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7月16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在美育逐漸被國家和廣大家長重視的同時,作為啟蒙階段的幼兒教師如何開展音樂活動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首先必須對音樂進行慎重選擇,同時不斷提升其音樂教學技能才能更好地開展活動。這些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不當的教學方法會對幼兒起到負面作用,不當的音樂選擇也會對幼兒的學習起到影響。
關鍵詞:幼兒;學前教育;音樂活動
音樂活動的開展對于學前教育中的意義
國家對于美育的政策重視
在2016版《幼兒園工作規程中》說到,為了貫徹落實國家的政策方針,實施幼兒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國家對幼兒藝術領域發展的重視說明幼兒在幼兒園時期確實需要音樂、舞蹈等藝術領域的教育內容;因為政策的實施,幼兒園的貫徹落實,這既是家長給予肯定,也在為減輕幼兒的負擔,同時能夠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健康發展。
教育論文范例:學前教育專業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評價體系研究
在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中國學前教育的不被重視,使國內發展學前教育時,缺乏教育經驗,對幼兒實施與小學相類似的教學法,例如:講授法;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并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并沒有起到它該起到的作用;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國力日漸強盛,開始對學前教育重視,對國外進行了學前教育的海外派遣學習,了解到我國學前教育的落后程度,開始引進優秀學前教育方法,在實踐中與中國國情相結合,進行教育方法上的調整;例如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達爾克羅茲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等以音樂來教導幼兒的方式,在實踐中證明,音樂對幼兒不同年齡階段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教師們逐漸將音樂融入了日常教學活動中;也對幼兒園的形式產生了影響,出現了以奧爾夫音樂為主的主題幼兒園等;隨著國家對幼兒園進行了政策、資金、資源等的投入加強,出現了更多私人去承辦的幼兒園,這既解決了幼兒因家長工作原因無處可去的境地,也加強了幼兒園之間的競爭,推動了學前教育行業的發展。
2、國家重視引發的幼兒園和家長重視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在國家政策的推進與支持中,美育教育逐漸被光大家長所重視,而美育教育確實對人的一生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音樂教育作為美育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論在哪個教育階段都非常的重要。學前教育作為教育的啟蒙階段,對幼兒進行必要的音樂教育活動會給幼兒帶來更多的趣味性,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對于學前教育有效開展音樂活動的建議
1、幼兒老師注重音樂教學技能的提升
在國家日漸重視學前教育的情況下,對幼兒教師的學歷也得到了重視,在以前,幼兒園的老師是可以沒有教師資格證執教的,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與嚴厲查處下,在崗教師均需教師資格證才可以執教,不然只能做保育員等工作。現今開始對幼師行業開始了學歷要求,雖然在最開始會對幼教行業產生負面影響,但也相應的鏟除了毒瘤,將教授能力不足的教師踢出教師隊伍;教師學歷的提升意味著教師學習能力強,具有較高的學前教育相關知識,在幼兒園中更容易了解到幼兒的發展需求,通過相應的教學法,例如:講授法、演示法、創作法、游戲法、討論法等去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一一教授,將小朋友們帶入生活中,去發現美的事物,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同時幼兒園也會將一些優秀的教學方法引入幼兒園中,對教師進行教學法培訓,這提升了幼兒園的時效性,也提升了教師的能力。
教師知識技能的拓展,能夠將國外優秀教學法與國內實際情況相結合,例如端午節這一教學活動,就可以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通過演示法、游戲法、提問法、講授法等,通過故事導入帶入音樂,帶著幼兒在音樂中共同律動,清楚律動后進行劃龍舟游戲,帶著幼兒一起沉浸在音樂中律動,這使幼兒肢體的大動作與小動作得到了發展;在幼兒理清律動后帶來簡單的幼兒樂器,進行樂器演示,然后帶著幼兒進行樂器的演奏與合奏,最后進行一次這個故事的復述總結。這就是一個優秀的音樂實踐教學活動。
2、音樂活動中注重音樂的選擇
日常中使用的音樂也會因為上課或午休等各種需要對音樂進行謹慎挑選,例如:在早上的早操活動當中,會選擇較活潑跳動的音樂,律動性強,會給幼兒的早操活動在進行時更容易找準節奏進行舞蹈律動;在午休時間,會播放相對安靜的音樂,緩解睡前躁動,給幼兒營造一個舒緩適宜休息的環境,到時間醒來時會選擇由弱漸強的喚醒音樂,給幼兒一個緩沖過程,也為幼兒下午的的到來提升興致;在上課時,老師會按照課程要求,對音樂進行精細選擇,因為上課時的音樂需要符合當堂課的課程內容設計,節奏明顯,使幼兒更容易了解到相關的簡單的音樂知識。
3、音樂活動中進行有效的組織
幼兒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和天性,因此開展好音樂活動離不開教師的有效組織。
三、總結
在美育逐漸被國家和廣大家長重視的同時,作為啟蒙階段的幼兒教師如何開展音樂活動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必須對音樂進行慎重選擇,同時不斷提升其音樂教學技能才能更好地開展活動。
參考文獻:
[1]侯穎.幼兒教育研究[D].拉薩:西藏大學,2014.
[2]朱鳳嵐.淺談如何有效開展幼兒音樂教育[J].新課程學習(中),2014(11).
作者:袁美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