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4月16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班級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校的辦學質量。認真做好班級工作,加強班級工作的管理,是社會發展形勢的需要,也是辦學的迫切要求。
關鍵詞:師生關系;個性特點;獨立自主;激勵機制;班級活動
班級是學校教育的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的主要陣地。而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也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聯系班級與科任老師、溝通學校與學生家庭以及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梁。班級是學校的細胞,班主任工作至關重要。那么,該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呢?經過二十年的初中班級管理工作實踐,我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做好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論文范例:淺談班主任教育中的關愛藝術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班級要和諧,師生關系必須要和諧,師生必須遵守相互尊重、理解、寬容和關愛的原則。有些學校師生關系緊張、對立,不和諧,廣大教育工作者有了更多深層的思考。老師雖然盡心盡責地教育、培養學生,希望學生成人成才,但有的學生卻不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因此,我認為作為老師首先要教育學生學會做人,讓學生理解老師的苦與樂,教師也需要學生的尊重和理解。師生關系是相互的,要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關系,教師是關鍵,是主導因素。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班主任的自身魅力是條件,師愛是基礎,欣賞學生是前提。
1.班主任要有自身魅力。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教師使用強制手段要盡可能地少,學生對教師尊敬的唯一泉源在于教師的德和才。”作為班主任老師,必須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行為,有淵博的學識和良好的教學藝術,有莊重的儀表和文明的舉止,因此班主任要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完善自身人格,提高自身素質,既要言傳,要又身教。班主任只有具有人格魅力,才能在學生中建立威信,才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才能與學生建立起和諧的關系。
2.班主任要關愛學生。德育教育家汪廣仁說:“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師愛是無私的愛,學生得到班主任的愛,同時也激發學生對班主任的愛。全國優秀班主任魏書生說:人心與人心之間,像高山與高山一樣,你對對方心靈的大山呼喊:“我尊重你!”對方回音也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理解你!”對方回音也是“我理解你!”你喊:“我恨你!”對方絕對不會回答:“我愛你!”可見師愛是建立和諧關系基礎。
那么,如何體現師愛呢?老師必須尊重、理解、關懷學生。尊重學生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師生的角色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為此,班主任不能損害學生的自尊心。關懷學生是班主任與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的催化劑。班主任唯有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才能取信于學生,學生對班主任會更熱愛、更信賴。理解是班主任與學生建立和諧關系的橋梁。學生違紀犯錯是難免的,這就需要班主任理解學生,與學生溝通,做學生的知己。學生也把班主任當做知心朋友,向班主任敞開心扉,師生關系自然就會和諧密切。
3.班主任要欣賞學生。班主任作為教育活動的主導,要有一顆欣賞學生的心,才能理解學生,才能了解學生的愿望,走進學生的心田,步入學生的精神世界。班主任欣賞學生的點滴進步,適時、恰當、善意地表揚學生,學生就會感到溫暖,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因而受到鼓舞和激勵,上進心更加強烈,就會自覺按班主任的要求去做。
二、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說:“最好的教育是教學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沒有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就沒有個性。傳統的班級管理中經常出現見“事”不見“人”,以“事”為本,是教師強制管理的弊病。這種班級管理是讓學生服從于“事”,順應于“活動”,把自主和有活力的人,僵化為按“號令”行動的一種工具。“聽命”和“順從”成為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基本狀況,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是無法充分表現的,學生的個性特點是很難顯現的,培養創造性的個性品質也就成了空話。要培養學生創造性個性品質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班級管理,真正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眾所周知,缺乏獨立自主精神的人是不可能具有創造性個性品質的,因此在班級管理中關鍵是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精神。
三、培養學生的高度責任感和團結合作精神
一個班級要想好,不能像一盤散沙,要有凝聚力。班主任要讓那個班級里每個成員能在集體中體會到家的溫暖和尋找到情感支柱,它是班級競賽中不竭的動力。追求歸屬感是一個人生存的內在需要。沒有哪一個人,不愿意在一個能讓自己看到希望、具有無窮潛力的集體之中學習生活的。正如美國著名的喜劇演員格爾茨·馬爾克斯的臺詞中有這樣一句話:“我絕對不會加入成員水平和我差不多的俱樂部。”學生何嘗不是這種想法?有了集體歸屬感,自然多了集體責任感,多了團體協作精神,多了奉獻精神,多了努力和認真,繼而多了集體歸屬感。如此循環,教育就將漸入佳境。
四、制定班規和建立激勵機制
班主任要利用班會課宣傳、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校紀校規,組織和指導學生自主制定本班的班規。如在近兩年的班級管理中,我結合學校的《桂嶺三中學生管理條例》、《桂嶺三中班級量化細則》,經過學生的民主討論,制定了本班的班規和《學生操行量化細則》,對學生客觀、公正、公開的評價。量化內容有:上課出勤、出操、集會、早晚讀、午晚休、儀容儀表、好人好事、作業缺交、考試成績、活動獎勵和違紀行為等,每項內容確定獎懲分數,每個月統計一次,期末平均分就是學生本學期的綜合素質得分。
分為四個等級: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對優秀等級的學生予以獎勵,對不及格等級的學生給予委婉地批評和適當的懲戒。此外還開展小組評比,增強競爭意識。這樣的激勵機制調動了全班學生的積極性。總之,學生日常操行量化考核細則可以反映學生的成長軌跡,是對學生的鞭策和激勵。這種有效的激勵機制營造了良好的競爭氛圍。競爭促進了發展,從而推動班集體健康、和諧地發展。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
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可以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學生更加熱愛班級大家庭。如果班主任只要分數,論成績,就會令學生生厭,甚至導致師生嚴重對立。青少年性情活潑好動,各種文娛、體育活動都能激發他們的活力,也能增強他們的一種集體主義感。這也更利于學生的自主管理。
例如:班級開展詩歌朗誦、演講、文藝、棋類、球類、田徑等比賽和召開主題班會,學生樂在其中,促進了學習,在活動中也增強合作精神。另外班主任還要抓住學校開展活動的契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得到鍛煉,能力得到加強。如在2018年11月的田徑運動會中,我班運動員積極參與,情緒高昂,頑強拼搏,勇于爭先,獲得了七年級團體總分第一名,增強了全班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此后,我班學生更加團結友愛,學習氣氛濃厚,好人好事不斷涌現,班級量化成績名列前茅,學生的學業成績顯著。可見,班級活動有巨大作用。
總之,班主任要以和諧的師生關系、健全的班規和激勵機制、培養學生責任感和獨立自主、團結合作精神、多種形式的班級活動來開展班級工作,做好班主任工作,讓學生快樂學習、生活,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教書育人之道》(魏書生、歐陽代娜)
2.《班主任》 2011年第4期、第9期
3.《班主任工作創新藝術100招》 (張萬祥 《江蘇教育》)
4.《怎樣做好班主任工作》(韋秀嬌《廣西教育》2013第2期)
作者:完代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