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1月13日 分類:政法論文 次數:
“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 ”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同志深刻闡述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深刻闡明了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和工作要求,對黨史學習教育進行了全面動員和部署。 習近平同志強調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突出重點,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教育引導全黨同志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同時深刻指出:“‘雖有智慧,不如乘勢。 ’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歷史才能走得遠。 要教育引導全黨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精神,必須把加強黨史學習教育,樹立新時代所需要的大歷史觀作為一個重點,增強把握歷史大勢,順勢而為做好當下事情的能力,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樹立大歷史觀才能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
在一百年的奮斗中,我們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及現代化新征程偉業相結合,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善于抓住和用好國內外各種歷史機遇。 學習黨史,貴在學以致用。 這次黨史學習教育要求學習好習近平同志《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以及《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論述摘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中國共產黨簡史》等,就是為了更好地運用起來,進一步感悟思想偉力,進一步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進一步深化對黨的性質宗旨的認識,進一步總結黨的歷史經驗以應對風險挑戰,進一步發揚革命精神,進一步增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 共產黨人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必須提高思想站位,通過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學習教育各項任務,樹立正確黨史觀,樹立大歷史觀,才能像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樣,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抓住歷史變革時機,以因應的戰略策略和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順勢而為,奮發有為。
更好運用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
我們從哪兒來,我們走過了怎樣的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為中華民族解放和中國人民幸福英勇奮斗,不屈不撓,在史冊上留下了斑斑血跡,留下了閃光足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學習黨史,尊重歷史,堅決與歷史虛無主義做斗爭,是新時期新形勢的新任務。 同時,習近平同志指出,百年黨史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并形成了可歌可泣的精神譜系: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等。 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能夠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
更好運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
針對黨史學習教育要務求實效,習近平同志強調了要樹立正確黨史觀。 只有樹立正確黨史觀,我們才能正確總結黨的歷史經驗,不斷提高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水平,才能堅持發揚革命精神,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昂揚精神。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在黨的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里,也不乏旋渦暗流,但總能涉險灘、闖難關,到達一個又一個勝利的彼岸。 比如解放戰爭中的反對教條主義,幾次大革命中的教訓和糾偏。 辯證來看,黨的肌體自身總體上是健康的,但也不乏一些“疾病”。 但我黨總能刀刃向內,刮骨療毒,比如八項規定從人民群眾最痛惡的現象開刀,比如反腐倡廉打虎拍蠅獵狐。 習近平同志指出,黨的百年歷史也是我們黨不斷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險的歷史。 要教育引導全黨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教訓,著眼于解決黨的建設的現實問題,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學習黨史,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更好運用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
習近平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 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創造歷史的動力。 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 黨史,是為民史、靠民史、帶民史,是血肉相連的黨民同心史,從某種意義講,也是民史,因為黨是人民的組成部分,是人民的杰出代表,是人民的核心,人民又是黨的軸心,黨的一切工作,都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 習近平同志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務求實效的一項重要要求,就是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
更好運用馬克思主義實踐論
理論是從實踐中來,又指導新的實踐。 物質決定意識,精神基于社會實踐,真理的光輝在歷史長河中閃現浪花。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我們可以從兩個大約70%的數據,來認識和把握實踐成效。 一是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大致是14.73萬億美元,已經是美國20.93萬億美元的70.4%; 二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減貧人口7.7億人,占全世界減貧人口的70%以上,現行標準下我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黨史,凝結著我黨革命實踐的偉大思想和理論成果,特別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其思想的偉力,就源自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是為了像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樣,“要教育引導全黨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深化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的認識,特別是要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進程,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具體到我們的實際工作,就是要為“十四五”開新局、起好步,包括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做好民族團結與進步,做好大國重器的產業,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譜寫好新時代的新篇章。
更好運用馬克思主義矛盾論
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不斷轉化。 新時期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國際形勢也出現新的格局,加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地球上游蕩,國內外矛盾更加復雜多變。 要更好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必須從歷史中獲得啟迪,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 我們黨的歷史,就像習近平同志指出的,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 只要我們抓住建黨一百周年這個重要節點,從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出發,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不斷增強斗爭意識、豐富斗爭經驗、提升斗爭本領,不斷提高治國理政的能力和水平,就能始終把握歷史主動,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作者:徐新橋 武漢大學特聘研究員、華中科技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