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2月16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通常是老師處于教學主體的地位,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不受重視,在課堂教學時也是老師講解學生聽講的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不高,對于語文學科的自主學習也不積極。本文主要分析試析如何有效開展初中語文互動式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互動式教學;有效運用
引言
在語文教學中引入互動式教學,要求語文老師通過創建多邊互動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雙方平等交流探討的過程中,達到不同觀點的碰撞交融,進而激發教學雙方的主動性和探索性,達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互動式教學引入語文課堂時,一般選擇的主題比較明確,條理比較清楚,需要學生進行深入探討,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但是缺點也比較突出,主要是組織難度大,學員所提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因此在互動中會影響教學進程。
語文教學論文投稿刊物:語文教學通訊是全國中語會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是目前為止全國唯一一家專門針對初中語文教師的中學語文教學類專業刊物。其主要內容為:探求初中語文教學規律,展示最新教學成果,傳遞教學信息,介紹名師成長經歷,結合新課程、新課標開展與其密切結合的語文教學活動。
一、互動式教學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激情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處于被灌輸的那一方,不能主動地去學習,只能被動地接受老師灌輸的知識,因此,學生經常對語文提不起興致,導致課堂呈現出一種低迷的狀態。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具有人文情懷的學科,需要學生加入進來,才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互動式教學主要是以實踐來發展,通過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教師要展現自己真實的自身個性,贏得學生的尊重與喜愛,在教學中亮出自己的閃光點,引起學生的興趣與敬仰。
(二)增強學生的身心發展
初中生處于個性鮮明、較為有主見的群體,對外界的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也更有自己的思考力,對他人的教育不太能接受,在枯燥的語文課堂上,如果教學方式不當,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能會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影響,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所以教師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營造出一種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能更好地激發初中生的學習熱情。
(三)開發學生的潛能
一個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初中生的潛能尚在開發中,教師需要通過語文課堂中互動式教學來觀察學生的內在潛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解決問題,而不是像小學一樣,對學生的提問面面俱到,改變學生遇到問題就依賴教師解決的習慣,培養他們自身學習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因材施教,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培養學生的多元化體系。
二、互動式教學的方法
(一)在教學過程中,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的關系都是教學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和諧,教學才能更好的進行,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之間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設置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自己主動的鉆研課本,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老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與學生加強交流,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對于積極回答問題和回答準確的同學進行激勵表揚,從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課堂教學效率。
(二)合理運用教學設備,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都希望能夠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取得好成績,但是由于水平的差異,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夠實現自身的目標,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老師不要打擊學生的自尊心,而是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肯定,使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更加和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如今信息化迅速發展的當下,教學方式也逐漸多樣化,多媒體教學使整個教學的方式更加豐富多彩,通過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教學,能夠使教學氛圍更加生動,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通過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中能夠創立與課本內容相符合的氛圍,讓學生對文章的認識更加深入有感覺。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增加互動的形式和內容的豐富性
現在是一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科技的進步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微課堂和多媒體的引入為語文教師的教學手段提供了更多技術保障。多媒體教學課程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內容,輔助互動式教學的開展。在語文課文《鄉愁》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鄉愁的視頻畫面。
再通過有關鄉愁的背景音樂,把學生引入情景化教學的氛圍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離開家的經歷,老師要充分引導學生的鄉愁情感并且與余光中的情感產生共鳴,讓學生沉浸在濃濃的鄉愁中,去理解余光中在文章中是怎樣詮釋鄉愁,展現獨特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的。讓學生回憶曾經在古詩中學到的哪些詩句是表達鄉愁的,如果學生一時想不出,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題目的提醒,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回答李白的《靜夜思》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詩句,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詩句,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的詩句等等。讓學生結合當天所學的內容對以往的知識進行一個梳理和鞏固。
(四)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認可和鼓勵
初中生正處于心理趨于成熟的階段,對自尊心和榮譽感非常重視,他們渴望得到認同,害怕被批評。如果教師能夠給予學生足夠的肯定和鼓勵,就能幫助學生一直保持激昂的學習熱情,尤其是能夠有效地幫助一些后進生重建自信心。每個學生的身上都有著閃光點,我們要能夠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進行肯定與鼓勵。
例如,《變色龍》一文中,奧楚蔑洛夫在處理“狗咬人”案件中先后六次斷案,態度五次變化,在這多次變化的現象下掩蓋著沙皇軍警諂上欺下的本質。為了使學生理解主人公奧楚蔑洛夫“變”的過程,筆者用一條直線和一條波浪線來演示表述。當時有一個學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奧楚蔑洛夫在處理“狗咬人”案件中態度五次變化的波峰浪谷應是有變化的,而不是等距離的,振幅應是變化的。
因為當奧楚蔑洛夫得知那狗的主人是將軍哥哥時,他想巴結諂媚的心情應是更急切的,波浪線頻率應是加快加大。其他學生聽后也紛紛贊同。筆者對這名學生的這種意見表示贊同,當即進行肯定與表揚,并讓這名學生來黑板上修改圖示,表述線條修改的理由。這名學生的行為激發了其他學生的課堂思考,許多學生紛紛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見,探討課文內容、說自己的看法、指正他人的看法,課堂上立時掀起千層浪,氣氛熱烈,生生、師生互動達到高潮,激發了學生的創造精神,提高了教學效果,優化了課堂教學互動,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對后進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一些他們能力范圍內的問題,抓住表揚他們的機會,甚至可以安排一些較為簡單的任務,讓學生去完成。教師以和緩的語氣、平等的態度與他們交流,在學生出色完成任務后,及時表揚,就能夠讓學生感到自己得到了認同,并變得信心滿滿,增強后進生對語文,乃至對自身能力的自信心。互動教學模式作為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是貼合我國教育改革目標的。其一改傳統“填鴨式”教學的弊病,得到了越來越多一線教師的重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在課堂上思想互相碰撞能夠有效地提高知識傳輸的效率和質量,還能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團結。
結束語
總之,互動式教學方式引入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為了讓學生積極去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留心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在豐富的知識海洋里,學為己用,讓學生對語文保持學習興趣和問題意識,為解決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錢夢龍.錢夢龍與導讀藝術[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趙志宏.初中語文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構建[J].甘肅教育,2019(5):82.
王海蓉.實施少教多學策略,構建語文互動課堂[J].學周刊,2018(29):106-107.
肖虹.創新初中語文互動教學的綜合性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8):59-60.
[5]王鴿.關于初中語文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6):131.
作者:朱燕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