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0月10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財政學是經濟類學科的核心課程,在本科各專業的培養方案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因此,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使用恰當的教學手段,明確課堂教學目的和方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財政學,教學內容,教學優化
財政是政府的經濟行為,財政學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動及其效應的經濟學分支。財政學是經濟類學科的核心課程,在經濟類基礎課和財政學專業課之間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是理論經濟學在財政學專業的延伸,也是財政學其他專業課的基礎。財政學是學校本科的一項必修基礎課,涵蓋面廣,涉及人數多,影響范圍大,為本科學生提供必備的基礎知識儲備并為其進一步深造培養有效學習能力,在本科各專業的培養方案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近年來,由于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教學班次不斷增多,教師教學工作量也相應大大增加。因此,適應當前形勢,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改進教學方法,把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已是刻不容緩。因此,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使用恰當的教學手段,明確課堂教學目的和方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必要的。
一、財政學課程的特點
財政學是國內外很多高等院校財經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是獲得學士學位的必修課程之一。財政學在經濟學類課程體系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它承上啟下,聯系理論經濟學和經濟實踐。由于中國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的推動,故而對于財經類學生來說,對財政學課程的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該課程不僅要求學生了解財政的基本理論,掌握稅收原理、稅收制度、購買性支出、轉移性支出、國債、政府間財政關系、財政政策等基本理論,更主要的是,財政學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宏觀的思維框架,多一個看經濟問題的角度。
其實,財政不僅事關每個人(比如政府征稅、個人所得稅,消費稅、營業稅轉嫁)、每個企業(企業所得稅、營業稅等),而且對于政府購買、投資及轉移支付等都有直接的影響。而從國際稅收、出口退稅、外債發行、開放經濟條件下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搭配協調等還可以幫助學生們建立觀察國際經濟活動的視角?偠灾,財政學是一門交叉性學科,其基本理論抽象宏觀,應用性較強,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作用。財政學課程的特點要求財政學課程內容不斷更新與優化,創新教學方法,尋求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最佳方式。
二、財政學課程的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材選用的問題
目前很多財政學教材內容章節體系略顯混亂,甚至有的自行設計了一套章節。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教材中表述方式相差甚遠,例如“財政”一詞概念的解釋在各個版本的教材中就不一樣。很多任課老師按照自己的教材照本宣科,使得學生并未從課堂中受益。
(二)教材內容問題
目前很多財政學教材的內容未能及時更新。財政學教材中,稅收制度這一章節內容未能及時更新。由于我國稅收制度處在不斷改革之中,須及時關注稅收政策法規改革動向以及新的稅法規定,比如今年“營改增”的內容很多教材都還未及時更新,給任課教師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三)政策制度的問題
當前任課老師的工資以工作量為計量標準,而教學改革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這些無法體現在工作量中,從而導致任課老師的改革內部驅動力不足。此外,高校的管理模式一般趨于規范,這限制了教師的創新性。例如,在高校,教學時間的更改、地點的變換都需要逐級審批,這大大限制了教學方法的創新。
(四)教授方式重理論、輕實踐
在實際講課中,許多教師只是將書本上的知識照本宣科給學生,而沒有結合社會實例,使得學生對財政學這門課程缺乏興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僅僅只是死記硬背,教師對學生缺乏相關的引導。
(五)考核方式問題
如今,高校財政學期末成績主要由平時成績與期末卷面成績構成,而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百分之五十,就財政學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平時成績的來源主要是回答問題和業,這很難在實際中拉開差距,這導致總成績最主要的來源還是期末卷面成績。而期末卷面成績主要采取閉卷考試,以死記硬背默寫為主,導致學生臨時抱佛腳也可以取得高分的情況頻頻出現,這種考核方式反映不了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
三、財政學教學內容的整體創新
(一)規范財政學的教材選用
鑒于目前國內財政學教材五花八門,幾乎每所開設財政學課程的高校都會根據自己的偏好選取不同的財政學教材,有的高校甚至擁有數套不同的版本,但是與國際主流體系接軌的比較規范的教材極少,這就給選擇質量較好的財政學教材帶來困難。考慮到我國經濟學科發展的落后狀況,在選用教材時堅持以下順序也許是有益的:原汁原味的英文教材——引進翻譯版教材——在國外受過正規經濟學訓練的學者編著的教材——北大老師編著的教材。
下面推薦幾本適合高校本科生使用的教材:(1)哈維•S•羅森:《財政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C.V.布朗和P.M.杰克遜:《公共部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3)海曼:《財政學:理論在政策中的當代應用》,北京大學出版社。(4)鮑德威和威迪遜:《公共部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5)劉怡:《財政學》,北京大學出版社。(6)劉宇飛:《當代西方財政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二)教學內容應該合理安排
教材只是教學的參考,任課老師應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合理增加或刪除書本上不合理的教學內容,同時,各大高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定期召開教學會議來促進各高校之間的教學交流。
(三)教學方式應該時時創新
首先,教師可以將財政學書本的理論知識與具體的案例結合起來講解。通過考察,我們發現案例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案例教學,是一種開放式、互動式的新型教學方式。通常,案例教學要經過事先周密的策劃和準備,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導學生提前閱讀,要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或爭論,形成反復的互動與交流,并且,案例教學一般要結合一定理論,通過各種信息、知識、經驗、觀點的碰撞來達到啟示理論和啟迪思維的目的。
其次,鼓勵小組討論。在案例教學法中,老師也可以將全班同學分為幾個小組,通過各個小組分組討論促進學生進行思考和研究。
再次,加強學生實踐經歷。對于財政學這門課程中跟實際情況聯系較為緊密的內容,比如國債、稅收制度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設置好調研主題讓學生自行發放市場調研問卷,進行市場研究并形成調研報告。此外,課程中也可以增加一些業務操作的實驗課,政府預算模擬實驗、稅負轉嫁模擬實驗、政府采購模擬等。
(四)考核體系創新
學生總成績由平時考評成績與期末考評成績構成,其中平時考評成績的構成如下:平時作業、討論發言、平時測驗、出勤情況,期末考評成績由基礎理論知識考評與實踐操作能力考評構成。基礎理論知識考評是由教師從題庫中抽題,而實際操作能力考評則是由教師自主命題。這種考核方式降低了卷面成績的比重,增加了關于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指標,避免學生出現高分低能的情況。
參考文獻:
[1]楊曉萌.財政學概論[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13.
[2]陳共.財政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3]孟麗.提高《財政學》課題教學效果的若干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2(6).
[4]熊冬洋.對財政學教學內容合理選擇的思考[J].黑龍江教育(高校研究與評估),2010(8).
教育類刊物推薦:《課程教育研究》雜志系內蒙古社科聯主管,中國外語學習學研究會主辦,面向國內公開發行的教育類學術期刊。國際標準刊號:ISSN 2095-3089,國內統一刊號 CN15-1362/G4,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