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0月12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幼兒學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時期,幼兒可以進行人格和品性的培養,并且能夠鍛煉自己的思維和智力,幼兒教師可以通過一些適當的方式進行幼兒規則適應和獨立能力的引導,進而從小就培養良好的習慣,幼兒學前教育被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起來,通過學前教學的引導會使幼兒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養成勇于探索和解決困難的良好習慣和品質。這對于幼兒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都是有著重要的意義的。
關鍵詞:學前教育;規則適應;獨立性;引導
1學前教育的意義
1.1能夠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幼兒學前教育是孩子進行九年義務教育的準備階段,幼兒學前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幼兒學前教育的目標在不斷轉變,現階段,幼兒學前教育階段是進行個性和人格的重要培養和塑造的時期,健全的幼兒學前教育能夠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1.2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
孩子在家中與家長朝夕相處,通過孩子的肢體表達和表情,家長就能夠明白孩子們所要表達的意愿。在幼兒園中,會有很多的同齡孩子,這樣有助于幼兒學會怎樣與同齡人交流和溝通,并且怎樣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識,慢慢的學會與他人相處。
2幼兒園教育中對孩子進行規則適應和獨立性引導的重要性
通常情況下,幼兒的言行往往是模仿身邊的人,所以家長的反應力會直接
影響到孩子的反應力,家長通過與孩子進行互動,會使孩子學會更多的表達方式。一般情況下,孤單中成長的孩子,大多數是沉默寡言的,而有父母陪伴,在溫馨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是會非常外向和開朗的。很多人認為,孩子的性格習慣是基于成長慢慢形成的,幼兒園的教育往往無差別。其實不然,事物的形態取決于初始之時,學前教育中的綜合互動便是影響最大的時期。若教師一味地對孩子的渴求視若無睹,等于告訴他,教師是我畏懼的對象,但并不是我可以求助信任的人。
而當教師對孩子的管束拿捏不好度時,會出現孩子太過散漫任性,或者畏懼高壓畏縮不前的兩極分化狀態。故而教師需要體察孩子的內心所求,及時糾正他們的一些不良習慣。很多家長喜歡小班教學,正是因為小班教學能使老師有足夠的精力,在管控所有孩子的基礎上,能與其有更好的互動。而這一階段的引導性方向,就在于通過使孩子在幼兒園同老師和同學共同玩耍間,塑造其活潑陽光的性格,并能適應這樣的生活,從而避免其進入義務教育時,因為不適應固定的教學范式,無法集中精力,無法順利將注意力轉移到對知識的吸收學習中,而出現在起跑線上落后于人的狀況。
3幼兒園教育中對孩子規則適應和獨立性的引導
雖然幼兒園學前教育已經為人們所普遍接受,但是基于當前的社會大環境,幼兒園學前教育仍然要有一些側重點。盡管我國目前已經開放了二胎政策,還是有許多家庭中孩子是獨生子女,甚至父母都是獨生子女家里四個老人只有一個寶貝孫子。這種情況下,家長很難不溺愛孩子,家里的特殊環境讓孩子在無形中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孩子在家里一般不會有規則約束的情況產生,相對來說也不那么獨立。如果孩子沒有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得到正確的規則適應和獨立性的引導,那么孩子在義務教育中就很難順利成長。所以,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進行以下引導:
3.1孩子規則適應能力的引導
就學前教育本身來說,它可以分為家庭學前教育和幼兒園學前教育。家庭學前教育的教育環境對孩子來說是沒有什么變化的,他不需要去適應。甚至整個家庭營造出的小環境,很容易因為小心翼翼而不知不覺就為了適應小孩去產生規則,而不是讓小孩去主動適應規則。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這個環境就不同了。對小孩子來說,幼兒園的環境是新的,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也是陌生的,每天發生的事情也不一樣。全面地打開了孩子的感官,他就會通過觀察和感覺去認識這里的新環境、新朋友、新規則。
在孩子規則適應能力的引導這方面,老師這時候更像是一個孩子信任的大朋友,帶領引導孩子們去認識規則、適應規則。每天在固定時間告訴小朋友們午休的時間到了,這時候要停止玩耍上床閉上眼睛休息了。慢慢地孩子就會意識到有一個規則是中午要閉上眼睛睡覺,孩子適應了以后,不用提醒就會自動自覺地上床午休。
3.2孩子獨立能力的引導
現在普遍存在的一個情況是,孩子成了家里的掌上明珠,家長對孩子有求必應,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遇到什么小問題,不等孩子思考家長就幫他解決了。孩子無形中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也缺乏獨立做事情的能力。孩子當然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里,但是不能永遠這樣生活。
有這樣一位母親,孩子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送他上學還要費力地背著他走,直到離學校幾十米遠的地方,因為怕老師看見,才不情愿地把孩子放下來……如此被母親呵護長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從何談起?做家長的,應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和能力,擴大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如鼓勵他自己找朋友玩,讓他在這個空間里自己當主人。老鷹想要讓雛鷹學會飛翔就必須先放手讓雛鷹自己去飛。
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老師是孩子們信任的大朋友,她不是對孩子有求必應,而是正確地引導孩子獨立。首先引導孩子去獨立思考,在有了獨立思考能力后就可以獨立做事,逐漸地建立孩子的獨立性。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會引導孩子進行下一步的選擇,并且在必要的適合給于幫助,這樣孩子也會通過自己的思想進行事物的明辨和選擇,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慢慢地孩子的獨立性也就培養出來了。
幼師評職知識:研究學前教育的論文怎么發表
4結束語
現階段,越來越多的家長對于孩子的學前教育引起重視,因此對于學前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大多數的父母在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時都會進行全方面的綜合考慮,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幼兒園教師水平,學校設施條件的了解,對于教學理念也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因此學前教育中對孩子規則適應和獨立性引導是非常必要的。幼兒期是兒童規則意識萌發和規則行為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在日常教育中,教師應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徑和方法,積極引導幼兒提升自己的規則意識,養成一定的規則行為,從而為他們在集體中能夠真正從事自主活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華芬. 關于幼兒園教學中情境創新的探討[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8(06)
[2]陳雪梅. 幼兒園語言教學"五法"[J]. 甘肅教育. 2018(06)
[3]胡德寶. 如何進行幼兒園語言教學[J]. 中外企業家. 2015(03)
[4]顏萍. 如何開展幼兒園教學活動[J]. 課程教育研究. 2019(08)
作者:單孜尼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