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1月04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如今的校本培訓,用信息技術來輔助已經很普遍,特別是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及通訊軟件QQ、微信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下面文章就是對此展開深入研究,讓信息技術在教師校本培訓中的優勢能夠充分的體現。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師進行校本培訓的效果得到凸顯,呈現出新奇高效的特點,因此教師應該本著適時、適度的原則,讓現代信息技術靈活恰當地運用在校本培訓中,從而實現向培訓要質量,讓培訓變得更加輕松高效。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校本培訓
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校本培訓模式,是一種全新的培訓方式,它要求在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指導下,把信息技術作為信息時代的教具、學具,實現信息技術和校本培訓的“融合”,從根本上促進校本培訓方式和教師學習方式的變革,創造出全新的教育時空。
一、現代信息技術使培訓內容更寬廣
習近平主席指出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而“互聯網+教育”便服務于教師的需求,利用網絡視頻會議系統等網上學習功能,開放了教師學習的寬度。
山東省教師網絡研修平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網絡視頻,對教師進行網上研修學習培訓,使常年得不到機會外出學習培訓的教師,足不出校,就能輕松學習到先進的教學理念,觀看到精彩的名師課堂,聆聽到專家的精彩報告......教師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便可與全國各地的同仁進行網上視頻交流、研討,答疑解惑。
教師不僅可以觀看到專業人士的視頻、圖片、語音等,還可以對有價值的學習資料進行收藏保存,有助于反復觀看和鞏固記憶。相對于傳統的,相對封閉的學習方式,其更貼近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這樣的學習培訓更易于廣大教師接受。
山東省教師網絡研修平臺,不僅為教師校本培訓提供了素材,也為教師隨時隨地、多次觀看學習視頻資源、下載學習資料提供了保障,使教師自身發展得到提升,讓培訓效率得到提高。通過“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一對一”等多形式的交流功能,實現教師培訓活動的全員參與,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參訓率和培訓效果。
二、現代信息技術打造資源共享新平臺
豐富的教學資源是教師進行教學實踐的重要基礎,教學資源的豐富程度也直接影響著教師教學水平和專業素質的提高。教師充分利用校園數字化平臺的分類、更新、互動等功能,把相關的生活感悟、讀書筆記、教學設計、教學反思、教學隨筆、教研論文分類整理,資源共享。學校形成特色的“教學資源庫”。教師在進行知識梳理與積累的同時,也可以閱讀其他教師的空間、朋友圈、微信公眾平臺等共享資源。
由于教師間的興趣愛好不同,分享的知識內容也是不同的。群體之間的分享、轉載等都可以看成是知識的二次學習,傳遞知識并擴充個人的知識庫。豐富的網絡資源,打破了學科的限制,便于拓展學科教學空間,相同學科之間,不同學科之間,進行交流討論,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相互交流、智慧共享,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現代信息技術使人們學習的可能性增大,人與人之間的知識代溝逐漸縮小。這種“多種媒體混合”的培訓方式,不僅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而且減少了教師機械、重復的培訓學習,實現培訓手段的現代化,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參與熱情及培訓效率。
三、現代信息技術助培訓交流走向深處
教師間的交流分兩種:淺層次的交流和深層次的交流。前者主要信息交換和經驗共享;后者主要是指專業會談和專題討論。專業會談是一個相對自由開放的發散過程,這個過程是最具有生成性和建設性的,它會冒出和形成很多有價值的新見解。現代信息技術移動便攜,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學習,補充自己的知識體系,得到了大多數教師的喜愛。
廣大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將碎片化的時間,用來瀏覽博客、微信、QQ空間的內容,充當教學內容的素材庫。例如,在進行一年級上冊《動物王國開大會》的課程研討活動中,觀課教師可以把課堂的精彩之處,借助手機采集學習過程的證據,隨時錄制,傳到QQ群,或微信群中,形成資源進行共享,作為深度研討學習交流的體裁,進行研討交流。
教師們在觀課或研討時把自己的見解進行發表,形成思維的碰撞。教師之間脫離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大大提高研訓效率。借助信息技術對教師進行校本培訓,讓思想交流走向深處。
四、現代信息技術讓培訓方式錦上添花
現代信息技術下的校本培訓,為教師創造了一種積極和諧的學習環境,成為教師學習成長的樂園,真正把教師從研究的“配角”或“執行者”的地位解放出來,充分調動教師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和創新意識,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加油站。信息技術使得校本培訓錦上添花,真正實現了對教師的“無紙化培訓”。
但是在培訓過程中也不可忽視培訓者與教師的情感交流。培訓者的精心設問、培訓者的板書、培訓過程的規范表達等要兼顧其中,才能相得益彰,要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則,才能凸顯培訓效果。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新型培訓方式,促進了教師的自主學習,把教師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教師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學習培訓的過程中得到有效鍛煉,這正是創新人才培養所需要的。
隨著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進一步應用以及現代化教育裝備投入的逐年增加,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日新月異,永無止境,現代信息技術已成為教師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現代信息技術在校本培訓中的發展仍待完善和創新,以人性化的方式帶給教師更多新的體驗。教師只有不斷學習,緊跟時代步伐,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才能適應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牛桂林.小學校本培訓實施策略淺議[J].教育科學研究,2005(5).
[2]肖慧燕.基于qq群的校本研訓[J].柳州師專學報,2005(12).
教育期刊推薦:《教育科學研究》(月刊)是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和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共同主辦的綜合性教育學術刊物;主要面向廣大一線教師、校長,教育研究人員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員;發表教育理論研究、教育政策評析、教育熱點專論、教育問題調查、教育改革實驗和國外教育動向等文章;稿件以反映教育現實和實踐問題為主,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小問題深挖掘,低重心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