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4月12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現在我國教育教學領域與之前相比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其無論是教學理念、教學內容,還是在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都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和優化。之前傳統的教學模式早已沒有辦法滿足現在學生群體的學習需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基于此,轉變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成為了現階段學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完成好的一項重要任務。混合式教學模式便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喜愛與青睞。本文將以學前教育專業為例來深入探究混合式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評價體系。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評價體系
一、混合式教學興起的背景分析
我們都知道,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的教育教學采用的都是傳統授課模式,傳統授課基本上都是以課堂教學為主,其屬于接受型教學。傳統的授課方式的優勢在于其能夠在固定的時間內實現文化科學知識的高效、系統以及大容量的輸出,學生們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里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但是,傳統授課模式的缺點也隨之時間的推移暴露得越發嚴重,傳統授課模式堅守的是傳統刻板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氛圍也比較沉悶,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主體地位未得到尊重,學生思維靈活性的提升也受到很大的局限,這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來說都是比較不利的。
學前教育論文:淺談對學前教育孩子進行規則適應和獨立性的引導
近些年,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創新與升級,在線教育成為了學生們學習和吸收知識的一種新方式,各種各樣的網絡平臺的搭建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選擇。線上學習方式雖然具有比較強的吸引力,學習的時空局限也被徹底打破,但是,線上教育缺乏外在約束力,學生們自由選擇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自由度過高,會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受到影響,教師也很難做到有效監控。基于傳統教學模式和線上教學模式的優缺點考量,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其兼具了線上和線下兩種教學模式的優點,同時也有效避免了二者的缺點,彌補了各自的不足。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簡要闡述
混合式教學作為近年來新興起和發展起來的全新教學方法,成功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不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不重視學生個性發展的弊端,在實際應用中展現出非常理想的教學效果。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教師認可混合式教學,在實際教學工作當中也積極應用起這種教學模式,學生對于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認可度和接受度也變得越來越高。何為混合式教學,從理論層面來解釋,其指的是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在一起,形成的“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
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了線上與線下兩種教學方法的有效結合,尊重了學生由淺入深的學習與探索規律,也使得學生的學習態度由被動向主動轉變。混合式教學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進行了深度融合,針對兩種教學模式進行去粗取精、實現了優勢互補,同時也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下,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從網絡上面獲得更加豐富多元的教學資源,而且兩種學習方式的混合使用,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學習的新鮮感,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了對預習階段、授課階段以及課后階段的有效融合,各個環節緊密聯系在一起,相互促進、相輔相成,這必然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學前教育專業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呈現
(一)課前教學階段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課前階段的應用:教師會根據課堂上將要講授的內容提前進行線上模式的設計,把與之相關的講義、幻燈片以及其他資料等都提前上傳到網絡上面,并且添加相應的活動用來布置學習任務,以平臺的通知功能通知學生進行上傳資料的學習,對照學習任務對該課程進行提前預習,同時在討論區和其他同學交流學習。課前階段學生需要學習和了解的都是基礎知識和一些基本概念,學習難度比較低,絕大多數學生只要按照教師的要求來進行學習基本上都可以完成。
(二)課堂教學階段
進入到課堂教學階段,教師需要先針對課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了解和總結,可以針對表現比較優異的學生進行表揚,生成表揚榜,通過這種方式來激勵學生更好地參加課前學習。通過網絡平臺授課,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們簽到,每一次的簽到都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以此來避免學生之間相互代替簽到的問題。課堂上主要針對課前的學習任務進行匯報,教師可以使用平臺的隨機點名功能,隨機選擇一名同學進行匯報,這樣的匯報方式不僅僅可以讓學生時刻保持警惕意識,認真參與學習,而且也是對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成果的有效檢驗,匯報的不確定性會督促學生時刻做好準備,保持更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講授到重點難點知識時,如果有 必要可以發送彈幕和投稿,這樣在講解過程中學生可以實時針對自己不理解,有歧義的地方進行提問,也可以組織分組討論的形式,加強學生對重點難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課后鞏固階段
在課后鞏固階段,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得到了更大程度的發揮。眾所周知,實際課堂教學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教師會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置在新知識的傳授上面,其給學生答疑或者提問的機會非常少,而混合式教學模式恰恰彌補了這一點,網絡平臺可以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互動的平臺,學生們可以在網絡上與教師互動,和同學交流,就課堂上或者課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提問,也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內容和教師同學一起分享和交流。這樣的互動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質量,而且有助于激發和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此外網絡平臺還有測試功能,可以設置測試題,鞏固學生對該章節知識的掌握。在教師端,可以看到學生的作答情況,也可以看到授課過程中對問題回答的匯總情況,有了這些能夠對教學數據進行智能分析的系統,教師能夠快速地完成出勤,課堂參與,學習效果的分析,經過這些信息的梳理,不僅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能幫助老師合理地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擴展教學深度。
(四)教學考核階段
對于教學考核,之前多采用的是作業、考試或者實驗等方式來進行考核,這樣的考核方式雖然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因為這些考核方式都有著各自的局限和弊端,因此其并不能完全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成績以及能力水平。混合式教學的應用使得教學考核階段的成果得到了顯著提升。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學考核融入了更多內容,也涵蓋了更多的學習階段。從學生進入到預習階段開始到學生課后作業和任務的完成都要成為教學考核的內容,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日常表現以及學習情況、聽課狀態等等都會成為考核的要素,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約束學生的學習行為、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都有著非常大的幫助作用。
四、學前教育專業混合式教學評價體系的創新與完善
(一)進一步優化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內容
根據筆者對當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所適用的混合式教學評價體系的了解,有很多學校在評價指標體系內容方面存在欠缺,評價內容科學性與合理性有待提升。諸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內容中缺少對學生觀看視頻時間、次數以及線上課程互動等指標的精確要求,這就給學生的線上學習留下了偷懶和作弊的機會。一些學生因為觀看視頻時間較長或者登錄線上課程的次數較多就獲得了更高的平時成績,可是他們的線下考試成績卻遠不如平時成績理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只關注到了這些表面現象,從表面上看學生觀看視頻時間長。
可是有一些學生只是用電子設備登錄并打開視頻一直播放,并不是真正的通過視頻方式來進行學習,很多情況下他們都在一邊播放視頻一邊做其他事情。如果教師只按照這些指標來衡量學生的學習和表現,那么顯然這樣的評價結果是有失公平的,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在適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時一定要進一步優化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內容,將更多指標和要素納入到評價體系當中來,確保評價結果的公平性與合理性。
(二)創新評價方法
筆者了解到,很多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都在積極致力于教學評價方法的創新與升級,諸如利用層次分析法來對教學評價指標賦值量化計算,進一步提升評價方法的準確程度,也有一些高校嘗試采用數據包絡分析法、BP神經網絡模型或者模糊綜合評判法來重新計算評價指標。這些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優化和創新了教學評價的整體質量,但是,其中因為欠缺樣本數據或者因為實踐檢驗不足等因素導致這些方法的最終應用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應該結合自身教學的實際情況來進一步尋求更合適的教學評價方法,確保教學評價方法能夠與實際教學模式的應用相匹配。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工作中,混合式教學模式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雖然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呈現出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混合式教學模式就是足夠完善的,其還是需要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工作者根據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際適用情況來做出進一步的調整和完善,進而逐步提升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鵬,張麗麗.學前教育專業五大領域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19(15).
[2]李怡紅.混合式教學在學前教育類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讀書文摘:中,2019(8):1-2.
[3]彭儉.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金課”探索實驗研究———以學前教育專業領域教學法課程為例[J].漢江師范學院學報,2019(6):104-110.
[4]李娟.基于學前教育專業理論課程的混合式課程教學實現路徑分析[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5):70-71.
作者:趙琪董玲艷鮑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