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2月19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我國一項重大的發展戰略,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以疏解北京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冀農業協同發展與“環京津1小時鮮活農產品物流圈”建設為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本文運用灰色預測模型對未來河北省農產品產量進行預測,從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需求與供給的角度研究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對其存在專業人才匱乏、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滯后及信息化建設程度低的問題提出優化建議,對促進京津冀農產品冷鏈物流協調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農產品冷鏈物流京津冀協同發展灰色預測模型
1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概念
農產品冷鏈物流是指在生產、加工、運輸、貯藏等過程中,為保持生鮮農產品或冷凍食品的新鮮度、質量,采用先進的冷凍冷藏技術,讓農產品在生產至銷售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均處于合適的溫度環境中的物流活動。具體來說,農產品冷鏈物流是讓蔬菜水果、牲畜肉類、奶制品等保持在合適的溫度和濕度環境下,讓農產品在后續加工、運輸、貯藏和零售等環節中減少腐爛與損耗、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品質優質。根據商品流通過程中存儲和銷售的溫度要求可以將農產品冷鏈物流分為冷凍鏈和冷藏鏈。
2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分析
2.1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分析
河北省處于華北平原中部,自然稟賦豐富,是我國農業資源大省,全省共有耕地9842.03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3508萬噸。本文以河北省主要農產品2005—2017年為原始數據,運用灰色預測模型預測河北省2020年的主要農產品產量,結合京津冀地區各類主要生鮮農產品的需求情況。
根據原始數據以及預測結果可以看出,河北省的農產品供應基礎雄厚。除禽蛋類產量逐年遞減(主要因為近幾年禽流感及行業食品安全等問題的出現),其余農產品供應量在未來幾年呈上升趨勢。由于人們生活觀念的改變,對新鮮的蔬菜水果需求不斷上升,為滿足京津冀區域消費需求,河北省應該加強冷藏鏈的建設。
2.2農產品冷鏈物流供給分析
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有效保障了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河北省具有海港、空港、無水港、城市軌道、城際鐵路立體式運行的高速、安全、低成本的交通運輸體系,有序地建設客貨運輸樞紐,共建交通協同化。河北省已經形成以公路運輸為主,以港口、航空、鐵路運輸為輔,與北京、天津交通全面對接的現代化立體交通運輸網絡,為生鮮農產品物流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完善,冷鏈物流設施主要包括冷藏保鮮車和冷庫等。據統計,目前河北省共有專業冷藏車約900輛、溫控加工及分揀設施約2800套、規模及規模以上冷庫約972座。在農產品冷鏈建設過程中,一方面增加了對冷藏運輸環節的設施設備投入;另一方面生鮮農產品的零售端重視店面布局,增加冷凍商品的營業面積。
目前,國內出臺的冷鏈物流相關法律政策較多,從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有《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等,從發展交通樞紐以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提高物流效率方面有《京津冀區域機場綜合交通樞紐發展規劃》及《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規劃》。
3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3.1農產品冷鏈物流專業型人才匱乏
農產品冷鏈物流人才不僅需要掌握現代物流知識,還需要掌握冷鏈設備、農產品貯藏等多項專業知識。河北省冷鏈物流人才存在規模較小、層次不高的問題,整個冷鏈物流人才市場存在供不應求現象。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的工作人員專業知識較薄弱、文化程度低限制了新知識的傳播和運用。所以培養具有創新意識、懂管理、會操作的冷鏈物流人才極為重要。河北省高校開設物流專業,但是沒有根據冷鏈物流人才的需求而細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不強,對農產品冷鏈物流專項人才的培養重視度不夠。
3.2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滯后
河北省第三方物流發展仍以普通物流為主,冷鏈物流相對較少,且部分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規模較小,發展速度慢,設施設備不健全,企業不能將其倉儲、運輸、配送、加工等環節活動相結合,難以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將影響農產品流通中的質量,導致產品的損耗及成本變高。冷鏈物流初期建設投資比較大,資金占用時間長,企業自身發展難以承擔,需要政府政策支持,整合社會資源,壯大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
3.3信息化建設程度較低
果蔬易腐的特性要求果蔬鮮活農產品市場信息具有較強的時效性,而目前河北省果蔬鮮活農產品交易市場因為無法及時有效獲取貨主和運輸企業雙方準確信息,信息不對稱造成有車無貨、有貨無車的現象,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信息化程度低也會造成運輸環節的“灰色地帶”,因為不能實現實時監控,為了節省能源,很多車輛在運輸途中關閉部分設備,使冷藏車的溫度條件不能達到規定的要求,最后導致運輸的農產品質量變差,出現萎蔫變質現象。信息化建設影響冷鏈物流的發展,冷鏈物流需要建設完善的各環節、各節點的多方信息共享平臺。
4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建議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針對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問題,分別從建立“互聯網+冷鏈物流”模式、培養專業型冷鏈物流人才、加快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等多方面作出優化建議,以促進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可持續發展。
4.1“互聯網+冷鏈物流”模式
在“互聯網+”時代,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冷鏈物流之中,使冷鏈物流關系方共同構建一個利益共同體的物流平臺。河北省政府相關部門在出臺政策時應納入互聯網理念,通過政府對企業予以扶持,多渠道傳遞“互聯網+冷鏈物流”合作理念,從而提高冷鏈物流運營效率。
利用物流網絡,從生產至銷售的各個環節相連接,建立一個“無斷鏈”的冷鏈物流體系。在信息體系中,包含產品信息、冷庫租賃信息、冷鏈運輸車輛租賃、相關價格信息等,實現冷鏈物流信息共享,同時對交通運輸物流信息和資源信息進行整合。也可在銷售端通過與淘寶、每日優鮮、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合作,讓河北省的農產品全程冷鏈快速抵達京津地區。
4.2推廣冷鏈物流理念,培養專業人才
農產品冷鏈物流人才需求主要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采用考試制與操作考核制相結合對冷鏈物流人才進行資格認證。河北省應該加強與本省及臨近省份的高校溝通交流,定向培養專業冷鏈物流人才。對于高職人才,重點培養操作技能,打造初級農產品冷鏈物流人才。
重點培養中級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人才,將企業導師引入高校,在物流專業開設農產品冷鏈物流課程,通過企業導師將大學生與企業對接,學生可以在冷鏈物流企業進行實習,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企業建立物流人才培訓制度,使冷鏈物流的基層工作者具有更專業的知識保障,同時彌補高校招生數量和層次的不足。加強高級農產品冷鏈物流人才的培養,發掘高級人才管理能力,讓其成為企業后期戰略決策的主要儲備力量。冷鏈物流人才的培養是不同層次人才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共同發展,以保證物流人才多樣化的培養。
4.3加快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發展
政府可從減免稅款、降低貸款利率等多方面對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進行政策傾斜,以此來保證企業發展的資金支持。企業可通過重點項目吸引外資、籌集社會資金,政府也可以BOT或者TOT模式對項目進行融資,通過多方力量共建企業的資金之基。農產品冷鏈物流對技術和管理要求較高,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的企業不僅欠缺的是技術、資金、人才,更是先進的發展理念。所以培育冷鏈物流思想、先進經營理念及管理方法是目前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此外,還要增加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服務范圍,不僅包括運輸、倉儲的主流服務,同時也應該涉足高附加服務等。
5結語
近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河北省優越的地理位置與農產品產量助推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面對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急需從物流理念和物流實踐兩方面建立“互聯網+冷鏈物流”模式、培養專業型農產品冷鏈物流人才、加大對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的資金投入與建設支持,以此發揮河北省“菜籃子”的重要作用,服務京津冀地區,促進京津冀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浩.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37).
[2]郭亞楠,胡源坤.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40(2).
冷鏈物流技術投稿刊物:物流工程與管理論文涉及范圍包括:倉儲物流行業的理論研究,國內外物流成功經驗及信息,倉儲物流運作可操作性方法及案例,本行業的經營管理技術及安全管理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