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8月20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小學生正處于邏輯思維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數學老師應在這一重要時期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能力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針對“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的主題,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小學生的特點以及認知能力,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當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水平的良莠不齊一直是我國素質教育改革面臨的問題之一。雖然我國義務教育體系相對完善,教師隊伍也足夠龐大,但總體教師水平卻良莠不齊。教育改革雖已實施多年,但是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在崗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存在問題。這一部分老師沒有與時俱進的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方法,導致自身的教學能力仍然停滯不前,教學常常也是運用以往的教學經驗,殊不知以往的教學經驗或許是落后的,并不適合當下新課改的教育大背景。這種經驗教學往往使學生的學習體驗差,且難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影響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1]。
在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對學生教學仍然是以“灌輸”為主,過于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很容易淪為學習機器,只會被動的跟隨教師的腳步,限制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2]。
2.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
2.1 利用學生興趣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于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即便沒有老師的監督和鞭策,學生也會自己主動學習,并且對于不同的知識點有自己的理解和記憶方式。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首要考慮的便是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數學教學中更是如此,如果學生能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他們定會積極參與并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且很容易就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但是由于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很容易情緒化,知識儲備也相當有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呢?
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主要以類比記憶,形象比較為主。這時,老師可以通過設計一些課堂小游戲,例如:知識搶答,動手實踐等,讓學生們通過參與游戲。通過參與游戲,學生們會發現數學學習中的樂趣,這樣學生不僅沒有抵觸情緒,還會積極參與老師的教學活動中。再比如在學習乘法的時候,老師可以準備一些棋子或者木棒,利用棋子或木棒的數量,直觀的反應數量的變化,并且讓學生親自操作,這樣學生們可以深刻理解乘法的意義和運算法則,而且這種方法和思考模式也有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更進一步,如果老師能夠再有針對性的拋出一些疑問供學生們思考,拓展他們的思維。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們不僅能夠理解乘法的具體含義,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培養了他們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這樣的方式也會讓學生們產生對下一次數學學習的渴望,為教師的下一次數學教學奠定了一個良好的氛圍,如此良性循環,逐步使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數學知識,并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
2.2 利用生活常識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當然也略高于生活,但是數學不是一門遙不可及的學科。在我們學習的所有科目中,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應該是最緊密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與生活相關的數學問題,這時就需要教師們調動他們豐富的數學知識儲備并發散他們的思維,進而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場景完美結合,激發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運用數學的欲望。相信學生們只要能夠經常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并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一定會飛速提升。當然,如何讓學生們形成這樣的習慣?
此時,如果授課教師能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生活嘗試的元素,也許會事半功倍。比如,在“克與千克”這一節的學習過程中,上課之前就讓學生到生活中去觀察物品的包裝,記下有重量的物品以及它們的具體重量,并讓他們親自掂量一下這些物品,切身感受這些包裝上冷冰冰的數字。這樣下來,在上課之前學生們就對重量的概念有了比較直觀的感受。正式授課時,教師再對“克與千克”的概念做詳細闡述,相信學生們就已經能夠掌握這個知識點了。
當然,如果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對“克與千克”的知識點進行拓展,比如為什么方便面包裝上印著的“100±10克”?為什么不是準確的數字?這時老師再以實際生產中的過程對上述問題進行解釋。相信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們不僅能夠完全掌握“克與千克”的概念,還會對日常生活中的實際生產問題與課本知識上的差異做一些反思,引發學生對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不僅能夠快速提升邏輯能力,還會養成深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2.3 利用課堂延伸拓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還是以線下課堂教育為主,這導致學生離開課堂、走出校園之后,很少有學生會主動思考數學問題。雖然學生在課堂內對數學十分喜愛,探索數學的欲望也十分強烈,不過在課后卻對數學鮮有問津,甚至連老師布置的課后練習題都不愿意完成。但是我們都知道,靠課堂的四十分鐘完成數學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培養他們課外的學習能力。但是小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弱。那么,如何能夠讓他們在課后繼續保持對數學知識學習的渴望呢?
小學生有一定的從眾心理,比較喜歡跟伙伴一起行動。所以教師可以建立一些數學興趣小組,讓學生們可以在一起學習。小組的建立首先會推動小組內部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他們在一起交流學習心得,交換學習資料。同時,小組之間的合作與互動也會促使不同小組之間的相互交流。通過這種互幫互助的方式,是良好的數學學習風氣從小組內部逐漸擴展到整個班級,這樣良好的數學風氣必然會將數學教學從課堂內的四十分鐘延伸到課堂之外無限。當然教師們也需要針對這種小組學習的新模式調整他們的教學方式,使這種小組學習的模式能夠發揮到最大作用。比如可以給小組一些與教學相關的實踐課題,讓學生能夠在課外完成實踐課題的同時培養學生對數學長久的興趣,進而提升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2.4 利用數學訓練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
對于小學數學而言,雖然興趣是最重要的法寶,但數學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茖W的數學訓練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這是一舉三得的事情,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能忽視這一點。但是在進行訓練一定要科學,我們都知道盲目的訓練只是浪費了教師和學生的時間,耗費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因此在進行訓練之前,教師一定要指定相對科學的訓練計劃。比如,教師首先要將小學數學知識分類,通過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差異有針對的設計訓練題,讓學生在完成訓練題的過程中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同時訓練題也應該遵循多元化,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從多角度解決問題。當然,教師也應該統籌把握題目的難度,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提升練習題的難度,讓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逐步提升。
教師評職稱論文投稿刊物:《課程教育研究》雜志系內蒙古社科聯主管,中國外語學習學研究會主辦,面向國內公開發行的教育類學術期刊。國際標準刊號:ISSN 2095-3089,國內統一刊號 CN15-1362/G4,旬刊!墩n程教育研究》宗旨:以新科學、新知識、新方法培養新人才,讓人才以創新的實踐建設美好的未來;為創新教育理論、方法、信息提供展示的平臺,交流的通道,讓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開創中國科學教育的新時代。
結語
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已經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學重中之重任務,對此教師需要更加重視如何活躍學生的思維,并通過教學實踐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使學生在能夠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娟平.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 課程教育研究, 2019(51): 12-13.
[2] 蒲天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具體策略[J]. 科技教育, 2020(16): 121-122.
作者:游金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