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9月08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了,不論是小學還是高職院校都會開展一些德育教育工作,很多教師也針對此進行過一些論述。本文是一篇教師教育研究期刊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職業學校的德育教育研究。
【摘要】德育教育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與智育教育、體育教育以及美育教育等均關系密切,對推動學校教育工作的快速進步與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但現階段,我國許多職業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仍存在教育目標脫離實際、教育內容偏失、管理工作不到位等諸多問題,嚴重阻礙德育教育事業的發展進程,故在和諧社會視野中探討和創新職業學校中的德育教育對策成為當前環境下各職業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點。本文主要從和諧社會理念入手進行分析,以某一職業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為例,探討和諧社會視野中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創新和有效教學對策。
【關鍵詞】和諧社會,職業學校,德育教育
和諧社會是我國加強黨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一個全面性、系統性的社會目標,其涵蓋范圍較廣,包括職業學校中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屬于和諧社會建設的范疇,其最終目標主要在于為社會和國家培養高素質、高水平、高技能的優秀基層勞動者,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個人價值觀與世界觀,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進步發展等均具有重要意義。在此種情況下,“和諧德育”理念應運而生,成為各職業學校德育教育中的重點研究內容,本文筆者就目前和諧社會視野中某一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有效發展和創新策略闡述如下。
一、更新職業學校德育教育理念,實現和諧德育的內在要求
德育教育理念是一種引導學生進行心靈學習,培養其個人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新型教育理念,其中融合的師生觀、優化的德育觀以及和諧的德育教育過程觀是和諧德育的實質內涵。所以職業學校要想實現和諧德育,需轉變以往傳統的德育觀念并及時更新教育內容,以指導課堂教學,具體應對策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德育教學中需注重和突出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德育教育完成認知內化過程,以端正學生品行,完善其人格建設,促進學生的自我生存與自我發展,以滿足學生的德育學習需求,提高其道德辨別力與判斷力。其次,教師在德育教學過程中,需嚴格尊重每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堅持“個性化”教育理念,依據每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挖掘其內在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個人特長,指導和鼓勵學生全面、自由、健康成長,培養創造性人才,以滿足社會形勢發展需要。再次,教師在德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有目的地創設或營造學生自我教育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明確自身的不足之處并及時改進,或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開展思想交流,發散、拓展思維,鼓勵學生大膽思考與嘗試,增強其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以提高其學習效果與課堂教學質量。
二、明確德育教育內容的重點,增強學生道德素養
德育內容是依據德育目標而制定的以教育學生思想政治、道德、法紀以及心理等多方面的理論知識、教學觀點以及相關教學規范和準則等,且由我國教育部頒發的《中等職業院校德育大綱》中明確指出了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建設是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故各職業學校需以此作為德育教育工作的指導,開展德育教學,以增強學生的道德素養。首先,對于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育來講,其與普通中學教育的不同之處主要在于教育類型、專業課程設置、課程教學以及學科服務方向等,自身具備教育特殊性,所以該類型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需以基礎性德育教育內容為基礎,重點突出職業道德教育、理想道德教育以及創業教育等,以增強學生的基本道德素質,并使其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提高其職業道德素質水平,以滿足學生自身道德修養的學習需求,為其以后的發展與未來社會工作的勝任奠定基礎。其次,德育教育內容需貼近現實生活,增強學生對教育知識的理解。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需盡量選用與社會生活環境、學生原有知識基礎等聯系密切的教學內容,例如我們身邊發生的道德輿論事件、社會共同關注的道德現象、時事政治以及英雄故事或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榜樣等,能夠在增強學生認知與理解的基礎上,引起學生共鳴,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并指導其說出自己的見解與觀點,開展班級討論,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果。
三、優化德育教育環境,保證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德育教育環境是職業學校德育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學校要想取得好的德育教育效果,離不開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其中尤以學校的校園文化表明較為明顯,和諧、輕松、良好的校園文化,對及時更新德育教育內容,引導正確的教育方向,促進德育教育多元化發展等均具有重要作用。總之,在和諧社會視野下,職業學校中的德育教育工作需從更新德育教育理念、明確教育內容重點以及優化德育教育環境等幾個方面進行努力和改進,以實現新時代背景下和諧德育的內在要求,培養學生正確的行為規范及其個人優良品德,促進其道德養成,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與整體素質水平,實現“育人”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丁昭.和諧社會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5,(17):233.
[2]李宏昌,張志,暨星球.和諧社會視域下高職院校德育環境問題探討[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3):08-11.
[3]何桂鳳.和諧社會建設背景下的小學德育工作探析[J].新課程:小學.2015,(05):42-43.
相關期刊簡介:《教師教育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89年,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教育部高校師資培訓交流北京中心主辦的教育教學期刊。辦刊宗旨:倡導學術創新、促進學術交流、提高學術水平,全方位研究解決教師教育中的理論和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