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1月09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1 發展現狀
1.1 種植區域 眉縣大櫻桃主要集中在姜眉公路河灘地帶、關中環線(南)、310國道兩側區域和秦嶺北麓沿山地帶。 面積較大的村域有齊鎮黨家寨村、斜谷村、南寨村、石龍廟村、上廟村、齊西村(下廟),首善街道辦段家莊村、張趙村、醋家塬村,槐芽鎮保安堡村、槐西村、肖里溝村、紅崖頭村,金渠鎮八練村,營頭鎮新河村,湯峪鎮鐘呂坪村,橫渠鎮紅祥村、大鎮村、西寨村。 輻射帶動鄰近的岐山縣安樂社區、周至縣。
農業論文范例:農作物栽培技術與高產途徑
1.2 品種樹形 從1995年斜谷村大面積建園開始,主要栽植品種為長柄型大紫、那翁、芝罘紅、水晶、早紅寶石等,果園大多行距3 m、株距2.5~3 m,成年樹高3 m以上,且樹形不統一,開心形、紡錘形、細長紡錘形、自由紡錘形都有,比較雜亂,且果園過于密閉。
2012年以后建園相對標準,品種樹形趨于規范,主栽品種有早大果、曉文一號、美早、拉賓斯、布魯克斯等,主要采用主干疏層形和自由紡錘形,行距4~5.5 m、株距2.5~3.5 m。
1.3 土壤營養 目前種植大櫻桃的地塊土壤類型大多為沙壤土,土層較淺,其中金渠鎮八練村、齊鎮黨家寨村、斜谷村以及首善街道辦段家莊村、張趙村、醋家塬村,大櫻桃園土層僅40~60 cm,土層下均為卵石,水肥流失嚴重。 齊鎮南寨村、湯峪鎮鐘呂坪村為礫石粉化壤土。 總體土壤有機質極度匱乏,含量不足1%。
1.4 產量收益 正常年份大櫻桃畝產750~
1 000 kg,全縣年產大櫻桃5 000 t左右。 吉塞拉矮化砧木品種畝收益4萬~6萬元,喬化砧木品種畝收益1萬~3萬元。
1.5 銷售比重 眉縣大櫻桃銷售以交通主干道兩側散賣和市場批發銷售為主,目前最為集中的3個市場是槐芽草莓市場、黨家寨大櫻桃市場、斜谷村大櫻桃市場。 銷售渠道以外地客商收購批發交易為主,占比60%,電商銷售占比30%,觀光采摘零散銷售占比10%。
1.6 設施栽培 眉縣大櫻桃設施栽培園約55畝,以冷棚和避雨棚為主,冷棚栽培僅3戶35畝,避雨棚栽培僅6戶不足20畝。
1.7 其他 隨著大櫻桃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加之2010年以來果實成熟期降雨偏多、氣溫偏高,果蠅發生率逐年增高,嚴重影響商品果率和產業發展。
2 發展優勢
2.1 地理位置優 眉縣地處秦嶺北麓,自然氣候適宜,灌溉條件便利,物流時效快、成本較低,特別是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僅100 km,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航空運輸條件。
2.2 產業基礎好 眉縣果農接受新事物能力非常強,果業種植經驗豐富,發展大櫻桃產業積極性高。 全縣培育發展大櫻桃專業合作社3家,擁有自主培育品種和種苗,大櫻桃栽培管理技術成熟。 特別是眉縣大櫻桃鄉土專家張曉文自主培育的“曉文一號”品種,其果個大、硬度高、甜度好、抗逆性強,已成為陜西省地方品種品牌,受到專家和果農認可,也深得廣大消費者青睞,是極具市場競爭力和發展前景的優勢品種。
2.3 成熟時間早 經實地調查對比,眉縣露地大櫻桃成熟較山東泰安早5~7天,較山東煙臺早10~15天,較遼寧大連早25天左右,市場競爭力強,發展設施栽培和露地栽培均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4 旅游基礎牢 眉縣是全國旅游示范縣,正在全域推進旅游建設,縣境內太白山5A景區、紅河谷、渭河百里畫廊、國家級龍源濕地公園等旅游景點眾多,具備發展大櫻桃觀光采摘銷售的基礎。 且眉縣處于西安—寶雞1小時生活圈內,未來漢中、天水等地也將進入眉縣2小時生活圈范疇,加之眉太高速、西法城際鐵路等交通設施的建成,良好的旅游交通基礎將為眉縣大櫻桃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3 存在問題
3.1 產業規模較小 眉縣發展大櫻桃產業雖然有30多年歷史,但人常說“櫻桃好吃樹難栽”,加之近年縣域產業發展偏重獼猴桃,政府重視不夠,目前種植面積僅1萬畝左右,產業規模較小。
3.2 品質參差不齊 部分果農注重短期效益,生摘早采現象嚴重,加之商販互相壓價,搞無序競爭,導致果農“重產不重質”,認為品質好不如賣得早,形成惡性循環。
3.3 品牌影響力不足 眉縣大櫻桃尚未形成知名品牌,在全國品牌影響力弱。 銷售主要依靠客商收購,缺少抱團理念和專業品牌營銷團隊。
3.4 產業鏈條不完整 眉縣無大櫻桃深加工企業,生產中的裂果、殘次果和品相不好的果只能白白倒掉,造成極大的浪費和經濟損失。 圍繞大櫻桃產業的賞花游、采果游也沒有完全推介出去,產業整體處于一家一戶無序發展狀態,一二三產業融合度不高。
3.5 專業拔尖人才少 眉縣專業從事大櫻桃種植和種苗繁育的鄉土專家和拔尖人才僅3人——眉縣金地大櫻桃合作社理事長張曉文,眉縣春光苗木合作社理事長鄒嘉虎,寶雞金果集團總經理白智勇——且年齡都在60歲以上,農村青年產業發展參與率低,從事專業技術服務的人才少之又少,大櫻桃產業面臨后繼無人的囧境。
3.6 抵御風險能力低 近年來低溫霜凍、高溫日灼、陰雨裂果等自然災害對大櫻桃產業影響較大,造成商品果率嚴重下降,挫傷了果農的生產積極性。 如2018年早春強低溫寒流天氣,導致絕大部分櫻桃園減產(普遍減產85%以上)甚至絕收。
4 建議對策
大櫻桃具有良好的產業發展前景,在陜西眉縣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但也存在不少問題,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今后一個時期,應按照“擴規模、精品質、優品牌、全鏈條”發展思路,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生產優質果品,做優縣域品牌,發展精深加工,促進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4.1 強化政策保障 當前眉縣農業產業發展格局以獼猴桃為主,以大櫻桃等其他果業為輔,獼猴桃產業一業獨大,風險較高。 隨著近年全國多省開始發展獼猴桃,總體規模擴張過快,高端市場又被新西蘭、智利、意大利、法國等國外生產大國占領,發展前景堪憂。 因此,提前布局大櫻桃產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移發展風險,迫在眉睫。 大櫻桃產業經濟效益好,發展基礎好,生產技術成熟,可作為輔助產業加大發展比重,在種植、品牌、營銷等方面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
4.2 擴大種植面積 大櫻桃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從開花到采收不超過2個月,無需投入大量勞動力,非常適合勞動力缺乏地區栽植。 建議宜栽盡栽,在眉縣沿山及渭河以北臺塬地推廣發展,栽植區域以齊鎮的斜谷村、南寨村,營頭鎮的萬戶村、銅峪村、董家山村,湯峪鎮的新聯村、講渠村及橫渠鎮的沿山村,常興鎮的楊家塬村、北塬村等為主。
4.3 加強學習培訓 采取舉辦大櫻桃產業技術培訓講座、開辦職業農民培訓、建設樣板示范園等措施,培養專業技術人員。 “請進來,走出去”,邀請專家教授指導,走出眉縣學習國內外大櫻桃先進經驗技術,適時組織技術人員外出赴銅川、大連等大櫻桃產地學習考察,提升生產管理技術水平。
4.4 加大品牌營銷 制定眉縣大櫻桃產業發展規劃,打造眉縣大櫻桃縣域品牌。 通過舉辦專題推介宣傳、招商推介等活動,加大對眉縣大櫻桃宣傳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4.5 促進三產融合 培育引進大櫻桃生產加工企業,開發果汁、果醬、果酒等加工產品,提高產業附加值。 大力發展“大櫻桃+鄉村旅游”,制定賞花游、采果游產業旅游線路。
4.6 培養技術人才 依托農業科技部門和大專院校,強化鄉土人才團隊階梯式培養,采用“1+1+N”的人才培養模式,按照拔尖人才培育“五個一”要求,不斷擴充產業發展人才隊伍,實現產業智變。
4.7 提高抗災能力 發展設施栽培是目前降低大櫻桃生產自然災害風險的主要措施,可有效規避和減輕自然災害對產業造成的影響,也是未來產業發展大勢所趨。 同時,農業保險也是防災減災的重要保障,制定適合大櫻桃產業發展的保農政策也將提升生產者抗災減災能力。
4.8 深化科技助力 加強與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中國園藝學會櫻桃分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等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聯系,強化校地、校企合作,積極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爭取專家“一對一”指導,吸收消化科研成果,以將眉縣打造為國內大櫻桃產業科研新高地為目標,實現眉縣大櫻桃產業飛躍式發展。
作者:王利靜 張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