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0月22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的應用越來越多的深入到會計控制領域中,會計控制逐漸呈現出新面貌。“互聯網+”在改善了會計控制的效率、改變了會計控制的模式的同時,也呈現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未能得到及時的解決,“互聯網+”環境下會計控制的發展必然會受阻。為了更好地適應新環境下會計控制的發展,我們有必要做出應有的努力,這正是我們研究探討“互聯網+”環境下會計控制的意義所在。
關鍵詞:“互聯網+”;會計控制;會計信息;實時控制
一、“互聯網+”環境下會計控制的現狀
(一)“互聯網+”環境下會計控制的內部環境“互聯網+”使會計控制的內部環境展現出了新的面貌。“互聯網+”環境能夠使得會計控制展現出新的面貌,而不同于傳統的會計控制,主要表現為在會計控制的內部環境中信息得以實時傳送,各種會計信息和會計數據得以及時傳遞。在傳統的會計控制中,財務工作人員使用和監管的仍然是上一個會計期間的會計信息,并非實時會計信息。而“互聯網+”技術幫助企業減少了會計控制的層 次,明確了會計工作職能,縮短了溝通信息的時間,從而使得財務工作人員可以使用實時會計信息進行會計控制和會計監督活動。
會計師職稱論文: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的公立醫院預算管理的創新分析
1.財務數據信息實現共享盡管我國企業在不斷壯大、子公司和分公司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多,但是,因為有了“互聯網+”技術,會計控制仍然得到了發展,突破了傳統會計的信息滯后局限,因而,財務工作人員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取各個分公司和子公司的財務數據信息。
2.“互聯網+”克服了會計控制中的空間、時間限制在傳統的會計工作中,會計控制往往會因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能夠隨時隨地查閱會計數據信息,從而影響會計控制工作的進行。但是,在“互聯網+”環境下,只要有一臺計算機和一根互聯網線(或者無線網絡),會計控制工作就能夠實施,財務數據信息就能夠隨時獲取,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3.“互聯網+”環境下的會計控制實現了無紙化辦公“互聯網+”環境下會計控制的媒介已經從利用紙質的會計憑證、賬簿、財務報表等紙質的會計資料進行賬務處理工作,轉變為利用儲存在計算機中的電子化的會計信息、會計數據進行無紙化的會計控制。這種轉變,不僅降低了會計控制的成本,而且大大節約了我國的紙質資源,支持了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會計控制”目標,為優化會計控制的內部環境做出了貢獻。
4.“互聯網+”環境下的會計控制實現了高效率
在傳統的會計控制下,企業的經濟業務從開始到結束的會計流程效率不高。在“互聯網+”時代,由于企業采用了云技術、大數據等互聯網應用,企業之間的數據通道已經在無形中被構建起來了,會計控制的實施則更為有效。同時,企業管理者們逐漸地覺察到“實時”財務報告的優越性,而“互聯網+”環境使實時財務報告變得可能。企業編制“實時”財務報告,打破了傳統會計分期理論,使得會計信息在決策時更具有指導意義,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二)“互聯網+”環境下會計控制的體系
“互聯網+”時代會計控制主要依賴于企業“實時”財務報告體系的構建。首先,企業需要在本企業的內部局域網絡中把財務信息系統的數據和管理信息系統的信息進行重新整合,重新合并建立企業的綜合中心數據庫。同時,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新的數據,也要在綜合中心數據庫中進行及時地更新和完善。其次,企業需要建立“實時”財務報告網站。通過“實時”財務報告網站,企業可以把綜合中心數據庫與企業外部的互聯網進行連接,這樣,企業就可以及時地采 集一些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密切關系的外部數據。
如此一來,企業在會計控制過程就可以輕松實現數據共享、及時更新,并與有關部門進行相互核實,以便分析差異發生的原因。最后,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人員和網絡信息技術工作人員分別用各自的專業知識,對綜合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進行專業技術處理。并且將處理后的信息上傳至企業“實時”財務報告網站,以便財務報告使用者進行瀏覽、研究、分析和使用。
(三)“互聯網+”環境下會計控制的資源配置
“互聯網+”在線會計控制平臺是一個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對聚合到平臺上的供給信息和需求信息進行分析、重組和交互,進而改善信息傳達的質量和效率的平臺。
1.“互聯網+”會計控制平臺的功能目前,財務人員可以在“互聯網+”在線會計控制平臺上解決各項會計實務,與過去財務人員傳統的獨立、封閉的工作模式大不相同。財務報表的編制、財務預算的審批、財務制度的更新、資金的收付結轉等會計事務在“互聯網+”環境下已經成為可能,會計控制下的閑置資源就能夠被更加高效的利用了。正如已經在我國流行起來的“滴滴打車”,利用個人的閑置汽車資源和閑置的人力,將這些資源以一種新模式,重新整合在一起,投放到出租車市場,使得尚未飽和的打車需求得到一定的彌補。
2.“互聯網+”會計控制平臺的好處通過“互聯網+”在線會計控制平臺,把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和持有其他的會計證書的人員引入到這個平臺上去,讓這些會計人員在“互聯網+”會計控制平臺上進行注冊、完成認證。然后,這些會計人員可以通過參加平臺中的考試,去承接需要會計服務的企業的工作。會計人員可以在空閑時間,僅僅利用一臺計算機、一張互聯網,就可以在自己的家里或者是人來人往的餐廳里,隨時隨地工作。會計人員可以在“互聯網+”會計控制平臺上進行用戶電子憑證的查閱、會計賬簿的處理、稅務的申報和繳納、在線為客戶提供咨詢服務等。
3.“互聯網+”會計控制平臺的意義據我國財政部門相關數據分析顯示,我國現在具備會計從業資格證的人員大約為1600萬,其中失業會計人員或者未在會計工作崗位上的人大約為28%,而占據72%的在崗會計工作人員,他們的年收入平均達不到五萬元。與此同時,我國需要會計服務的小微型企業大約有6500萬家。會計人員供給量的結構性過剩和對會計人員需求的缺口同時存在。因此,建立“互聯網+”會計控制平臺對目前我國會計行業具有重要意義。
(四)“互聯網+”環境下會計控制的角色
在“互聯網+”來臨的時代,會計控制的角色正在從監督者向領導者轉變。“互聯網+”環境下企業的管理理念、控制理念越來越被一些新興的概念所占據,例如“云采購”、“云制造”、“云招聘”、及“費用管理云服務”等概念。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需要財務人員對信息、數字有非常精細化的控制、管理以及整合,而不再是單一的監督。會計控制則能夠完美地適應這種需求,會計控制的價值,在“互聯網+”環境下,勢必會呈現出無可替代的優越性。因此,會計控制在“互聯網+”環境下,將會是領導者,而不僅僅是監督者。
二、“互聯網+”環境下會計控制機制建設相關建議
(一)提升管理者認識的同時加強成本控制
“互聯網+”環境下的會計控制與傳統會計控制相比,其擁有不可替代的優越性,是未來會計發展的趨勢所在。企業管理者首先應該在思想上意識到在企業中實行“互聯網+”,把“互聯網+”融入到會計控制中是順應經濟發展和科技發展的明智行為。其次,考慮到企業引入“互聯網+”會產生較大的成本,我國政府和企業應該共同努力,盡可能地想辦法減少企業資金壓力。政府方面,為實行“互聯網+”的企業提供政策上的扶持,給予一定的財政撥款支持,允許因引入“互聯網+”而產生的硬件系統成本、技術人員成本、維護成本等全額抵扣應納稅所得額。企業方面,與上下游企業共用技術人員,一起進行定期培訓,從而節約一定的成本。
(二)針對“互聯網+”環境建立風險管理體系和會計控制程序
企業的經營活動中,風險幾乎是處 處可見的,我們雖然很難徹底消除風險,但是能夠盡我所能的降低風險。針對“互聯網+”所帶來的新環境,我們需要在企業內部建立較為合理的風險管理體系,并且設立相對專業的會計控制程序,用于專門應對“互聯網+”條件下企業會計控制存在的風險問題,在理論上、實際操作上給予具體工作的指導和幫助。
一方面,企業需要分離監視工作和實際操作工作,建立有效的嚴密的內部系統。“互聯網+”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真實性必須通過持續強化的網絡信息監管技術來保證。企業應該注重相關互聯網信息系統的研發,建立嚴密的風險管理體系和控制程序,細化體系內各個員工的分工,優化企業經營業務流程。互相監督,互相制約,全方位地開展會計控制工作,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著手加強對計算機軟件、硬件等基礎設施的日常監管,建立縝密的防護網體系,以防外界惡意入侵、盜取、篡改企業的數據信息。
此外,我們還可以根據“互聯網+”環境下企業業務流程的重塑,調整相應的會計控制程序,保證會計控制工作開展的規范性。同時,在會計工作起始時設置會計控制密碼和動態口令,設立會計信息電子數據檔案,同時對會計信息進行必要的備份和管理,以便增加會計信息的安全性。
(三)建立適用于“互聯網+”環境的完善會計檔案保管制度
“互聯網+”條件下的會計檔案大多以磁性資料的性質存在,這種資料可以交給專門的會計檔案管理員進行管理;凡是需要打印出來的資料都要記錄在財務系統的操作日志中;從財務系統中導出的相關材料應該盡快地送到相應人手里,收件人接收時要進行簽字記錄,包括收件的日期和內容,以便日后備查所需。由于計算機或者是財務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發生的故障的可能性,進而財務信息會受到損壞,因此,及時地備份存放在磁(光)介質中的數據就很有必要性。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和成熟,“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會計控制方面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對會計控制的影響越來越深入。會計控制的內部環境已經發生改變;會計控制的時間已經從傳統的“事后控制”轉變為“事前預測”和“事中控制”;會計控制的媒介已經從利用的紙制的憑證、賬簿、財務報表等會計資料實施會計控制轉變為利用儲存在磁盤中的電子化的會計數據進行會計控制;“互聯網+”必然會成為新的研究焦點。
作者: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