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1月30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文化是影響交際的一個重要因素,語言與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文化對語言和非語言交際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英語是在多元文化和語言環境中發展、變化著的一種語言,并形成了各種帶有不同地域色彩的語言變體。 英語不再為所謂的“標準英語”使用者所獨有,而是屬于具有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世界各國的使用者。 各國文化都是博大精深的,要學好一門語言就要掌握該語言中所涉及的各種文化; 而教師和學生的精力都很有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文化內涵,因而就要有所取舍。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世界各國的溝通交流越來越多,多種文化之間的互相碰撞越來越頻繁,文化的多元性越來越顯著。 由肖婷主編的《多元文化與英語教學》一書主要探尋多元文化背景下當代大學英語教學的方法策略,旨在推動大學英語多元文化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同時也希望能夠為英語教學工作者提供一些可借鑒的資源。 《多元文化與英語教學》一書中提出文化與語言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時,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是提高其英語能力的重要方面。 但傳統的英語教學中,老師只注重對學生語法知識、單詞量積累等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學生對于英語文化、風俗的了解和掌握十分有限,使學生的英語學習在文化層面上難以突破障礙,導致中國式英語的存在。 《多元文化與英語教學》一書中總結歸納了多元文化對英語教學的幾點影響。
英語教育論文范例:淺談英語教學中的語篇教學
第一,語音差異使學生的英語學習存在著障礙。 我們的母語是漢語,漢語是一個字一個音節,但是在英語中卻不是這樣,英語中一個詞有可能是一個音節,也可能是兩個三個,甚至是多音節詞。 中西語言在音節方面的差異,使得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時,能否正確發音就很成問題。 此外,在發音問題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值得注意,那就是語調。 漢語有四個語調,但是英語的發音規則里卻沒有音調的區分,這給學生正確地發音與交流帶來很大障礙,使學生不能用中國式的音調來表達自己正確的語氣語調,從而影響意思的表達。 英語中雖然沒有音調的劃分,但有重音,而漢語中音調的輕重之分卻不明顯,這也是英漢的重要區別之一。 因而,在我國的具體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意對每個學生在音節、重音等方面的培養與訓練,注意學生的重音、句子結構等,讓學生發出正確的語音。 當然,教師還可以開展一些英語訓練活動,讓學生進行口語的練習,如學唱英文歌曲、用英文朗誦詩歌等形式,都是很不錯的練習方法。
第二,詞匯差別使得理解發生分歧。 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語言差異很大,比如說話方式、問候方式、風土人情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差別。 在語言詞匯的學習中,有一些詞就表現得很明顯,如freeze這個詞的基本含義是“冰凍”“結冰”,在一些英語教材中也只介紹這個含義。 但是在美國社會里,這個Freeze卻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語,即“站住”“不許動”的意思。 又如“狗”這個詞,在中國它是忠實的象征,但在具體的語言應用中,如果一位中國人說“你是個像狗一樣活著的人”,那么就意味著,這是一種貶義,是對其人格的侮辱,如同“狼心狗肺”“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中的狗一樣,它們大多為貶義。 但是在西方國家,人們對狗的看法卻不同,如果有人說“Youdog”,那么意思是說“你很可愛”,并沒有在罵人,而日常生活中人們也經常將那些幸運之人稱為“lucky dog”。 對于這些詞匯的用法,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訓練與擴充,使學生在具體的英語對話中,能夠充分了解其語意,從而更好地與西方人進行溝通。
第三,語法結構與句子的構成導致出現“中國式英語”。 如果學生不能充分理解英語句子的構成,那英語寫作與閱讀能力的提高將會非常困難。 在日常的英語學習中,很多學生由于不能夠掌握英語語法與句式,因而出現了很多“中國式英語”的句子,如hoursread English every day. My English levelhigh.這樣的句子是用漢語的思維寫下來的,它完全不符合英語的表達要求。 雖然這只是英語語法表達方面的錯誤,但究其根源,這是中西方不同文化特點所導致的。 中國學生用中國式思維模式,對英語句子進行組合與書寫,使得“中國式英語”現象一直存在。 因而,在具體的英語教學中,老師應對學生進行西方思維習慣的培養,使學生在語法結構與句子構成方面。 能對英語有一個更好的認識,從而保證英語能力的提高。
最后,《多元文化與英語教學》一書中指出,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呼聲加大,人們對大學英語教學低效費時的弊端更加關注。 我國學生從小學到中學、大學,甚至到碩士、博士,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英語學習中,大學英語教學受到了空前的重視。 盡管英語教學多年來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就中國英語教學現狀來看,想要跟上發展的要求,中國英語教學仍任重而道遠。
作者:李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