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0月14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 要:文化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圖書館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場所,實施文化素質教育責無旁貸。該文提出圖書館實施文化素質教育的途徑主要有推薦閱讀書目,引導大學生閱讀文化經典;邀請名家舉辦學術講座;開展優秀影視作品賞析;積極進行音樂精品賞析;通過多種形式提高其他藝術素質;利用豐富的網上資源進行文化素質教育等。
關鍵詞:文化素質教育;大學生;圖書館
一、引言
文化素質教育是當代大學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為主要目標的教育。加強文化素質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國外如美國的大學從19世紀以來,就非常重視通識教育,類似于我們現在的人文素質教育。國內1995年原國家教委在52所高校開展了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試點工作,1999年教育部批準北京大學等高校建立了32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2006年又增設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的6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目前國內共有93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高校圖書館不但是教學和科研的服務基地,而且是大學生的“第二課堂”。文化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圖書館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場所,實施文化素質教育責無旁貸。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圖書館應潛移默化實現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交融。筆者認為,圖書館實施文化素質教育的途徑主要有:
圖書館論文范例: 高校智能化圖書館轉型的有效策略分析
二、推薦閱讀書目,引導大學生閱讀文化經典閱讀可獲得知識、調節情緒,而且可提升品位、塑造心靈。閱讀文化經典,不但可使大學生懂得“和而不同”“過猶不及”“順其自然”的哲學思想,而且也有助于潛移默化實施文化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個體心靈的健康發育。在讀書中,享受樂趣;在讀書中,提高生命的質量。圖書館為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可開出推薦閱讀書目100部,如《論語》《老子》《孟子》《莊子》《唐宋詞選》、孫武的《孫子兵法》、司馬遷的《史記》、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吳楚材、吳調侯的《古文觀止》、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曹雪芹的《紅樓夢》。
《魯迅選集》、荷蘭斯賓諾莎的《倫理學》、德國卡爾•馬克思的《資本論》、古希臘柏拉圖的《理想國》、英國查爾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英國丹皮爾的《科學史》、俄國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意大利但丁•阿利蓋利的《神曲》、英國威廉•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德國約翰•歌德的《浮士德》、英國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法國司湯達的《紅與黑》、法國維克多•雨果的《悲慘世界》、蘇聯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前蘇聯高爾基的《母親》、美國歐內斯特•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丹麥漢斯•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話》、法國維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
三、邀請名家舉辦學術講座
圖書館邀請名家做學術報告,讓大學生了解某些領域的研究動態,既增長知識,又開闊眼界。比如,《素質教育與經典閱讀》《神奇的新材料與高新技術》《儒者人生——〈大學〉〈中庸〉導讀》《解讀猶太人的智慧—以希伯來圣經和塔木德為藍本》《墨家的和諧思想——〈墨子〉導讀》《人與自然的和諧——〈周易〉文化智慧與管理理念》《周易文化與建筑藝術》《孔子與〈論語〉漫談》《兵者,詭道也——〈孫子兵法〉導讀》《偉大的智者:老子——〈老子〉導讀》《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漫談》《淺談中國古代的禮文化》《人生惟有讀書好——以錢鐘書〈圍城〉和王安憶〈長恨歌〉為例的文學閱讀》《重溫古老經典,再現先民婚戀》《膳食、營養與健康》《讀書策略與讀書方法》《書的品味與人的品位》《閱讀與人生》等等。
四、優秀影視作品賞析
影視片類型多樣,有讓人捧腹大笑的喜劇片,發人深思的悲劇片,充滿懸念的偵破片,讓人思索道德之意的倫理片,揭示美好生活的愛情片,賦予我們無窮想象力的科幻片,讓人珍惜美好生活的災難片,讓人愛憎分明的戰爭片,在刀光劍影中教人勇敢與正義的武俠片,夸張滑稽的美術片,展現精彩人生的傳記片等。進行優秀影視作品賞析,讓大學生領略圖像聲音的奧秘,在潛移默化提高素質的同時感悟人生。
如《呼嘯山莊》(WutheringHeights)、《傲慢與偏見》(PrideandPrejudice)、《羅馬假日》(RomanHoliday)、《泰坦尼克號》(Titanic)、《亂世佳人》(GonewiththeWind)、《巴黎圣母院》(TheHunchbackofNotreDame)、《紅與黑》(TheRedandtheBlack)、《阿甘正傳》(ForrestGump)、《永不妥協》(ErinBrockovich)、《肖申克的救贖》(TheShawshankRedemption)、《苔絲》(Tess)、《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List)、《莫扎特傳》(Amadeus)、《未來水世界》(WaterWorld)、《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孔繁森》《一江春水向東流》《霍元甲》《林海雪原》《平原游擊隊》等。
五、積極開展音樂精品賞析
音樂精品賞析不僅可以放松身心、調節情緒,而且對提高生命的質量意義非同尋常。了解現代流行音樂、中國戲曲音樂、中國說唱音樂、中國器樂音樂、西方名曲,從而能夠感受音樂之美、鑒賞音樂之美,進而創造出美妙的音樂。比如,美國萊羅爾•安德森的《藍色探戈》、奧地利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俄羅斯彼得•柴可夫斯基的《意大利隨想曲》、捷克斯美塔那的《沃爾塔瓦河》、張寒暉的《松花江上》、古琴名曲《高山流水》、華彥鈞的《二泉映月》。
古箏名曲《春江花月夜》、民間樂曲《百鳥朝鳳》、施光南的《祝酒歌》、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奧地利弗朗茨•舒伯特的《搖籃曲》《北國之春》、德國路德維希•貝多芬的《歡樂頌》、西班牙帕布羅•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挪威約翰•約納森的《杜鵑圓舞曲》、意大利奧托里諾•雷斯皮基的《羅馬的噴泉》、德國約翰•帕赫貝爾的《D大調卡農》、法國艾克托爾•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德國路德維希•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意大利朱塞佩•威爾第的《茶花女》、西班牙那西索•葉佩斯的《愛的羅曼史》、德國費利克斯•門德爾松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六、通過多種形式提高其他藝術素質
提高繪畫藝術、舞蹈藝術、雕塑藝術、建筑藝術、攝影藝術、書法藝術等其他藝術素質。形式可多樣,可采取舉辦建設書香校園攝影大賽、征文比賽、人文知識競賽、辯論賽、詩歌朗誦會等形式。藝術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學生的藝術鑒賞力和藝術洞察力的形成,有利于學生的形象思維的發展,有益于創新人才的培養。繪畫種類繁多,有靜物畫、肖像畫、歷史畫、風俗畫、風景畫等。繪畫以圖像的形式記錄了悠久的歷史,展示了真摯的情感,蘊含了深刻的思想。
可欣賞國內外名畫:國外的,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伊里亞·列賓的《伏爾加纖夫》,畢加索的《雙手交叉的婦人》《靈活的兔子》與《拿煙斗的男孩》,文森特·梵高的《嘉舍醫生畫像》《未蓄胡子的藝術家畫像》《向日葵》與《鳶尾花》,杰克森·波洛克的《1948年作品第五號》,喬爾喬內的《入睡的維納斯》,卡拉瓦喬的《女占卜師》,委拉士貴支的《宮娥》,柯羅的《珍珠女郎》,馬奈的《吹笛少年》,拉斐爾的《西斯廷圣母》,皮耶·雷諾阿的《煎餅磨坊》,薩托的《哈匹圣母》,克拉姆斯柯依的《無名女郎》;國內的,如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唐朝韓滉《五牛圖》,唐朝閻立本的《步輦圖》,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明朝仇英的《漢宮春曉圖》,清朝郎世寧的《百駿圖》齊白石的《群蝦圖》,徐悲鴻的《八駿圖》,劉海粟的《空谷幽蘭》,張大千的《荷花》,何家英的《酸葡萄》,劉大為的《千里之行》,李榮海的《映日荷花》等。
種類繁多的舞蹈可以將其分為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兩大類。前者包括交誼舞蹈、自娛舞蹈、健身舞蹈、學校舞蹈、習俗舞蹈、宗教舞蹈,后者包括古典舞蹈、現代舞蹈和當代舞蹈。通過感受舞蹈、體驗舞蹈,從而進一步理解舞蹈,提高藝術素質。不僅要知道國內歷史上有名的舞蹈如《大武》《東海黃公》《劍器》《胡旋舞》《踏謠娘》,而且還要對國外的華爾茲(Waltz)、探戈(Tango)、快步舞(Quickstep)、狐步舞(Fox-trot)、維也納華爾茲(VienneseWaltz)、倫巴(Rumba)、桑巴(Samba)、恰恰舞(Cha-cha-cha)、牛仔舞(Jive)、斗牛舞(PasoDoble)等舞蹈也應有所了解。
七、利用豐富的網上資源進行文化素質教育
圖書館除了要引導大學生學會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外,還要指導他們善于利用Baidu、Bing等搜索引擎尋找豐富的網上資源進行自我文化素質教育。著名的網上資源有暨南大學的音樂教學資源庫(包括教程作品庫、鋼琴作品庫、在線音樂庫、圖片資料庫、樂器資料庫)、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網站、清華大學國家大學生素質教育基地網站、武漢大學文化素質教育網、鄭州大學文化素質網、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網站、南京農業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網站、寧夏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網站、上海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網站、四川師范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網站、河海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網站、吉林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網站、大連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網站、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網站等。
八、結語
總之,圖書館針對大學生實施文化素質教育是分內之事,可通過多形式、多途徑進行。圖書館實施文化素質教育要注意三點:一是確立全人教育理念,堅持不懈地推進文化素質教育。二是充分利用成熟的信息技術加網絡手段,把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搞扎實,切實搞出成效。三是對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要開展評價工作。只有制定切實可行的評價指標,采用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結合的方式,才能使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評價結論合理可靠,從而進一步促進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效果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叔子,肖海濤.文化素質教育是中國教育理論和實踐的創新[J].蘇州大學學報,2021(2):51-57.
[2]朱永坤.從“文化素質教育”到“文化育人”[J].教育評論,2016(3):39-42.
[3]王洪才,解德渤.中國通識教育20年[J].廈門大學學報,2015(6):21-28.
[4]郭婧等.普通高校藝術通識教育簡編[M].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5]王一華.國內外閱讀療法研究進展[J].圖書館,2018(6):41-48.
作者:王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