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2月24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 要:為推動健美操運動在高中學校更好地開展及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本研究選取30 位選修健美操體育選項課的學生開展為期18 周的健美操教學實驗,在實驗前后分別對被測者的體質健康指標進行測試。得出結論:健美操教學能顯著提高被測者的肺活量、握力、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及800 m 跑的成績,但對被測者的身體形態影響不顯著。健美操教學能顯著提高被測者的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但短時間健美操教學對被測者的身體形態沒有明顯影響。研究進一步提出了在高中階段更好地開展健美操教學的建議。
關鍵詞:健美操教學;高中;學生體質健康;影響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高中健美操教學對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健美操對學生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3 個方面的影響。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利用中國知網,以“健美操”“體質健康”“影響”為一組關鍵詞,以“健美操教學”“高中生”“體質健康”為另外一組關鍵詞,共搜索131 篇關聯度較高的文獻,對之前專家學者在健美操對體質健康的影響進行深入了解,為本研究的研究設計、研究開展及研究報告撰寫做好理論鋪墊。
1.2.2 實驗法 選取30 位選修健美操模塊教學的高一學生(全部為女生)作為實驗對象,所有被測者均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無不適合開展體育課的因素,自愿參與實驗。采取前后測試實驗,開展為期18 周(1 學期)的健美操教學,每周2 個課時,共36 課時。健美操教學教師、場地、教學內容和進度等均保持一致。實驗分為3 個過程。
(1)實驗前測試。在選項課開始前對被測者進行體質指標測試,測試指標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包括3 大類(7 小項),具體為:① 身體形態指標,包括身高、體重和BMI(BodyMassIndex); ② 身體機能指標,包括肺活量;③ 身體素質指標,包括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握力和800m 跑。
(2)教學實驗。除第1 次課和最后一次課用來開展學生體質測試外,其余課時用來開展健美操教學。根據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要求,以“健康第一”為基本指導思想,以學生個體與全體共同發展為最高目標,根據高中階段學生身心特點和健美操項目特性以及本人多年健美操教學實踐,設計了一學期的健美操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理論教學內容”“技術教學內容”和“體能教學內容”3 個模塊。在教學評價方面,相應地包括專業理論考試、動作技能考核以及身體素質測評并重視全過程的評價,將平時的考勤、運動參與、進步幅度及自主學習情況納入評價內容。
(3)實驗后測試。在教學實驗后再次對所有被測者的身體形態指標、身體機能指標、身體素質指標進行測試,記錄好測試數據。
1.2.3 數理統計法 采用SPSS 統計軟件對實驗前后的測試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統計體質健康指標的平均數、標準差及實驗前后的差異顯著性,從數據層面分析健美操教學對高中生體質健康的影響。顯著性水平P定為0.05。
2 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前后被測者身體形態變化情況
經過為期18 周的健美操教學,對教學前后所有被測者的身體形態指標進行統計分析,實驗前后30 名高二女生的身高平均值分別為157.32 cm、159.16 cm,實驗后被測者身高略高于實驗前。進一步采用配對樣本t 檢驗對30 名女生在教學實驗前后身高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其P值= 0.056 > 0.05,差異不具有顯著性,說明在實驗前后,被測者身高沒有發生顯著變化。對被測者的體重測試結果進行統計發現,實驗前后30 名被測者的體重平均值分別為53.29 kg、55.28 kg,實驗后被測者的體重同樣略高于實驗前,但進一步采用配對樣本t 檢驗發現,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 > 0.05),說明實驗后被測者的體重與實驗前相比沒有顯著差異,即沒有發生顯著變化。
對被測者的BMI 進行計算并統計平均數、標準差、t 檢驗P值,從表1 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實驗前被測者的BMI 平均值為19.18,實驗后為20.15,實驗后BMI 大于實驗前,但差異同樣不顯著(P > 0.05),說明實驗前后被測者的BMI 變化不顯著。因此,為期18 周的健美操教學,未對高中女生的身體形態產生顯著影響。究其原因,一方面與健美操教學時間較短有關系;另一方面與女生青春期相比男生早2 年結束、已經度過身體成長發育最快階段有關。但對比實驗前后的身體形態平均值可以看出,實驗后被測者的身高、體重、BMI 相比實驗前還是略有提高。
2.2 實驗前后被測者身體機能的變化
肺活量能顯示一個人的心肺功能。肺活量大的人,其身體供氧能力更強。對實驗前后30 名肺活量測試成績進行統計,實驗前被測者的的肺活量平均值分別為2 435.54 mL,實驗后則為2 754.90 mL,采用配對樣本t 檢驗得出P 值為0.029 < 0.01,表明實驗前后被測者肺活量差異顯著,且實驗后平均值大于實驗前,說明經過為期1 個學期的健美操教學后,被測者的肺活量有了明顯提高,證明健美操能提高高中生的肺活量,增強呼吸機能。健美操作為一項有氧運動,可加快血液代謝速度,使呼吸程度加深,從而逐漸增大肺活量。
2.3 實驗前后被測者身體素質的變化
對實驗前后30 位被測者的身體素質指標測試成績進行統計,結果如表3 所示。在握力方面,作為上肢力量的重要體現,實驗前后平均值分別為23.63 kg、27.02 kg,可以看出實驗前大于實驗后,且配對樣本t 檢驗P 值小于0.01,差異極顯著,說明教學實驗后,被測者的握力顯著大于實驗前,表明健美操教學對高中生的握力及上肢力量提高具有積極的作用。
在立定跳遠方面,立定跳遠作為下肢力量的重要體現,實驗前后30 位高中生的立定跳遠成績統計結果表明,實驗前后被測者的立定跳遠成績分別為162.65 cm、169.35 cm,其配對樣本t 檢驗P 值= 0.026,說明實驗后被測者的下肢力量得到了顯著提高。在坐位體前屈方面,作為高中生身體柔韌性的重要體現,其實驗前后坐位體前屈平均值分別為13.78 cm、15.87cm,配對樣本t 檢驗P 值為0.017,差異具有顯著性,說明相比實驗前,實驗后的坐位體前屈成績得到了顯著提高,即被測者的身體柔韌性得到了提高。
在800 m 跑方面,作為被測者耐力素質的重要體現,實驗前后被測者的平均值分別為259.25 s、237.81 s,配對樣本 t 檢驗P 值小于0.01,說明差異極顯著,且實驗后800 m 跑所花時間少于實驗前,說明實驗后,被測者的800 m 跑成績得到了顯著提高,即被測者的耐力素質得到了顯著提高。可以得出,健美操教學能顯著提高被測者的各項身體素質指標。究其原因,一方面,健美操運動能直接對高中生的上肢力量、下肢力量、身體柔韌性和耐力素質直接產生正面影響,提高高中生的各項身體素質;另一方面,健美操運動能提高被測者的身體機能,比如肺活量,通過提高心肺能力來進一步促進身體素質的改善。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 論
通過為期18 周的健美操教學實驗得出,健美操教學能顯著提高被測者的肺活量及握力、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及800 m 跑成績,即能顯著提高高中生的心肺能力等身體機能及上肢力量、下肢力量、柔韌性、耐力等身體素質,但對高中生的身體形態影響不顯著。研究證明,健美操教學能顯著提高被測者的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短時間的健美操運動對被測者的身體形態沒有明顯影響。
3.2 建 議
高中學校應進一步提高對學校體育的重視程度,通過不斷加強學校體育,形成良好體育鍛煉氛圍,培養學生體育運動技能和愛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為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健美操運動作為一項能對高中生體質健康產生積極影響的運動項目,學校要在積極完善教學場地設施、建立師資隊伍等方面條件的基礎上,鼓勵高中生特別是女生積極參與健美操運動, 發揮健美操運動對學生體質健康的促進作用。
健美操論文范文:簡述目前健美操市場發展現狀及完善建議
我國休閑健身體育事業得到迅速發展,其中健美操是一項以人體為對象,以健美為目的的有氧運動,深受廣大女性群眾的喜愛。健美操可以提高體質,有效塑身,陶冶情操,提高神經系統的靈活性。隨著健身事業的發展,健身項目也逐漸增多起來,但是健美操市場的發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促進健美操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業內學者和健身場館經營者的工作重點。本文通過了解健美操市場的發展現狀,分析了健美操市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且針對如何促進健美操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