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0月25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以高校青年教師相關文獻成果為研究對象,采用中國知網數據,利用CiteSpace軟件進行分析。從發(fā)文量、期刊、高被引、機構、作者等角度討論,分析文獻的特點、主要發(fā)展特征,進而討論研究熱點和時區(qū)分布特征。
關鍵詞:高校青年教師;CiteSpace;研究熱點;時區(qū)分布
高校青年教師是高校未來發(fā)展的生力軍,高校青年教師的發(fā)展關系到學校未來的發(fā)展。長期以來,以高校青年教師為研究對象的成果越來越多,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領域,關注點包括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專業(yè)發(fā)展等方面,專家學者針對高校青年教師的現實問題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和思路,為高校青年教師發(fā)展出謀劃策。關于高校青年教師的研究內容豐富,很早就有人開始研究高校青年教師。
近年來,開展的研究有教學能力評價體系建設[1](張大良,2009)、高校青年教師的生存發(fā)展、生活壓力與主觀幸福感[2-4](周喜華,2013;姜捷,2016;于安龍,2017)、提升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科學化水平[5,6](林碧丹,2015;廖良,2014)、高校青年教師職業(yè)倦怠調研與分析[7](蔡曉武,2013)等。知識圖譜的提出為我們進一步認識高校青年教師研究現狀提供了新的角度。
在我國,陳悅、劉則淵首次提及知識圖譜[8]。隨時國內研究的深入,對知識圖譜的概念也有了不同的解釋,本研究采用劉則淵的表述,知識圖譜是以科學知識為對象,顯示科學知識的發(fā)展進程與結果關系的一種圖形。它可視化地描述人類隨時間擁有的知識資源及其載體,繪制、挖掘、分析和顯示科學技術知識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在組織內創(chuàng)造知識共享的環(huán)境以促進科學技術研究的合作和深入[9]。
目前,知識圖譜的工具有很多,包括大數據集網絡信息分析軟件Pajek、社會網絡分析軟件Ucinet、文獻計量分析軟件Bibexcel、能繪制時序圖譜的HistCite、多視角分析的可視化軟件CiteSpace、知識網絡設計的可視化軟件Sci2等[10]。知識圖譜方法作為一種研究分析工具,克服了文獻綜述和專家判定的主觀性,能夠較好地反映某一研究領域的知識分布和演進情況。
本課題以我國高校青年教師研究為對象,運用文獻計量方法及知識圖譜工具定量統(tǒng)計學術文獻情況,分析特征和規(guī)律,能夠清晰展示其學術發(fā)展足跡與規(guī)律,可為高校青年教師未來發(fā)展提供研究思路,也能夠為高校管理提供依據。可以說,系統(tǒng)地梳理和分析高校青年教師研究態(tài)勢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研究方法與數據處理
(一)研究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對象是高校青年教師相關文獻成果。采用中國知網數據,數據源為CSSCI等核心期刊,以“高校青年教師”和“大學青年教師”為檢索詞查詢結果,并進行數據清洗(數據預處理)。隨后,選用陳超美教授研發(fā)的CiteSpace軟件進行分析。從發(fā)文量、期刊、高被引、機構、作者等進度討論,分析文獻的特點、主要發(fā)展特征,進而討論研究熱點和時區(qū)分布特征。
(二)數據處理
研究數據來自于中國知網(CNKI),中國知網是國內數據來源最全、范圍最廣、更新及時的中文數據庫。選擇中國知網數據可以涵蓋我國高校青年教師研究的絕大部分資料。在中國知網的高級檢索中,選擇主題為“高校青年教師”、“大學青年教師”,勾選“核心期刊”、“CSSCI”,共計得到883條核心期刊數據。數據檢索數據是2018年6月26日。經過數據清洗,去除重復數據、復信、導讀、新聞、無作者等信息,最終得到863篇相關文獻。選擇Refworks格式將文獻導出,導入進行Citespace軟件進行分析。
二、結果分析
(一)高校青年教師研究領域的基本情況
從中可以看出,歷年高校青年教師研究主題經歷了平穩(wěn)增長、快速增長、加速下滑的過程。2007年起,教育部加強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相關研究逐步開展。2012年1月,習近平同志在會見第20次全國高校黨建會代表時強調,要把加強青年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建設作為高校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
同年6月習近平同志在清華大學強調,關心青年教師,及時掌握青年教師思想動態(tài),深入細致地做好思想引導工作,幫助青年教師在思想政治素質和業(yè)務素質上全面進步。2013年,《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黨〔2013〕12號),提出問題,明確思路,助力高校青年教師再次提速。教育學類期刊刊載文章最多,依次是《中國成人教育》《教育與職業(yè)》《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江蘇高教》《黑龍江高教研究》《教育評論》《教育探索》等。
中山大學朱新秤教授發(fā)表的《高校青年教師職業(yè)滿意度調查:分析與對策》被引155次。該文已調查問卷形式,對高校青年教師職業(yè)滿意度進行分析,并提出“提高青年教師的經濟待遇,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堅定其對教育工作的信念,從而提高青年教師的職業(yè)滿意度。”[11]武漢大學趙菊珊老師發(fā)表的《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yǎng)與教學競賽》被引147次。
該文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的現狀,探討了作為青年教師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對培養(yǎng)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作用。[12]暨南大學朱麗老師發(fā)表的《高校青年教師亞健康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被引105次。該文對廣東省19所高校教師進行亞健康調查,并用Logistic回歸分析亞健康影響因素,提出高校教師亞健康危險人群中應重視女性重度亞健康,要保持輕松健康心態(tài),避免長時期的過度疲勞,化解壓力,合理工作是預防與控制亞健康狀態(tài)的重要措施。[13]
(二)高校青年教師研究的作者、機構等外部信息
其中發(fā)文量最多的是江蘇大學的張忠華教授,其次是江南大學的周萍研究員。依次是江蘇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揚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以綜合類、師范類高校為主。從發(fā)文作者、研究機構來看,我國高校青年教師研究較為分散,沒有大的研究團隊,相關研究的發(fā)表數量有限。
(三)高校青年教師研究的熱點分析
關鍵詞的變化與出現頻率能夠反映研究熱點的變化。在Citespace設定研究節(jié)點為Keyword,研究分區(qū)在1992年到2018年之間,分區(qū)間隔為1年,在每個間隔時區(qū)選擇出現頻率最高的前30個關鍵詞,采用最小生成樹法進行計算并繪制研究熱點圖形。圖譜中圓圈代表的Keyword引用頻次,圓圈越大表示引用次數越高,內部不同灰度的圈表示不同的年份。
可將我國高校青年教師熱點分為思想政治、專業(yè)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隊伍建設三方面。在思想政治方面,得到關鍵詞有“思想政治工作”“師德建設”“思想政治教育”“黨的組織”“思想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在專業(yè)發(fā)展方面,得到關鍵詞有“教學能力”“科研能力”“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專業(yè)發(fā)展”等。在隊伍建設方面,得到關鍵詞有“師資隊伍”“教師隊伍”“影響因素”“激勵機制”“市場經濟”“職業(yè)倦怠”等。
我國高校青年教師研究主題不斷演變,可以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92-2004年,以師德建設為引領的,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方面的研究。第二階段是2005-2009年,以關注青年教師教學及職業(yè)發(fā)展問題的研究。第三階段是2010-2014年,以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能力提升為主體的研究,進而推進青年教師的全面發(fā)展。第四階段是2015年至今,以提升青年教師創(chuàng)新能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的相關研究。
三、結束語
通過上述分析,高校青年教師研究經歷了26年的變化,發(fā)文量呈現出由增長到回落的態(tài)勢,教育類期刊發(fā)表數量多,高被引論文關注青年教師發(fā)展與健康、高校是主要研究力量、作者群體力量薄弱且分散。從研究熱點來看,可以分為思想政治、專業(yè)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隊伍建設三方面,時區(qū)圖譜呈現四階段特征。
相關論文范文閱讀: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對高職院校產生的影響
如今,高職院校涉及到的青年教師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下面文章通過對三類人群:非青年教師、學生、青年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經過問卷調查分析得出建設性的意見,為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一定的幫助,也希望為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