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6月0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北京農業診治犬惡絲蟲病 推薦本站最受追捧的雜志:《北京農業》雜志是由市農業局主管、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主辦的綜合性農業科技期刊。科技論文刊即下旬刊,主要面向全國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和農業院校師生,展示科研、生產、試驗示范和技術推廣新成果。多次獲得全國優秀農業期刊獎、華北地區優秀期刊獎、北京市優秀科技期刊獎,并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摘要 介紹了犬惡絲蟲病的病原、生活史、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并提出診斷和防治措施,以為該病的診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 北京農業,犬惡絲蟲病,病原,生活史,病理,診斷,防治
犬惡絲蟲病是由于犬惡絲蟲成蟲寄生于犬的右心室、肺動脈內,導致犬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和泌尿系統等遭受損害而發生的血液寄生性線蟲病[1]。筆者對其病原、生活史、癥狀病變及診治等進行研究,以為犬惡絲蟲病的診治提供參考。
1病原
犬惡絲蟲屬于線形動物門線蟲綱有尾感器亞綱絲蟲目絲蟲科惡絲蟲屬。犬惡絲蟲成蟲為乳白或黃白色,細長粉絲狀。頭部鈍圓,口無唇瓣,頭部乳突不明顯,食管長1.25~1.50 mm,分為前后兩段,前段腺性,后段肌性。雄蟲(120.0~200.0) mm×0.8 mm,尾部呈螺旋狀彎曲,有尾乳突11對,交合刺2根,長短不等;雌蟲長(240~310) mm×1 mm,尾部較直,陰門開口于食道后端,距頭端約2.7 mm。微絲蚴無鞘,體長200~360 μm,直徑約6 μm。犬惡絲蟲成蟲常糾纏成幾乎無法解開的團塊,但也可游離或被包裹而寄生于右心室和肺動脈中,個別寄生于肺動脈支和肺組織中。此外,還見于皮下和肌肉間組織中。其幼蟲多寄生于血液中,在新鮮血液中作蛇行或環行運動,經常與血細胞相碰撞。
2生活史
寄生于右心和肺動脈內的成蟲,雌雄交配后,受精卵在雌成蟲的子宮內發育和孵化,向體外排出長約0.3 mm的幼蟲微絲蚴[2]。微絲蚴釋放入血液后可存活1年或1年以上。當中間宿主(庫蚊、伊蚊、按蚊及蚤等)吸病犬體內的血液時,微絲蚴進入其體內,經中腸而到達馬氏管,約2.0~2.5周后發育成具有感染能力的第3期幼蟲(完成2次蛻皮)。第3期幼蟲長約1 mm,當蚊等帶蟲的中間宿主叮咬犬體時,第3期幼蟲即從其口器中逸出,于最短的時間內鉆進犬的皮孔中,開始在皮下結締組織、肌間組織、脂肪組織和肌膜下發育。感染犬3~4個月后,體內蟲體可達3~11 cm,并進入靜脈,移行至右心室,如細絲一般,被稱為未成蟲。再在右心室或肺動脈內繼續發育約3~4個月,發育為成熟的成蟲。微絲蚴經蚊等中間宿主和感染犬體內發育為成蟲約需6~7個月的時間。成蟲在右心室和后腔靜脈、肝靜脈、前腔靜脈再到肺靜脈的毗鄰血管內約有5~6年的寄生時間,在此期間內不斷產生微絲蚴。
3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
癥狀往往因成蟲寄生的數量、部位、時間長短、個體狀態以及有無并發癥或繼發癥等因素而異。臨床表現一般呈慢性進行性經過[3]。感染初期6個月以內一般見不到臨床癥狀,此后輕微咳嗽,運動則咳嗽加劇,易疲勞,食欲不振,體重減輕,被毛粗亂無光澤,出現瘙癢、脫毛或慢性頑固性濕疹等病癥,同時伴發漸進性貧血。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出現四肢浮腫、腹水、胸水、心包積液及肺水腫。有的呈現后肢跛行、麻痹或癱瘓。伴發急性大靜脈癥候群者突然出現血紅蛋白尿、貧血、黃疸、尿毒癥及虛脫等癥候。病的后期,患犬呼吸困難,重度咳嗽,咯血,心區聽診可聞三尖瓣閉鎖不全的收縮期雜音,最終死于窒息、虛脫和衰竭。剖檢可見心臟腫大,右心室擴張、瓣膜病、心內膜肥厚。肺臟貧血,擴張不全,肺動脈內膜炎和栓塞、膿腫及壞死等。肝臟有肝硬變及肉豆蔻肝。腎臟實質和間質均有炎癥。后期全身貧血,各器官發生萎縮。
4診斷
該病的診斷,由于發病初期臨床上無明顯癥狀,只在末梢血液中檢出微絲蚴,即可確認犬體有成蟲寄生。微絲蚴檢查有鮮血涂片法、離心集蟲法和過濾法[4]。鮮血涂片法是取末梢血液2滴置于載玻片上,制成厚滴片,直接在鏡下觀察活動的微絲蚴,或待血片干燥以蒸餾水溶解紅細胞,趁濕片時鏡檢。也可在血片干燥后用甲醇固定,姬姆薩染色鏡檢;離心集蟲法可靜脈采血1 mL于試管內,加2%甲醛9 mL,或7%醋酸5 mL,亦或加1%稀鹽酸5 mL,混合均勻,裂解紅細胞。2 500 r/min離心20 min,棄上清。取沉渣涂片鏡檢,或涂片后用0.1%美蘭液混合,加蓋玻片鏡檢;過濾法采血1 mL加2.5%枸緣酸鈉5 mL,倒入300目篩網中過濾。用定性濾紙蘸干篩網背面的血液后直接鏡檢。以上3種方法,以過濾法觀察蟲體最為直接,抗凝血中的細胞可通過篩網濾掉,只有蟲體能留在篩網網格中,低倍鏡下很容易觀察到。離心集蟲法裂解紅細胞時,適于稀鹽酸、醋酸,甲醛可使沉淀物混濁,不易挑取。最好染色后鏡檢,蟲體較為清楚。若用上述方法檢查微絲蚴為陰性時,也不能說明未感染。可能是因為蟲體尚未發育成熟,無繁殖微絲蚴的能力,或者單性成蟲寄生,無產生微絲蚴能力。而且若成蟲寄生數量少時,微絲蚴的檢出率也較低。還有就是微絲蚴出現于末梢血液有其日間周期性和季間周期性,即通常夜間較白天檢出率高,春夏季較秋冬季檢出率高。
5防治
5.1消滅中間宿主
蚊子是中間宿主,犬的惡絲蟲病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感染。因此,搞好環境衛生,定期消毒,做好滅蚊工作,設法控制或避免犬只受蚊子的叮咬,是預防該病的重要方面。清理周圍環境衛生及排除房舍周圍積水,鏟除雜草,防止蚊蟲滋生。在蚊蟲滋生季節,采用藥物、捕蚊燈或煙熏等措施殺滅蚊子,用溴氫菊酯類藥物2 000倍液噴霧,每周1次。在夜間蚊子活躍時,將犬關在有防蚊網的房舍內,減少犬只被蚊蟲叮咬的機會。
5.2預防性給藥
在蚊子活動季節期間,對微絲蚴檢查呈陰性的犬和5月齡以下的犬使用乙胺嗪(海群生),內服劑量6.6 mg/kg體重,在蚊、蠅活動季節應連續用藥,或者使用伊維菌素0.1 mg/kg體重,口服,每15 d用1次,自蚊子開始出現至蚊子消失后2個月為止。
5.3防止輸血感染
患有其他疾病的犬需輸血治療時,一定要輸犬心絲蟲病陰性犬的血液,防止被感染血液傳播性疾病。
5.4治療陽性犬
5.4.1驅成蟲。當患犬漸進性消瘦及出現腹水時,多伴有成蟲寄生,驅蟲前期口服抗血栓藥7 d,驅蟲后口服抗血栓藥7~28 d。在用藥期間,加強飼養管理,停止運動,減少鈉鹽的攝入。驅殺成蟲時無論使用哪種藥物,都必須同時使用抗血栓藥。被藥物殺死的蟲體分解后形成的血栓,有潛在性循環栓塞的危險。微絲蚴發育成成蟲,則犬多預后不良。
5.4.2驅微絲蚴。先驅殺成蟲,可用硫砷酰胺鈉,按2.2 mg/kg體重靜脈注射,2次/d,連用2 d,7~10 d后,再使用藥物碘化噻唑青胺、伊維菌素或倍硫磷。碘化噻唑青胺3~6 mg/kg體重口服,2次/d,連用7~10 d。伊維菌素0.05~0.10 mg/kg體重,1次皮下注射;7%倍硫磷溶液0.2 mg/kg體重劑量皮下注射,必要時間隔2周重復1次。
5.4.3外科療法。對蟲體寄生多,肺動脈內膜病變嚴重,肝腎功能不良,大量藥物會對犬體產生毒性作用的病例,尤其是并發急性腔靜脈綜合癥的,要及時采取外科療法。外科療法分開胸術及頸靜脈摘取術2種。前者自右側開胸,切開右心室或肺動脈摘除蟲體。此法難度大,目前基本不用。頸靜脈摘取術是自頸靜脈插入心房摘取蟲體;另一種是自頸靜脈插入,直至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動脈各部摘取蟲體,但要在X光監視下進行。
6參考文獻
[1] 李桂芹.一例犬惡絲蟲病的防治報告[J].中國動物檢疫,2006(8):40.
[2] 錢國成.毛皮動物常見寄生蟲病(4)[J].特種經濟動植物,2010(2):16-17.
[3] 郭廣富,戴麗紅,胡新崗,等.犬惡絲蟲病的診治[J].畜禽業,2007(11)30-32.
[4] 李越塹.犬心絲蟲病的診療[J].浙江畜牧獸醫,2010(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