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2月16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伴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旅游需求持續增長,森林公園作為重姜的旅籌資源,在旅游經濟中的作用和地位將變得更加重要和突出,為此下面文章就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目前開發狀況,采用SWOT分析方法明確它的優勢、劣勢、機遇以及威脅分析,探討了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優勢與不足,針對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獨特情況提出了開發的基本對策。
關鍵詞:大王山,森林公園,開發,SWOT,對策
1引言
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廣東西江南岸郁南縣城都城鎮東北部,地理坐標在北緯2248'~23D19',東經111021'~111D54'.200412月,國家批準設立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廣東省現有的2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之一,也是云浮市目前唯一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總面806hm主體由太玉山山體構成,屬于典型的南方丘陵山地地貌,山脊放射性展開,地形優美自然。景區林木蔥翠、山巒迭起、空氣清新,森林連片完整,覆蓋率87%.有森林、地文、人文、天象等景觀資源可以借用,資源豐富、優勢明顯,年接待游客約30萬人次。
2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開發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最早由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企業戰略決策教授安德魯斯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SWOT是優勢CStrength)、劣勢CWeaken)、機會COpportunity)和威脅CThreaten)4個英文單詞的縮寫,是現代營銷學中對研究對象進行營銷策劃時將對象放在環境中從上述個方面進行針對性分析的常用方法。
其中,優勢理解為研究對象在一定環境中的優越性、優點、特點和長處等;劣勢應理解為研究對象在一定環境中的弱點、缺點和不足等;機會應理解為研究對象在一定環境中有利的發展趨勢和走向威脅應理解為研究對象在一定環境中與同類的替代性,常常是在競爭者分析的基礎上做出的白。將SWOT分析法應用于對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分析,充分認識其所處環境和開發現狀,為作出合理有效的對策提供依據。
2.1優勢分析
2.1.1資源稟賦優勢分析
大玉山國家森林公園地理位置特殊,森林環境優美,植物種類繁多,地形地貌奇特,人文歷蟲悠久,是以森林景觀、地貌景觀、人文景觀、夭象景觀、氣候景觀和田園景觀為一體的綜合型森林公園。大王山共有林業用地733.7hm。
其中,馬尾松林332.8hm、針葉混交林90.5hm、針闊棍交林166.7hm、闊葉林50hm、果林86.9hm、肉桂林2.8hm以及青籬竹4.0hm松林景觀、荷松褐交林景觀、籬竹林景觀、柑桔景觀、肉桂林景觀、奇異松樹奇觀以及層層疊疊的梯田景觀,相互交融、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幅秀麗的天然畫卷。大王山森林草盛,雨量充楠,空氣清新,負離子含量高,最太濃度達872/cm,對人體有養身作用,對某些疾病有療養效果,是縣內為數不多的、可供人們休閑旅游的大型公共開放空間。
2.1.2氣候礦產優勢分析
大王山公園位于北回歸線南側,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還具有低山山地典型的氣候特征,氣候宜人,年均氣溫1.4"C,冬季平均氣溫18.6"C,夏季平均氣候22.3"C,既能避寒又能避暑無霜期長,太陽輻射時間長,光熱克足,年均降水量1433mm,長年溫暖盟潤,多雨多霧,四時節氣分明.受地形、水體影響,氣候、降水等因子壁間變化明顯,日照變化系數小。
礦產有鐵鐵礦、稀土礦、硅線石、白云石(舍鏡豐富〉等。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發展現代旅游的有效保障,隨著廣東省城鎮化發展水平進入成熟階段,遠離城市,環境美、噪聲低,工業影響少的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越來越受到居民的青睞,將使大玉山的開發價值變得明顯。
2.2.3歷史傳說優勢分析
大主山名字的由來流傳著一個民間傳說。據傳,一個叫陳敢的農民組織了一支起義軍并占據西江邊的"鵲哥窿"山與朝廷對抗,專門截劫來往的官船。無法治理的地方官把消息上報京城,請求官兵征剿。由于消息越傳越走樣,把本無天險之處,傳成一夫當關,萬夫莫敵,龍顏震怒,召兵部尚書商議派兵征剿一事,啟奏道"征剿鵲哥窿,此舉非同小可。鵲哥窿為此等亂民所據之前哨,其大本營設在大王山,其上有山大王指揮兵馬.大王山前是倒圍、十三嶺、石門埔和酶膏窿。
要戰石門酒,石門為障,一線之路。攻下石門埔,要戰十二嶺,十二嶺有十二道關卡,談何容易,即令攻下,直搗大玉山要經過倒圍,兵馬進此倒圍,會被重重包圍……".皇帝聞言,便道"派兵包圍,斷敵糧草,活活餓死!"兵部尚書說"使不得,山里有洞,有米可出."皇帝昕罷,只好下令招安,封陳敢為大王,負責當地軍政.此后,陳敢勤政廉潔為民,深受百姓擁戴和敬仰,死后,當地百姓捐建大王廟,以紀念陳敢,把背后這座山叫大玉山。在開發旅游價值的同時挖掘大王山歷史傳說的內涵價值,打造屬于大玉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文化名片。
2.2.4交通區位優勢分析
郁南地處華南地區兩廣經濟區域的交匯處,是廣東進出大西南地區的一個重要門戶、西江走廊的交通要沖。西在航道,南廣鐵路,廣昆、云岑高速公路,省道S279S352線構成全縣交通骨架。良好交通運輸網絡,把公園與其主要的客源市場即以云浮、肇慶、茂名以及梧州等城市為主的粵西、桂東南地區連接起來,將進一步提高公園的可進入性,為公園帶來可觀的客掘市場.國內市場開發,針對除上述以外的其他市場,充分利用通達的水路、公路、鐵路交通網絡,主要區域可定位于珠蘭角城市的市場開發.依托縣城"小西夫"的美譽,進行宣傳推介,打造特色名片,使大王山成為廣東省頗具魅力的旅帶勝地。
2.2劣勢分析
2.2.1經管理念落后,旅禱認知局限
經營理念落后,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統籌、科學的旅游發展理念日前尚不成熟。近年來,盡管縣政府領導積極提倡、扶持發展旅游業,有關部門也出臺了優惠政策,但各部門對旅游的認知落后,更多停留在傳統的旅游模式上,導致任務不明確、定位含糊、方向不一致,旅游資露的優勢和潛力得不到有效利用。而森林公園與當地政府及旅帶、林業、環保、交通等部門理順管理協調關系存在一定局眼和難度。
2.2.2籌資融資能力薄弱,基礎設施建設嚴重落后
現代旅游業是一項"商投入、高收益"的新興產業。大量資本投資是旅游獲得收益的前提.郁南縣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在廣東省屬于貧困地區加之,大王山森林公園旅瞥業基礎薄弱,旅游產業與其它相關產業尚未形成明確的產業鏈市場宣傳與營銷網絡體系啟動滯后;公園開發費用幾乎全部是自籌及政府小數投資,大型企業投資不足,生態旅游業發展緩慢。
種種因素的綜合,阻礙了大王山公園的發展建設步伐,公園里陳舊落后的基礎設施,已無法使現代旅游者的需求得到滿足.這不僅影響大王山公園的形象,也使得旅游規模的擴大和收人的增加受到制約。
2.2.3景觀生態意識淡薄,可持續發展觀念缺乏
生態旅游資源是指以生態美吸引游客前往進行生態旅帶活動,為生態旅帶所利用,在保護的前提下,能夠產生可持續友展的生態雌游綜合效益的客體保護生態資源是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發展生態旅峙業的首要前提,是郁南縣經濟持續增長的客觀條件。
但是,由于人口素質不高,綠色生態意識欠缺,缺乏可持續發展觀念,許多城市規劃技術人員在風景名勝區內采用人為空間構圖,進行用地功能平衡和開發項目建設,大搞以營利為目的服務、游樂項目建設,導致許多風景名勝區城市化、人工化,環境污染、景觀破壞、生態平衡、物種多樣性趨向匱乏.目前,大主山森林公園出現了過度改造山體原貌建設的現象,不利于大王山公園的長遠發展。
2.2.4專業人才缺乏、招聘難
森林旅游事業在郁南縣起步較晚,屬于朝陽產業,需要一批懂旅游理論、能開展實際管理操作的專門人才;由于珠三角城市的吸引力過強,并且森林公園此類人才較為缺乏,加之,艱苦的工作條件,公園工資待遇低,難于引進公園需要的專業管理人才,管理服務跟不上發展,從而阻礙了公園的長遠發展。
2.3機遇分析
2.3.1旅猝需求偏好的變化
生態旅游作為推游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形式,被看作是傳統大眾旅游的替代品而得到普遍重視并迅速發飛隨著經濟的轉型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層面享受,對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以享受自然、回歸自然的生態旅游以及各種郊野旅游得以蓬勃發展,成為當地經濟、文化快速發展不可忽視的力量。
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良好的生態環境租交通優勢,應緊跟社會發展的潮流,抓住發展的機遇,開發符合現代旅游者需求的生態公園,深入挖掘森林文化內涵,重點開發富有濃郁林業特色的旅游商品,促進整個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也給族帶業良性發展創造條件。
2.3.2可供參考的森林公園成功案例
世界首個國家公園一黃石國家公園的建立,標志著美國國家公園體系的構建。1982月,國務院批準成立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這是我國成立最早的國家森林公園.截至2017年底,我國共建立國家森林公園881處,規劃總占地1278.62hm廣東省各級森林公園得到大力支持和發展,數量居全國第一,其中國家森林公園26個。
發展良好、特色鮮明、生態旅游業的標桿一一張家界、西雙版納、五岳寨及武夷山等國家森林公園以及省內廣寧竹梅、西樵山和梧桐山等典型國家森林公園.這些優秀的案例為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發展和建設、規劃和管理起到借鑒作用。
2.4威勘分析
2.4.1地區競爭激烈
為搶奪旅游市場占比,各地紛紛發展旅帶業,在此局面下,地區間的競爭勢必日趨激烈.同類資源競爭有肇慶鼎翻山自然保護區、廣寧竹海國家森林公園、甚江東海島國家森林公圃,這些景區資源背景、產品可替代性強,極易形成景區之間的"形象遮蔽"現象山,容易造成區域內相互競爭,最終導致旅游市場的不穩定,不利于各自的發展,從而降低整體旅游效益。
2.4.2準入難度大,經營耗資大
隨著各地旅游業的大力發展,旅游事業不斷提高門檻,準入難度越來越大,而建設維護所需資金額度也越來越來大四這使得資金運轉量低,經濟來踴單一缺乏的公園更是捉襟見肘,難以維持大王山屬地郁南縣,又是經濟欠發達的落后地區,融資渠道不暢,投資回報率不高,從而很難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保障。如何引進資金是大王山開發無法回避的、需盡快解決的難點和重點。
3基本對策
3.1統一思想、整體發展,引入先進理念
近年來,由于國外生態旅游快速發展以及人們對生態旅靜的興致愈發強烈,推動了藏游、金融等服務產業發展,促進經濟增長.從而得到各級政府全力支持,先后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扶持生態旅游業發展,對加快我國生態旅游業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大王山公園的發展在得到縣政府和有關部門大力支持的同時,各部門要相互合作、統一思想,明確發展思路,統籌兼顧,制定戰略發展規劃,整體開發建設。
引人城市生態學和韌性城市的先進理念,借鑒其的做法,以太玉山良好森林生態資晦為依托,培育林地資源,建立能靈活抵抗自然問題的韌性景觀生態系統.還應制定中長期的開發規劃,分階段實施開發和建設,執行規劃實施監督管理動態反饋機制,防止出現偏離規劃要求的現象,指導公園的長期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整合各種資源與資金,提高總體景觀價值,形成各具特色的景點、景觀,展示公園良好的生態環境.
3.2捆商融資,提高景區服務質量
按照森林公園總體發展規劃部署,有目標、分步驟實施開發戰略,制訂招商引資方案,根據規劃項目出臺優惠政策策劃多渠道籌資融資[21.通過各種途徑獲取上級政府支持,鼓勵企業和社會投資。積極參加區域合作洽談會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影響力。加強公園與重要交通設施的銜接,完善基礎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創造良好條件.加強區域合作交流,提升服務質量,增強綜合吸引力。
3.3建設專業人才隊伍
人才是寶貴的戰略資源,建設一支素質過硬、本領高強的干部隊伍有重要意義.培訓現有職工專業技能,擴充人才隊伍,定期選拔優秀青年職工參加高水平培養;舉辦講座,接觸先進知識,累積管理經驗定期開展宣傳活動,提高綜合素質,擴大人才選拔基數。堅持正確的用人機制,提拔踏實做事的老黃牛型干部,為建設提供中堅力量.注重培養隊伍的專業精神、團隊精神,不斷增強適應新發展要求的能力,建立人才集中高地,為開拓森林公園的未來前景提供智慧.
3.4倡導生態規劃、提高生態意識
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整體優化生態系統,有放的開發、利用、保護大王山自然資源,促進經濟與環境怖調發展,重視公園各要素的綜合平衡,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與傳統旅游模式不同,生態旅游兼具生態、環保、教青等功能,加強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使游客做到責任旅靜,進入公園,要愛護生態環境;如大旅游市場綜合整治力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完善安全設施,創造良好的施游環境。
參考文獻:
[I]方世明,李江風,張麗琴,等.福建深滬灣旅回事資源評價及SWOT分析[J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4(1):61-63.
[2]曹崇文,周永梅.樓觀臺國家森林公園開發的SWOT分析與對策[1].陜西林業科技,201(4):8~85.
[3]方懷龍.西藏林芝地區生態旅'8IJ資源區劃與評價研究[1].北業大學學報,2005).
[4]孫明泉.風景名勝的景觀價值及其可持續利用[N].光明日報2000-10-13(7).
[5]盧雙珍.云南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生態旅撼的SWOT分析及發展策略[1].安徽農業科學,200836(13)5607-5610.
相關期刊推薦:《陜西林業科技》(雙月刊)創刊于1973年,是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林學會和陜西省林業科技信息中心合辦的綜合性林業科技刊物,被國內11家權威數據庫和文摘期刊固定轉載和收錄。其指導思想是 “尊重科學、面向科研、面向生產,服務于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