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0月25日 分類:政法論文 次數:
摘要: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其間諜情報工作主要集中于國內政治斗爭;明治維新之后,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近代化道路,其諜報體系也逐步邁入近代化。本文以近現代以來日本在侵華過程中的各種諜報體系為主要研究對象,旨在通過這一探索,加深人們對近現代日本侵華的進一步認識;同時,加強我們的民族認同感,增強我們的民族意識。
關鍵詞:日本侵華;間諜活動;意義
1情報點
1.1…情報人才訓練所
明治維新以后,日本步入了帝國主義道路,其情報活動也由主要服務于國內政治斗爭逐步轉向服務于對外侵略擴張。(1)東洋學館。1884年,日本最早在中國進行諜報活動的秘密組織——東洋學館,在上海創辦。(2)日清貿易研究所。1890年,由日本政府批準,陸軍參謀本部出資在上海開辦了日清貿易研究所,這是專門訓練諜報人才的學校。
(3)后方勤務要員養成所。日本侵華計劃展開后,1937年在東京正式成立了一所間諜學校——后方勤務要員養成所,1939年改為陸軍中野學校。
1.2…民間特務機關
除中央情報機關從事間諜活動外,大批的民間團體等也加入諜報工作中來。(1)秘密會社。日本搜集情報的秘密會社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大量涌現。這些會社除早期的玄洋社外,主要有黑龍會、前進會、浪人會、血盟團、愛國政治同盟和櫻花會等。[1](2)右翼團體。著名民間右翼團體如“猶存社”,主要由日本浪人組成。對外而言,主要指稱“極端民族主義政客和他們的代言人以及在日本不斷出現的秘密會社的成員”,[2](3)外圍機構。當然,日本也有一些國家機關不僅從事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且也搞情報工作。如各地使館、社團、雜志社、妓院、經濟實體等。
2間諜活動
2.1…經濟調查
1932年,滿鐵經濟調查會成立,其在4年多的時間里,所完成的調查、計劃和資料總共達1882件。此外,滿鐵經濟調查會還出版了《滿洲經濟年報》《統計時報》等刊物。[3]
2.2…軍事諜報活動
(1)盜測軍事地圖。明治維新后期,日軍持續派間諜來華,從而獲得更多的中國情報。民國時期,日軍專門成立相關測繪隊,并依靠測繪隊繪制部分中國軍用地圖,為全面侵華開辟了道路。[4](2)軍事偵察活動。在1929年到“九·一八”事變前,關東軍先后組織了三次規模較大的“參謀旅行”,一方面考察戰略要地,搜集情報;另一方面為發動侵華戰爭作準備。(3)搜集無線通信情報。隨著無線電技術的進步,傳統情報獲取的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日軍統治者的要求。因此,設法監聽對方的電波,破譯其內容,成為日方間諜的另一項重要工作。
2.3…間諜人員
(1)間諜成員的構成。在《日本在華特務機關的活動》中,記載了日本在華間諜組織、成員構成及其活動內容。“日本的間諜組織主要分為中央間諜機構和干部間諜機構兩大類。”[5]中央間諜成員由參謀本部總務部直接派遣日本陸軍學校畢業生擔任,全部是日本人。干部間諜主要有少數日本人、白俄羅斯人、朝鮮人和漢奸。
(2)女間諜。女間諜在中國的間諜工作中更是起著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在中國從事間諜工作的女間諜中,最著名的是被日本人譽為“滿洲的圣女貞德”的川島芳子,以及被日本譽為“帝國之花”的南造云子。
3反思
3.1…日本間諜的民族情感
英國學者路威講過,“一個訓練成熟后的間諜,可以與一師最精銳的軍隊相抗衡”。日本統治者也意識到這一點,因而在其進行諜報活動的初期,就極其重視培養情報人才。當然,除了過硬的專業知識訓練外,還有對民族情感的啟發與不斷深化。
3.2…國人民族意識的淡漠
相比而言,中國民族主義的覺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從此列強接踵而來,中國接連慘敗。究其原因,除外部侵略外,很少有人檢視中國自身的文化及國民的民族意識。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民族意識覺醒史。不可否認,中國近代民族主義意識就是在列強的侵略中逐漸形成的。
何為民族意識?清王朝建立后,漢族不再主宰中國。清王朝為了征服漢族,實行了各種措施,漢族官員在朝廷任職也受到排擠。而到民國時期,孫中山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滿族人又一次受到壓制。這種狹隘的民族觀念也并未普及到大眾百姓,因而多數未受教育的普通人根本沒有民族這一概念,也無法談及其是否有民族情感。
而作為日本侵華期間最著名的漢奸——川島芳子,在接受審判時,拒不承認自己的滔天大罪,甚至不承認自己的中國國籍,這也在情理之中。所幸在列強的輪番侵略中,中國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開始覺醒,開始有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意識,并領導中國革命最終取得勝利。
4結語
以史為鑒:康熙時期,在巴達維亞(雅加達)發生了血洗華僑的事件,然而康熙皇帝并未撤僑,并置之不理。這樣的祖國無法讓自己的國民感覺到自己民族的強大,又怎能激發他們的民族情感呢?反觀近年來中國的撤僑活動,無不令人震撼,人們對中華民族的真實情感也是油然而生。
當然,在很大程度上,日本培養中國間諜也是鉆了中國人民缺乏民族意識的空子。而在當前社會中,為什么美國能策動達賴喇嘛煽動西藏暴亂?為什么新疆頻繁發生暴力恐怖事件?為什么中國還存在“媚日青年”?重要原因還是部分國人民族意識淡薄,置民族利益于不顧。而近年來,“新清史”這樣的純史學問題被利用,被用來分析中國強大后是會成為具有排他性的、內生的帝國,還是成為具有多重包容性的、開放的現代國家。
同時,現在學術界持“崖山之后無中國”觀念的學者,又是怎樣的一種民族觀念呢?雖然學術不應該被政治問題束縛,但是學術問題也不應該被政治利用。總而言之,民族意識的覺醒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存發展的關鍵。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民族意識的覺醒,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認識到的問題,也是我們所有國民必須重視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杉.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在華特務情報網的設置[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與社會科學版),1996(3).
[2]…理查德·迪肯(英).日本情報機構秘史(中譯本)[M].北京:群眾出版社,1985:130.
[3]…孟悅.日本侵華時的間諜活動[J].炎黃春秋,2011(3).
[4]…許金生.盜測中國——近代日本在華秘密測量史概述[J].抗日戰爭研究,2012(1).
相關刊物推薦:《抗日戰爭研究》是 1991年創刊,由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輯,以抗日戰爭史為研究對象的歷史學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