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8月12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目前人們環保理念不斷增強,但在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其存在巨大的環境和資源壓力,近年來部分城市在雨季時陷入看海的尷尬境地,城市內澇及水生態環境破壞已成為內陸城市的主要問題。基于這種情況,在當前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中,需要充分的利用海綿城市理論,基于城市發展需要來對河道進行治理,適當的開挖河湖溝渠,增加水域面積,促進雨水的積存、滲透和凈化。
【關鍵詞】海綿城市理論;河道治理;特點;運用
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河道是其重要的載體。近年來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對原生態系統造成較大的破壞,因此基于海綿城市理念來對河道進行治理,更好的發揮出河道的滲、蓄、滯、凈、用、排等功能,打造生態河道,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降低自然災害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1海綿城市理論的特點
相較于傳統城市給排水來講,其主要是通過管道和泵站來實現雨水收集和排放,并依托于市政管道來對水資源進行調配。但在海綿城市理會議紀要中,其是基于保護自然環境基礎上,通過合理對水資源進行收集、儲存和使用,以此來解決城市內澇問題。同時還能夠充分的利用城市基礎設施來保護和修復城市生態環境,改善城市環境,提高人們居住的舒適度。
在海綿城市理論中,其通過更好的發揮土壤、河湖和綠地對雨水的積存、凈化、緩釋及滲透等作用,達到雨水的緩釋慢排、分散蓄滯、減排和合理利用等效果,以此來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基于海綿城市理論下,通過對河道進行合理設計,更好的發揮河道的調蓄、凈化、滲透、排泄和利用等功能。
2海綿城市理論在河道治理中的運用
2.1河道生態護岸
在當前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人類活動更加頻繁,這也對河道河岸帶來了嚴重的破壞,無法有效的發揮河岸的實際功能。特別是部分房屋及廠房建設在河岸邊,嚴重威脅著堤防的安全。同時河道堤防規劃建設缺乏統一性,城市效外河道通常都沒有達到規定的建設標準。基于這種問題的存在,在當前河道治理中要重視海綿城市理論的應用。
具體可以針對河道中水位變化及河道的類型,通過栽種適宜的水生植物,還要盡量減少人為對河道的影響,基于生態理念來治理河道,確保生態護岸建設的長期性。還要進行河岸生態駁岸建設,而且在河岸建設時,要保證河岸植物類型的多樣性,全面提高植物成活率,在岸坡上通過設置孔質構造,或是采取固體植物護坡技術,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確保河岸具有較強的生態性。
2.2水系溝通
在城市建設發展逐漸深入的情況下,為了提高城市化建設水平,緩解交通壓力,需要對一些河道進行填堵或者先堵后挖,導致城區水面積不斷的減少。一方面,對于目前的城市水系來說,其中小型河流分布最為廣泛,但是目前所呈現的情況為部分骨干河道沒有達到規劃規模,甚至部分河道還沒有進行開挖處理,各個河道之間沒有形成相互連接,相應的河道水流也就不能充分的進行循環,這樣的情況也會導致河道水面積不斷的減少流失。
根據以上所敘述的河道填堵和河道沒有開挖等情況,首先,需要根據海綿城市理論,在實際的城市規劃過程中,根據城市建設的相關標準和規定,在進行審批的情況下進行河道填堵,并且繳納相應的河道填堵補償費用,實現河道填堵審批的規范化。其次,做好河道疏通工作。目前部分城市河道水系存在不連通的情況,針對這類情況需要及時挖通,實現水系溝通,使河水實現循環,這不僅能夠有效的擴大水域面積和提高河道水體的自凈能力,而且也能夠有效的提升城市處理內澇危害的能力。
2.3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降低水位
在城市的發展建設當中,受到河道岸坡穩定性和通航條件的影響,實際的河道防洪排澇水位很難達到設計的水位標準,尤其對于城市中一些相對位置較低的區域,具有很高難度的防洪排澇,在另外一個方面,為了滿足城市發展中的水資源需求,在進行引水調度的過程中,對城市水質條件的要求越來越高,引水量也越來越大,加上目前河道中河道寬度過窄,河底淤泥厚度過深等情況,河道的水位正在不斷的上升,對防洪排澇帶來了更高的難度。另外在引水調用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所設計的水量來進行調度,不能超過這一標準設計,以此來對水位進行合理控制,防止內澇的出現。
2.4加強河道陸域植物群落和水生植物建設
在河道治理過程中,河道兩岸的陸域植物群落不僅具有緩沖帶作用,同時還是城市的主要景觀之一,對于減少水土流失和改善小氣候具有明顯的作用,同時也能夠為生物提供一個良好的棲息地。因此在河道治理過程中,需要對植物群落建設給予充分的重視。具體要根據河道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與周邊情況相一致的植物類型,科學配置物種,優先選擇本地植物,并盡可能的提高植物的多樣性。
同時還要根據植物生長特性和空間配置來合理搭配和處理植物,有效的提高植物的整體成活率和植物群落的攔截凈化功能,打造美麗的河道景觀。水生植物選擇時需要根據植物生態習性,并結合河道的深度、水質、流速和風浪等情況來進行種植設計,盡量保證河岸兩側種植的植物群落具有較好的穩定性,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河道水質的自凈能力,同時也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也十分有利。
2.5做好河道的日常管理維護工作
對于河道的治理也需要實現對河道的日常管理維護,在完成河道治理的情況下,及時對河道相關的基礎設置進行養護管理,定期檢查河道堤防,發現問題之后及時處理。特別是要做好河道清淤工作,保證河道水位。相關的監測人員需要定期對河道水質進行監測,加強對河道周圍植物群落的養護,提高河道的自凈能力。最后需要設置相應的河道排水設施和護欄等,保證河道能夠發揮其綜合作用。
3結束語
在當前城市建設過程中,河道治理已成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在當前河道治理中引入海綿城市理論,并與城市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全面提高河道治理能力,更好的發揮河道的重要作用,積極處理好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促進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何造勝.論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在河道水環境綜合整治中的應用[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6(1):39-42.
[2]張敬.海綿城市理念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構想[J].中國水運月刊,2015,15(9):99-102.
[3]何造勝.論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在河道水環境綜合整治中的應用[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6(1):39-42.
水利規劃方向論文范文:城市暴雨內澇防控與海綿城市建設辨析
摘要:海綿城市建設一經提出就質疑聲不斷,為健康有序地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對城市暴雨內澇防控與海綿城市建設的關系進行了討論。論述了城市暴雨內澇成因,提出了城市暴雨內澇防控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探討了城市暴雨內澇監測預警技術。介紹了海綿城市概念和內涵,重點探討了城市暴雨內澇防控與海綿城市建設兩者關系,只有在成功地構建起源頭徑流控制系統、城市雨水管渠系統、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及城市水利防洪系統等城市雨洪管理四大子系統的基礎上,才能有望解決城市內澇災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