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5月22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 要】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加劇了各個國家綜合國力激烈競爭,電影產業作為文化的基礎性產業,也在國力競爭中彰顯出了其不可或缺的作用與地位。隨著國外電影產業的快速發展,韓國、印度、美國等國家在電影輸出的競爭中給我國電影產業造成了巨大壓力。本文將分析外國和我國電影產業發展概況,從完善體制、培養人才、提高制作水平、文化融合等方面研究我國電影產業的發展策略,以提高我國文化競爭力。
【關鍵詞】中外電影,電影產業,發展,國際化
我國電影產業發展迅速,雖已取得較好成績,但寶萊塢、韓流、好萊塢的電影輸出,分流了我國大部分觀眾,造成了國產電影市場的不景氣,我國電影產業形勢依舊嚴峻。目前,我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存在體制落后、人才少、技術差、營銷難、競爭力差、觀念落后等問題,需要根據電影市場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策略以解決這些問題。在國際化的背景下,推動我國電影持續、穩定、健康、快速的發展。
外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形勢
美國好萊塢電影已經建立起完善的營銷體系與衍生產品開發體系,形成了電影產業多方面獲利的產業鏈。[1]如美國科幻電影獲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電影擁有豐富的想象、先進的拍攝技術和美國開放式教育造就的開放式思維。我國應試教育模式對創新思維的發展產生了阻礙作用,在各種規定與準則中學生無法大膽思考問題。加之國家諸多的文化與產業禁區,都影響著電影想象力的發展。
印度電影藝術發展明顯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在攝影技術、表演藝術方面也體現出了國際水準,同時,演員獨特配飾、優美場景及歌舞風格又彰顯出印度民族特點。就寶萊塢發展而言,電影成為輸出印度文化的重要載體。印度電影產業為求快速發展,制定實施了民主審查制度和開放電影政策,成為電影產業發展的基礎。
我國電影產業的發展現狀
我國電影產業發展迅速,電影制作數量不斷增長,創造的價值和影響力不斷提高。但鑒于文化的差異性,我國電影進軍國際市場面臨以下三個問題:
1.缺乏完善的電影審查體制和電影技術
首先,我國有著嚴格的電影審查制度,但缺乏明朗的內容規定,沒有完善、系統的條例規范,F階段,我國電影類型沒有等級之分,嚴格的電影體阻礙著我國電影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與其他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其次,隨著全進入信息時代,電影的發展過程也需要數字信息技術的大力支持,3D、4D乃至5D電影的誕生代表著科學技術在電影產業中的促進作用。而我國的3D技術、攝影技術、剪輯技術均落后于美國、印度等電影產業大國,電影制作水準低,競爭力低,很難在大片如云的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2.缺乏科學文化觀與專業電影人才
影視文化觀念的落后,使我國對電影產業沒有相應的重視,造成了現在電影文化難以走向國際市場的困境。同時,我國很少有具備創新精神的專業人才,主動進行文化創造,電影內容缺少原創力,作品難以體現出應有的藝術魅力與思想內涵。沒有原創力的電影沒有市場,會影響衍生品及營銷鏈的設計與開發,降低我國電影的競爭力。
3.缺少有競爭力的品牌和科學營銷策略
我國缺少可以在全球文化貿易網絡、市場中開展創新、制作、營銷的中介機構或者文化企業。我國目前的電影營銷企業只起到了宣傳作用,缺少健全的營銷體系,營銷的本質是電影宣傳,且宣傳手段不科學、不完善,難以增強電影產品質量。沒有科學的營銷策略,衍生產品較少,無法有效提高電影的附加值,削弱了電影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2]
我國促進電影產業發展的策略
1.完善電影體制,提高制作水平
我國要積極改革與創新文化體制,增強電影制作水平。首先要了解數字技術對于增強電影效果的作用,鼓勵電影制作企業使用數字技術,增強電影的科技含量與制作水平,將傳統特技與數字技術相結合,使制作水平得到跨越性進步。[3]其次要建立數字制作中心,運用當前的硬件及軟件設備進行特技制作與數字加工。最后將信息產業應用于電影產業中,如科學運用云計算、物聯網、智能手機、互聯網等信息終端,增強電影作品的科技含量,有效提高電影推廣率和普及率。
2.完善文化觀,強化人才培養
電影作品反映了社會與時代的精神面貌,表現出當前文化教育和科學技術水平。我國電影產業要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立足并發展,需要聚集、造就、培養和國際電影產業接軌的導演、編劇、制片等電影制作人才,這些電影人才在融資、營銷、制作等領域,應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綜合素質。全面整合電影團隊成員的能力,深入挖掘其創造力,明確電影民族性、國際化的發展方向。首先要重視電影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升其技術水平,讓技術為藝術家創作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其次要以藝術為主導,認識技術、掌握技術、重視技術發展,形成藝術、技術并重的思想理念。最后要引導其他行業介入電影制作,借鑒其他行業最新科研成果,為電影制作提供服務;將其他行業的相關人才引入到電影產業中,增強電影制作、營銷質量。與國外電影企業合拍,是我國電影進入國際市場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借此方式,可以提升國際間的交流,將我國電影制作成國際化產品。
3.健全電影類型,重視衍生產品
類型片通常具有高于個體或個別的內涵。美國好萊塢經過多年時間形成當前的類型電影,其價值和審美取向能滿足社會主流價值觀,奠定了美國電影繁榮的基礎。我國電影要形成有自身特色的類型片,滿足主流價值觀與審美趣味性;要建立健全格局,創新與完善管理機制;要樹立中國民族特色的電影品牌。我國電影確定品牌定位而非抄襲模仿,要借助我國豐富的文化和地理資源,構建制作、發行、營銷、放映的產業鏈,采取新媒體、新技術增強我國電影的綜合競爭力,讓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中獲得成功。
電影產業營銷可以喚起觀眾的文化訴求,借助不同營銷方式,全方位與觀眾接觸。電影產業營銷系統和營銷策略要創新,擴大營銷網絡,實現世界市場營銷的目標。電影內容是營銷的重點,確保電影品質,并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到電影中,增強文化產品的內涵與價值。另外,應重視電影產業價值鏈條的延伸,對電影體系上游與下游產業給予相同的重視。開發與推廣電影衍生產品是延伸產業鏈條的方式之一,是電影產業新興的行業,具有高利潤、高增長率等特點,我國電影產業應提高對衍生產品開發與銷售的重視力度。
結語
隨著電影的國際化發展,我國電影在發展民族文化、增強文化實力、增加競爭力等方面迎來了歷史性與突破性的機遇。但目前我國電影產業對外貿易影響力不足,電影體制、技術、人才、營銷、衍生產品等方面的開發尚不完全,制約著我國電影產業的發展。需要積極學習與借鑒美國、印度等國家的先進經驗,健全電影體制,提高制作水平,完善文化觀念,強化人才培養,完備電影類型,重視衍生產品的開發與銷售,進而在國際市場上樹立中國電影品牌,全面提升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魏亞萌.美國電影衍生產業研究[D]. 廈門大學, 2011.
[2]姜淼.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J].新聞界,2011(2):63-65.
[3]楊志生. 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戰略研究[D]. 南京大學, 2007.
文學類期刊推薦:《國際新聞界》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新聞傳播學綜合性學術月刊,刊載國內外新聞傳播學各領域理論和應用研究的原創性成果。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新聞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