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3月27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建設的速度和規模也在隨之飛快的增加,人們對城市規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研究城市規劃設計要素是非常必要的。本論文從自然生態平衡、綠色容積率和節能等方面研究了城市規劃設計要素的重要性。
關鍵詞: 城市規劃職稱范文,期刊雜志發表,城市規劃,生態平衡,綠色容積率
一、生態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1.生態城市的概念。“生態型城市”(Eco-city)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人與生物圈(MAB)”計劃研究過程中提出來的。它提出的生態城市概念融合了社會、經濟、技術和文化生態等方面的內容,強調實現社會-經濟-自然復合共生系統的全面持續發展,其真正目標是創造人-自然系統的整體和諧。綜合國內外學者對生態城市的研究得出,生態城市是一個經濟高效、社會文明、自然和諧,技術與自然達到充分融合,城鄉環境清潔、優美、舒適,從而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穩定、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人工復合系統。
2.生態城市的特征
生態城市與現代城市相比,有質的不同,其主要特點有:(1)整體性、(2)高效性、(3)和諧性、(4)可持續性、(5)全球性。
二、生態城市規劃設計準則及要求
生態城市規劃的關鍵在于把生態觀念作為一種設計思維方式,其主要特點是強調人與自然的相互關聯與相互作用,以及保持和維護人類與自然界的和諧關系,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生態過程循環再生規律,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為實現此目的,在做生態城市規劃設計時,應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準則和要求:
1.以環境為本
環境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而環境質量的優劣又是人類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來評價的。
2.將自然融入城市
充分利用當地自然環境條件,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量維持原有的地理環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環境不被破壞,并得以延續。
3.遵循大自然生態制衡、循環再生與自我調節規律,用生態觀念去研究、分析和解決問題。
4.合理布局、節能、低耗、無污染
在規劃設計時,要力爭做到布局合理,并綜合考慮城市地理特征和水、氣、地質等條件及長遠發展的要求。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堅持環境保護原則,從源頭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的化學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5.積極推廣應用先進的生態技術去處理生活排泄物及生活垃圾等。
6.積極推廣屋頂綠化、垂直綠化、坑塘湖河的坡岸綠化,大幅度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
三、城市規劃的自然生態平衡設計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類侵占了大自然的大部分區域,有限的資源已經被開采殆盡,野生動植物逐漸滅絕,自然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目前,人們已經深刻的認識到了自己所犯的過錯,為了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給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地球資源,人們已經在進行城市規劃的同時首先考慮到是否能夠維持該區域的自然生態平衡。現有的維持自然生態平衡的規劃措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樹立自然生態平衡的城市規劃理念
全球經濟的發展是以自然資源的消耗為代價的,城鎮的建立與發展是以占用大量自然空間為代價的。長此以往,地球的資源終究會被用光,地球的空間將會全部被鋼筋混凈土的城市所占據,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樹立自然生態平衡的城市規劃理念,使我們能夠保護自然資源,與大自然空間共生、共融。在城市的內部,應該將自然綠地空間系統融入城市,以保證城市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在城市開發建設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采取以下幾點對策:
(1)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為城市人口提供安全健康的居住環境、安全的水源,安全的燃氣資源以及安全的空氣質量。
(2)使用經濟激勵手段提高有關部門的技術創新和舊城區生態環境改造的積極性,刺激各部門樹立自然生態平衡的城市規劃理念。
(3)利用太陽能、風力、潮汐等可再生能源,它們可再生、無污染,對生態平衡有著極大地好處,此外,生活垃圾的廢物利用也要提到工作日程當中。
(4)提高生態意識,加強生態教育,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生態城市是人類居住區的理想形式。對于生態城市的度量來說,要從生態意識、生態衛生、生態景觀、生態經濟、生態安全等5個方面來設計生態城市的度量方法,并以這種度量方法對具體城市的生態化程度進行分析評價,以期推動城市建設。合理系統的生態城市度量指標體系及方法并非一成不變。隨著科學技術及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態城市的度量研究將會更進一步展開,度量方法也將會更加科學、合理。
2.建立多中心、分散的網絡化城市群
以往我國在對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規劃中大多采用大餅式或帶狀無限延伸的方式。經過長期的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導致了城市人口過度密集,城市交通堵塞嚴重,環境遭到嚴重的污染,自然生態平衡遭到了極大地破壞。與此同時,這種規劃方式還引發了各種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因此,這種城市規劃方式已經逐漸被淘汰掉。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多中心、分散的網絡化城市群。這種城市規劃方式極大地消除了以上出現的弊端。由于這種規劃方式可以使城市內部的運作更加靈活,城市的新陳代謝更加流暢。因此,它有效地保持了城市的自然生態平衡。
3.城市中空氣污染的控制規劃
城市中的空氣污染主要包括汽車的尾氣排放、工廠的廢氣排放以及二氧化碳的過量排放。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汽車尾氣排放。雖然目前國際知名的汽車協會已經對汽車尾氣VOC的含量做了強制的規定,但是由于近年來我國私人用車的數量不斷增加,總的尾氣排放量已經相當可觀。應當如何解決這些嚴重的污染問題,國外已經有了相當豐富的經驗,那就是盡量控制市中心私家汽車的數量。但是,目前我國政府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導致尾氣污染和汽車噪音以及交通堵塞越來越嚴重。因此,我國在進行城市規劃的同時應當適當限制市中心的私家車流量,在城市的外圍建造停車場,在個別地區設立禁止駛入的通告牌。
4城市中綠色容積率的規劃
把植物和城市建筑相結合有許多的優點,例如:植物的綠蔭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有效地減少城市建筑的降溫負荷,有助于降低城市建筑的熱島效應。植物對城市的水文也有一定的益處。它們能夠直接承接降雨,生長的土壤也有助于減少地表徑流,余下的雨水可以被收集以供我們在城市建筑中使用。建筑物內部的小型植物也可以有效地凈化室內空氣。綠色容積率可以作為一個城市工具應用于城市的總體規劃中,也可以作為一個建筑設計工具被應用到單體建筑中。容積率值的可以從如下三種方式中選擇:
(1)它可以是設計師或使用者所期望的綠化程度。
(2)綠色容積率值也可以右地域預設的功能來確定。
(3)綠色容積率的價值也可以通過生態學來決定,或者以地域在未發展之前的葉面積指數值為依據,通過對地塊綠化的恢復來反映其特定的歷史時期的綠化狀態。也可將其視為生態總體規劃的一部分,該規劃對于不同地點的葉面積指數值有不同的要求。
5.節能思想規劃
隨著全球對能源的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不可再生資源的迅速消耗,能源問題已經成為當今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將節能思想體現在城市規劃中:
(1)對單體建筑的能源優化設計采用節能建筑,倡導新型的能源概念。
(2)在城市生態環境的利用和保護中提倡償還原則。
(3)城市布局的規劃要緊湊,要提倡綠色環保的交通方式。
6.生態功能區劃與土地利用布局
生態功能區劃――是進行生態城市規劃的基礎,相關部門應該根據城市生態系統結構特點及其功能,將整個城市劃分許多為不同類型的小單元,研究其特點、結構、環境及其承載能力等情況,進而為各生態區提供管理依據。區劃的方法一般采用數值聚類法等,操作過程中,可將土地利用評價圖、工業和居住適宜度等圖紙進行疊加,并結合城市建設總體規劃進行綜合分析與功能分區。
生態城市土地利用的布局將直接影響今后城市生態環境質量,所以,在城市的生態規劃與設計中都必須結合當地情況,科學、合理地進行土地利用的布局。同時,還要對城市用地狀況與環境條件的相互關系進一步的研究,并按照城市的規模、產業結構以及城市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的要求,提出調整用地結構的建議和科學依據,促使土地利用布局趨于合理。
四、結束語
城市規劃關系到人類社會的最終發展結果,它可以增加社會文明、提高城市素質。只有合理的把以上三點要素納入到城市規劃中來,才能使城市規劃更加合理,使人類城市與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共同的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盧麗敏.淺談城市生態小區的規劃設計[J].科技創新導報,2011,(05).
[2]李長煥.城市規劃設計要素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04).
[3]黃靈恩.城市規劃設計中自然生態景觀恢復的思考[J].中國房地產業,2011,(02).
[4]白天龍.小議城市規劃設計要素[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