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7月27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努力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早已成為國家教育的重點,通過教學實踐經驗的不斷積累和對一些文獻資料的閱讀研究,在我認為,如何提高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尤其要注重體育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與實踐,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只要國家、社會、家庭、學校和體育教師這五方面因素相互協調配合,我相信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
關鍵詞:提高,體質健康,新課標,體育教師,正能量
前言: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黨的十八大報告也對學校體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質不強,如何棟梁,學校體育工作關乎每一個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說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那么體育就是教育的基石。每一個人都得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正視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的必要性。在黨的十八大的背景下,我們應該更加重視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與實踐,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更好的進行教育教學活動,作為一名工作在第一線的小學體育教師,我們任重而道遠。
1.國家和社會的正能量
任何事業的發展肯定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支持,教育事業同樣如此。國家政策的支持是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高不可或缺的保障。隨著學生體質健康逐年下降,國家對于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問題越來越關注。2012年,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再次明確了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性,更對學校體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我國將全面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全國各地再次積極促進陽光體育運動的深入發展。在國務院頒發的一系列文件的影響下,讓社會各界再一次的注視到了學生體質健康這一問題上,也讓許多專家學者加大力度解決這一問題。
2.體育教師對新課標的實踐
作為一名工作在最前線的體育專職教師,我們應該更加注重自身的素養,在思想上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態度決定一切,我們要明確責任、堅定信心,增強榮譽感、使命感、責任感。應該更加努力的學習新課標,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
適量的運動負荷。體育課有其自身的特點,在每節體育課上,我們應該切實的保證學生有一定的運動負荷,沒有運動負荷的鍛煉永遠都是沒有意義的。尤其是小學生處于快速長身體的階段,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我們只有依靠適量的運動負荷才能保障他們健康的成長,才能給他們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何評價一節體育課的好壞,一個體育教師是否稱職,第一個標準就應該是在自己的體育課上是否讓學生進行了一定負荷的運動,再花哨再有趣的體育課一旦缺少了運動負荷就不可能成為一節好課。
第二,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平時的課堂中或者課間,我們往往能發現學生對于一些比較有趣的運動會很感興趣,促使他們主動的去練習。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呢,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總會愿意多花精力認真的去進行。學生就更加如此了,小孩子都很單純,在他們認為好玩的總會愿意全力以赴的去進行。新課標中也提出了要增加體育課堂的趣味性,這也正是為了激發學生對運動的興趣。
第三,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越加突出,同一種方法來對待所有的學生已經不再可行,新課標中也提出了要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這也就要求體育教師在課堂中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善于觀察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對待各種學生。在我所教的班級中有一個很特殊的孩子,上課總是做一些奇怪的事情,很少能安穩的站在隊伍里面。由于事先了解過這個孩子,所以每次和他講話我總會很和善,從來不會嚴厲對待,當他表現好的時候經常會夸獎,進行全班表揚,慢慢的,他能夠在隊伍里安靜的站著,練習的時候也比很多學生更加勤快。每個學生都是特殊的個體,只要我們找到他們的特點,對癥下藥,往往能收到不錯的收獲。
3.學校教育的重視
學校體育只是學校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學校教育中,體育學科的地位有了明顯提升。但由于傳統觀念和應試教育的影響,始終比不上語數外主課的地位,評價學生成績的好壞還是主要以這幾門功課為主,這也就導致了大多學校還是比較傾向于大力抓緊文化課的建設。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如果說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那么體育就是教育的基石,這也就要求學校必須得正視體育學科的地位:
第一,切實的認識到學生體質健康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把體育學科的地位落到實處,一切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障體育課的開足開實。完善對學生的評價機制,在對學生整體的評價中注重對學生體育成績的評價,在學校的重視下促使學生從內心上重視體育這門學科。
第二,由于體育課是在室外進行,所以不得不考慮到學校的場地條件。如今城市發展越開越快,人口越來越密集,人均占地面積越來越小,也嚴重影響到了學生在校的活動范圍,活動范圍小了,學生課上練習的機會、負荷也難以增加。這就要求學校再發展的同時要大力改善學校體育的辦學條件,因地制宜,更加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的方式組織學校體育的教育教學活動。
第三,學校教育必須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為什么體育不能有家庭作業,即便每天回家做一些簡單的身體素質也是有益的,長此以往,學生的體質健康肯定能得到提高。尤其是小學生,自制能力差,在家必須有家長監督。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是學校與家庭共同的愿望。
學生體質健康論文范例: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的社會學思考
4.家庭因素的正確指引
孩子從小到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家庭中度過的,所以在我認為,家庭教育往往比學校教育更加重要。但在我看來,現在好多家庭由于忙于工作都忽視了對孩子正確的家庭教育。由于如今物質條件的優越,大多家庭對于孩子過分溺愛,舍不得孩子多走幾步路,多拿點東西,這種情況我每天上下班都能看見,每次都是家長大包小包的幫孩子拿東西,踩著校門才舍得把東西交給孩子,一放學看到孩子又急著幫忙拿書包,遞零食,整個一保姆,久而久之讓孩子養成了偷懶的習慣。家長的這種行為不是愛孩子,而是變向的害了孩子。相信每個人孩童時代的時候都是活潑好動的,我們不能用任何理由來剝奪孩子的這種權利。
總之,只要國家、社會、家庭、學校和體育教師這五方面因素共同努力,協調配合,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肯定能得到提高。但同時我們也得認識到,由于我國還處于發展中國家,伴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出現的矛盾也越來越多。所以,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也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但體質不強,如何棟梁,每一個公民都應該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他們是祖國的花朵,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孩子一定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寧靜致遠,體育教師更加應該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不斷專研新課標,不斷提高自己。
參考文獻:
1.王登峰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努力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中國學校體育2013(01):24
作者: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