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7月07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摘要:針對當前裝備作戰能力需求論證存在方法眾多,流程不規范、要素關系不明確等問題,通過分析國內外作戰需求分析的理論和方法,針對作戰需求分析的各問題域展開研究,在“基于威脅”與“基于能力”方法的基礎上,提出“基于能力,面向戰爭”的作戰需求分析方法,并對其研究思路、基本方法進行探討。從設計未來戰爭的原點出發,結合DoDAF2.0架構,使該方法具有規范化、模型化的特點,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主題詞:需求分析;面向威脅;基于戰爭;DoDAF2.0
1 引言
裝備作戰能力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時期,為完成可能擔負的作戰任務,對武裝能力的基本要求。作戰能力是衡量武器裝備作戰潛能的重要指標,是引領裝備需求論證的重要依據。明確武器裝備能力需求分析內容,規范武器裝備能力需求分析步驟,研究武器裝備能力需求分析方法,是武器裝備能力需求分析的重要內容。
相關論文投稿刊物:兵工自動化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雜志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因此,該雜志被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
2 裝備作戰能力需求分析的特點與現狀
裝備作戰能力需求分析方法的研究現狀:
(1)“基于威脅”的需求生成方法
以單一的主要威脅為驅動力,以較少的想定為依托,方法簡單,在威脅容易識別的場景應用較為有效。未從全局考慮問題,針對性的想定無法應對多元威脅。
(2)“基于能力”的需求生成方法
綜合多種威脅,更加強調全譜多能,從裝備發展全局角度進行武器裝備需求分析。缺點是對戰爭實際的研究不足,研究分析的結果可能脫離戰爭實際。
(3)基于研仿跟蹤軍事強國
我國武器系統的發展基本上采用先仿制后自研的道路,雖已大力提倡自主創新,仍存在“國外有沒有”、“美國是不是這樣”等照搬國外經驗的現象,缺乏自主論證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影響了武器裝備研發的針對性、科學性。
3 “基于能力、面向戰爭”作戰能力需求分析方法
3.1“基于能力、面向戰爭”需求分析步驟
“基于能力、面向戰爭”需求分析的關鍵是在多元威脅中構建出可能的作戰形態和作戰樣式,明確作戰對手。從而回答出“在哪里,與什么樣的對手,打一場什么樣的戰爭”,以此為基礎再進行作戰概念、作戰任務和裝備能力的分析。主要分為兩步,一是軍事需求分析,得出作戰構想,二是能力需求分析得出最終的武器裝備能力需求。
3.3 軍事需求分析
軍事需求分析主要通過國內外安全形勢分析、軍事威脅分析、戰爭形態分析三個步驟得出作戰構想。
國家安全形勢與周邊安全態勢分析
輸入是國家安全相關的情報信息,輸出為影響國家安全需要重點關注戰略方向。一是國際安全形勢分析,二是分析國家周邊安全態勢,三是恐怖威脅態勢分析四是海外利益區安全形勢。
軍事威脅分析
軍事威脅分析主要分析是在國家安全形勢分析的基礎上,分析強國和周邊國家的軍事威脅態勢,研究其軍事部署、裝備發展情況,分析強國和周邊重點國家的軍事戰略,最后著重針對重點方向進行軍事威脅分析。
戰爭形態分析
主要包括,戰爭形態分析和作戰樣式分析及其映射關系分析。在軍事威脅分析的基礎上,分析各重點方向可能的戰爭形態。內容包括戰爭的作戰對手、戰略意圖、手段、戰場環境、軍事斗爭的方式等。
作戰想定構建
通過戰爭形態分析,得到了戰爭形態清單和作戰樣式清單以及其映射關系,可以據此得到作戰構想列表。列舉出在哪個作戰方向,與哪個作戰對手,可能產生哪一種戰爭形態,應用哪些作戰樣式。
3.3 能力需求分析
在軍事需求輸出的作戰構想和作戰使命任務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分為作戰概念分析階段、任務需求分析階段、能力需求分析三個階段。與軍事需求分析不同的是,能力需求分析在文字描述的基礎上,增加了模型描述方法。采用DoDAF2.0來規范化的描述作戰概念、任務和能力。
作戰概念分析
利用節點-任務-交互的作戰概念設計方法將作戰概念分析分為作戰任務規劃、作戰節點設計、信息交互關系設計三步。一是作戰任務規劃,二是作戰節點設計,三是信息交互設計,構建作戰任務與作戰節點之間的映射。
作戰能力需求分析
構建武器裝備作戰能力指標體系,并通過作戰能力與作戰活動的關聯映射分析確定武器裝備的作戰能力需求。
能力指標體系:提出武器裝備的作戰能力領域,構建能力指標體系,建立CV-2能力分類視圖。
作戰任務-作戰能力映射分析:實現由任務需求到能力需求的轉換,建立CV-6能力-活動映射視圖。
作戰能力指標分解:指標的分解,由寬泛的能力指標分解多個子能力指標。
作戰能力指標關系分析:分析各項能力指標之間的相互關系。構建CV-4能力依賴關系視圖。
4 結論
本文提出一種基于戰爭形態的作戰能力需求生成方法,著眼于從裝備需求論證工作不斷發生的變化中尋找相對穩定的因素和規律,固化相應的流程和環節。規范需求生成的設計步驟,使裝備需求生成從籠統的概念思想發展到具體可執行的方法步驟。實現從文字描述到具體的模型設計的轉變。
參考文獻
裝備需求論證工程化基本理論研究[J],郭齊勝,董志明,穆歌,2012(1)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
裝備需求論證規范化基本理論研究[J].郭齊勝,董志明,穆歌.2013(4) 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
體系需求工程技術與方法[M].楊克巍,趙青松,譚躍進2011
基于能力需求的武器裝備體系作戰能力評價[J].舒宇,譚躍進,廖良才. 2009,28(11). 兵工自動化.
武器裝備軍事需求論證[M].王凱,孫萬國等,北京: 2008,國防工業出版社.
DoDAF2.0及其應用分析[J],周榮坤,張永利,石教華,2015.艦船電子對抗.
作者簡介:王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