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9月26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無論是何種情況到醫院進行檢查,血常規幾乎是每個人都會進行檢查的一個項目,但是面對這20多項指標的血常規化驗單,很多人都會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能簡單的看數值的高低變化,而并不了解這些高低變化數字背后的含義。那么血常規化驗單背后又蘊含著多么深刻的學問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講解一下。
化驗單中的三項變化要注意:
血5f6d94283b2b9_html_d85322b801a32d6f.png 常規化驗單中總共包含20多種項目,那么是不是要每一項都要看懂呢?答案并不是這樣,血常規檢查之所以是一項必做的檢查,主要在于常規兩個字,這個檢查反應的不僅僅是人體血液系統的情況,全身多個系統的情況都能夠通過這一張小小的檢查單進行反應,包括腫瘤都可以在血常規中得以體現。那么在進行血常規結果的觀察的時候,應該注意是什么呢?有專家指出,其中最需要關注的有三項,分別為白細胞(WBC)計數、血紅蛋白(Hb)計數和血小板(PLT)計數。
白細胞計數:白細胞俗稱白血球,是很多細胞的總稱,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統稱為白細胞。通常血常規化驗單中的白細胞計數是指血液中的白細胞總數,正常值應為(3.50~10.00)×109 /L。
1.1白細胞計數升高:如果患者的血常規除了白細胞增高之外,其余的指標全在正常范圍內,此時患者的身體情況可能為以下三種中的一種:如果患者的白細胞計數出現輕度增高,在(10.00~30.00)×109 /L范圍內,通常提示患者出現了細菌感染。臨床上最常見的細菌感染疾病就是肺炎或者是泌尿系統的感染,此時患者不僅白細胞計數增高,相應的還會出現中性粒細胞的比例增高,但是其他類型的白細胞比例出現下降的情況。
但是患者的白細胞呈現中度增高,超過30.00×109/L時,醫生要警惕患者是否出現了血液系統的疾病,應該予患者進行血涂片檢查來進行進一步的檢查。當患者的白細胞數超過 50.00×109/L時,患者則很有可能出現了惡性白血病,此時醫生要引起重視,雖然不是所有的白血病都會導致患者的白細胞出現增高 ,但是倘若白細胞增高幅度非常大, 患者非常可能出現了惡性白血病,一定要向患者說明情況,并且行進一步的檢查。
1,2白細胞計數降低:與白細胞計數增高相比,白細胞計數降低就簡單的多了。白細胞計數減低最常見的情況就是病毒感染,例如流感的患者就很可能出現白細胞降低,但是這種情況是暫時的,由于病毒感染時自限性疾病,因此如果患者在2-4周后進行血常規的復查可以發現白細胞計數又恢復了正常。另一種可能導致白細胞減少的情況是患者出現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等風濕免疫科的疾病,也有可能造成白細胞減少,此時應該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2.血紅蛋白:血紅蛋白俗稱“血色素”,是紅細胞內一種蛋白質,參與氧氣的運輸。正常紅細胞計數為(3.80~5.10)×109/L;正常血紅蛋白值為 115~150g/L。
2.1.血紅蛋白升高:當患者的血紅蛋白出現輕微增高時,不用過分擔心,這可能是機體正常的代償反應,例如運動員由于氧氣的消耗量非常大,因此機體要產生更多的血紅蛋白來滿足運輸氧氣的需要。還有慢阻肺的患者,由于機體長期處于缺氧狀態,因此也會導致血紅蛋白增多。但是當血紅蛋白增多超過200 g/L時,需要警惕是否出現了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該病是一種惡性的血液疾病,由于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太多,會導致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很容易導致腦梗、心梗的出現。
2.2血紅蛋白降低:血紅蛋白降低人們都不陌生,這就是貧血。但是貧血還分為很多類型的貧血,且貧血也能反映出很多問題。通常區分貧血的種類靠的是血常規化驗單上的“平均紅細胞體積”(MCV),臨床上將 MCV<82fl的貧血成為小細胞性貧血,例如常見的缺鐵性貧血就屬于小細胞性貧血。當MCV>100fl,常常稱這種貧血為巨幼細胞性貧血,最常見的病因是由于人體內缺乏葉酸或者維生素B12所致。當MCV 在介于上述兩者之間的時候,為正細胞性貧血,這主要是由于身體造血功能下降所引起的貧血,例如腎病透析、肝功能損害等導致人體內紅細胞減少的原因,都可能導致正細胞性貧血的發生。
3.血小板:正常人的血小板計數應該為(125~350)×109/L。
3.1血小板升高:血小板輕度增高,增高范圍在(350~500)×109/L內,通常是由于缺鐵性貧血引起的代償性增高,只要糾正缺鐵性貧血,血小板自然會恢復正常。但是倘若血小板增高超過500×109/L時,要警惕患者是否出現了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血管中血小板過多,也會導致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增加,使得出現血栓的概率增高。
3.2血小板降低: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是血小板減低,最常見的引起血小板降低的原因就是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這是由于人體內的抗體導致血小板發生破壞所致。而白血病的患者血小板也會出現降低。
血液相關論文范例:血常規檢驗中靜脈血檢驗與末梢血檢驗的結果對比分析
小結:雖然血常規化驗單中出現異常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如果值異常值比正常值只升高或降低一點點,此時并沒有特別的臨床意義,不需要過分緊張。但是如果異常值與正常值相比相差 10%~20%以上,此時的異常結果具有臨床意義,一定要引起重視。
作者:王成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