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10月20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下面文章主要記錄周一到周日上、下午在兒科門診注射室應診的兒童數量和護理人員的工作時間,建立排隊模式,用QueuingToolpark4.0ueuingToolpark4.0軟件對醫護工作人件對醫護工作人員的工作流程和服務效率進行分析,得出人力資源最佳分配方案。通過用排隊論的方法對兒科門診注射室的工作效率進行分析,來判斷兒科門診注射室護士人數安排是不是合理,為提出改變流程和對資源進行合理分配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排隊論,兒科門診,人員安排
兒童門診輸液室主要就是給小孩兒在靜脈上注射藥物和進行霧化等護理工作。他們工作量很大,工作節奏特別快,人員流動量大,工作時間患兒大量集中,造成患兒治病過程等待時間長,護理過程中很容易出錯,出現醫療護理事故引起護患糾紛。所以護理人員分配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該科室的服務質量,排隊論主要是解決排隊控制問題的數學理論和方法,屬于運籌學的其中一部分。排隊論是用數學方法對一個客觀復雜的排隊結構進行科學準確的分析。幫助患者解決排隊困難等問題。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把兒科門診輸液室的服務效率作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為了全面考慮兒科門診注射室一周歲以內不同年齡段的特征,通過HIS系統對一周歲以內不同年齡段患者下午和下午到兒科門診注射室應診的人流量進行隨機采集,對每位患者的平均注射時間用秒表記錄。根據最近幾年的研究結果表明,患者的應診率只要符合泊松分布,服務時間滿足負指數分布情況,就是滿足排隊論的M/M/C要求。
用QueuingToolPak4.0軟件來計算護理人員服務強度、患者平均逗留數量(人)、等待患者平均數量(人)、患者平均排隊等待時間、患者平均停留時間、醫護人員空閑概率,患者到達后等待概率等一系列的數據。排隊論模式的基礎參數有注射室護理人員數量;患者平均到達率;醫護人員服務患兒的平均服務率。通過分析得到的最終數據來提出對資源分配的優化方案。
2結果
2.1分析門診注射室患者的平均到達率及其規律
對周一到周日上下午的工作量進行方差分析并計算,上午F=5.42(P>0.05),下午F=5.27(P>0.05),說明兩個時間段內各組之間的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
2.2兒科門診注射室的平均服務率測定
采用公式測定法檢測兒科注射室為患兒注射過程需要多長時間。可以把工時單位值認定為每個人一小時之內的工作時間,一般情況下一小時之內只有74%的時間是有效工作時間,在日常工作中最理想的工作時間就是每小時內每個人的有效工作時間是45分鐘。
2.3兒科門診注射室周一到周日不同時間段工作效率
分析利用QueuingToolPark4.0軟件計算M/M/C模型數量指標中的不同護理人員數量,對兒科門診注射室的人員分配合理程度和工作效率進行分析。
2.4護士人員配備計算方法
通過排隊模型獲得的指標的最佳數值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①護理人員的工作量r<1;②門診各服務窗口的患者等待時間≤10分鐘。如果兒科門診注射室在上午安排1~2名的護士,下午安排1名護士服務的情況下,護士的平均工作量>1,這個時候軟件就沒有辦法計算出各項數據標準,就說明工作任務已經超出了護士所承受的工作范圍。
3討論
因為現在我國的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勻,優秀的醫療資源都集中在一起,由于很多人對醫療水平的要求都提高了,就造成了很多城市三甲醫院出現了特別嚴重的排隊現象。長期發展下去,會對醫療環境造成醫護人員沒辦法進行安全有序的工作,患者也沒辦法安心就診的惡性循環。排隊論已經滿足了很多人們對就醫環境的要求,解決了患者看病難的問題。在兒科門診輸液室護的人員安排問題上也給出了有效的解決方案,在節省人力輸出的同時,給廣大患者創造了一個安逸和諧的就醫環境。
【參考文獻】
[1]劉蕾,盛薇,葉苓,等.基于排隊論模型的門診輸液室護士配置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9):679-681.
[2]劉學鵬.基于排隊論的醫院門診科室醫生精細配置優化研究[D].天津商業大學,2014.
[3]封平.基于排隊論的哈醫大一院感染科門診優化設置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
[4]姚月朋,田瑾,杜松星,等.基于排隊論的門診等待時間動態監測系統應用分析[J].醫學信息,2015(48):395-395.
推薦期刊:《醫學信息》2009年4月,經陜西出版局批準為旬刊,每月出版三期,本刊為中旬,中旬刊設在北京,和國家醫學教育發展中心合作,聯合主管主辦,雜志級別定位為國家級,可以由國家醫學發展中心授予醫學繼續教育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