景觀、模擬化景觀、高視點景觀、照明景觀。
1.2 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概念
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定義是指:為了滿足城市居民享受健康、舒適、美感的景觀需要,在對城市居民居住地區進行分析、規劃、設計和修造,綜合運用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藝術的手段,達到協調人與人、人與建筑和人與社會的關系,滿足人們對自然、社會和藝術的綜合需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1.3 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目的
城市居住區進行景觀規劃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對城市居民居住區物質空間的規劃設計,來滿足城市居民持續發展的社會生活需求,促進居民形成穩定的地緣關系和鄰里網絡,讓居民對住區產生認同與歸屬感。在居住區中存在著居住景觀系統的物質基礎,既:人、人工物與自然,以及在此基礎上升華而來的主客體關系,既:人與環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1.4 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作用
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主要作用,就是通過物質、藝術和自然等手段達到城市居民區景觀的功能化、實用化和藝術化,從而追求科學發展、多元共生、生態延續的自然、人文和社會環境。
2.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特點
2.1 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適用性
景觀空間的形式、功能與環境相協調,能夠容納公眾的多種活動,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進行居住區室外景觀設計,即鄰里交往空間設計,研究市民的日常生活。
2.2 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多樣性
在保證環境健康發展的前提下,提供多樣化的自然環境,開敞空間和各種功能設施,為公眾提供多種體驗和選擇性,也為各種材料和技術的多樣性提供良好的表達空間;同時,還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即保持和維護鄉土生物和生境的多樣性。
2.3 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延續性
在自然景觀和人為景觀設計中,尊重傳統和民族文化,保持城市文脈的延續性。
2.4 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藝術性
景觀設計是藝術思想的承載體,藝術為景觀設計師提供最直接、最豐富的設計靈感,每一種藝術思潮和藝術形式都可以為景觀設計師提供可借鑒的藝術思想和形式語言。
2.5 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技術性
城市居住區景觀的各種建設要素,如:建筑材料、環境設施等需要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合理施工,從而使生活在其中的人群獲得精神享受。
3.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一般原則
3.1 地域性原則
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要著重強調設計區內地方的特色,將景物的選擇和地方特色綜合考慮,使該區域的景觀有明顯的、獨特的地域性。
3.2時代性原則
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時代性要求:景觀設計能體現時代特色,體現設計中時代的特征,表現新的、和諧有序的景觀藝術。景觀是為人服務的,好的景觀設計作品應以設計者所處時代的精神特征來作為衡量的標準。
3.3 文化性原則
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文化性原則側重景觀設計尊重歷史文化,延續文脈方面。景觀設計在體現時代性的同時尊重傳統文化積淀,只有植根于歷史、民族和文化土壤之中的景觀設計才能稱的上好的景觀設計作品。
3.4 以人為本的原則
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是為人服務的,在設計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無論是從景觀環境的整體規劃,還是各種服務設施的配置、綠化小品、地面鋪裝等細部設計,都要從為人服務的角度出發,滿足使用人群的各種生理和心理需求;
3.5 生態性原則
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中應該體現對資源的保護,設計師應考慮如何通過設計的方法促進場地生態系統的協調和完善,在尊重自然的發展過程中,倡導能源與物質的循環利用和場地的自我維持,發展可持續的處理技術等思想貫穿于景觀設計、建造和管理的始終。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城市居住區景觀是現代藝術、人文和觀念的綜合體現,是各種思想和精神的物質化。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對于文化、生活和精神修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規劃和設計出人性化及功能化的城市居住區景觀成為每位設計師的責任。相信,在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中,仔細研究城市居住區景觀的構成,深入了解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特點,掌握城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原則和要點,就能夠做好城市居住區景觀的設計工作,更好地為城市建設和豐富人民生活服務。
參考文獻:
[1] 王華. 居住社區中“鄰里交往”與“空間環境”分析[J]. 建筑知識.2004,04.
[2] 余慧,錢才. 云居住建筑群體中交往空間的創造[J].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4.
[3] 董仕君,郭曉君,崔英偉. 居住小區室外交往空間的環境組成要素研究[J]. 住宅科技2004,8.
[4] 王春曉. 住區外部人性化空間空間環境的設計策略[J]. 住宅科技2000,03.
[5] 武蟬燕. 居住區交往空間環境設計研究[D]. 浙江大學.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