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7月31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通過對文獻的整理和分析,首先論證了金融參與航空產業經濟發展的必要性,證實了航空產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積極參與,因此需進一步研究金融如何促進和支持航空產業的經濟發展;其次,從產業發展理論出發,將航空產業經濟發展劃分為不同階段,各階段對金融的需求具有顯著的差異性,因此根據航空產業經濟發展階段采取相應的金融措施和輔助;最后,總結了金融支持航空產業經濟發展的路徑,可分為傳統支持路徑(政策扶持、金融機構的介入等)和創新性支持路徑(供應鏈金融和供給側改革)。通過對金融支持航空產業經濟發展的路徑進行研究綜述,可以為正處在“四位一體”大航空產業發展格局關鍵期的江西省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航空產業經濟;金融支持;發展路徑;研究綜述
隨航空產業具有產業鏈長、輻射范圍廣、連帶效應強、高風險性且高價值等特征,逐漸被稱為國民經濟長期發展的主導產業,也被譽為“工業之花”。當前,新中國航空工業的搖籃——江西省正處在航空產業騰飛的關鍵時期,并且經過多年努力正逐步形成“航空制造、民航運輸、通航運營、臨空經濟”四位一體的發展格局;另一方面,金融的功能使其成為自主創新的不竭動力和產業升級的助推器,并且可以促進國民經濟和國際貿易的發展。
航空論文范例:現代航空中航行情報服務的價值探究
因此,如何恰當合理地在航空產業經濟發展過程中使用金融工具,以促進航空產業經濟的發展和提升成為學者廣泛研究的課題內容。隨著經濟持續增長和對外交往擴大,我國航空市場需求不斷增長,江西航空業發展基礎雄厚,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因此綜述金融支持航空產業經濟發展路徑研究成果,以便于為完善航空金融服務體系提供理論和實證參考。
1國內研究現狀分析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研究總結得出,由于金融對航空產業經濟有積極影響,證實金融參與航空產業發展是有必要的且重要的,從而引發了金融促進航空產業經濟發展的路徑研究,也就是采取何種金融手段或工具,解決航空產業對資金需求量大等難題,從而使得航空產業得以深層次發展和進步。因此,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分別進行文獻綜述的整理和論述。
1.1金融支持航空產業經濟發展的必然性
金融是輔助航空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金融也會隨著經濟增長出現階段性的發展,因此金融與經濟發展之間是相互促進、共同合作的。潘媛、高啟明(2018)運用VAR模型對金融支持西安航空制造業發展進行實證分析,模型結構顯示金融系統對航空制造產業的升級和優化起到影響作用的方式是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的貸融資等業務,并且也證明了西安金融業對航空制造業的發展升級具有推動作用。由以上作者的研究可驗證金融對經濟增長具有正向影響。
然而目前,融資仍然是航空經濟發展道路上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肖玲(2016)提出,航空產業中的分支——通用航空產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對資金投入數量大但是投資回報周期長;盡管政府通過財政資金予以補貼,但是單一的融資渠道所獲得的資金量仍然無法填滿通航產業龐大的資金缺口。這使得企業長期并且頻繁處于資金短缺的狀態,體現了航空產業企業的高融資需求。李鵬、馬鴻鑫、王秀娟(2019)提出根據福瑞天象航空產業數據調查顯示,融資需求在1000萬以上的企業占比高達57%,資金不足以成為制約航空企業發展的桎梏。但是,金融的功能正好能解決航空產業經濟發展融資數量大且困難的難題。所以,金融支持航空產業經濟發展具有必然性。
綜上所述,航空產業經濟涉及了多行業多領域,涵蓋了航空制造業、民航運輸業、航空服務業、航空旅游業等多個行業,充分體現了航空產業技術含量高、時效性高且附加值高等特點;為了充分發揮出航空產業經濟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等優點,尋求金融輔助是必然之選,因此需要研究金融促進航空經濟發展的路徑,即解決金融促進航空產業經濟發展的模式,要求創新金融衍生各類金融產品,改革金融手段,以適應航空產業經濟日益增長的發展需求。
1.2航空產業經濟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對金融產生了不同的需求
航空產業經濟在不同發展階段呈現運輸能力、空間影響范圍等差異性,對金融的需求呈現出顯著的差異性。較多學者將航空產業經濟發展劃分階段,如高林照(2013)可以將航空產業經濟發展分為起步、提升、成熟和都市極化效應。以下學者研究分析了各階段的金融需求,例如:張志元、國翰中(2014)通過研究論證金融在經濟發展增速較慢的第一階段中僅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因為單一的資本形式,缺少金融機構和平臺,所以需要高度依賴政府投資。第二階段的GDP總量呈現快速上升態勢,使得金融業提供的業務逐漸多樣化,比如輔助公司上市等多種融資方式加快企業資金周轉速度。經濟發展到工業化和信息化時期,金融機構降低了產業交易成本,于是對金融的依賴度逐漸增加;此時金融促進經濟增長的方式成為以投資資本形式分散風險、以創新提高資本生產效率的信息集中平臺。
金鵬輝等人(2016)考慮到起步期的航空經濟是機場規模小,傳統航空核心產業關聯度低,資金需求強烈依賴政府投資和銀行貸款以滿足傳統核心產業與機場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處在快速成長期的航空經濟呈現機場運輸量提升,核心產業鏈不斷完善,關聯產業起步,發展對科技金融的需求;穩定發展期的航空產業經濟一般配備全國樞紐型的機場、完整的核心產業鏈,關聯產業發展迅速,并且要求新興金融業態更加開放自由;在輻射帶動期,國家門戶級樞紐機場建成,航空產業集群的形成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并對金融功能提出高層次的需求,例如風險規避和管理。
此外,陳萍(2015)在Patrick(1966)提出“供給領先”和“需求跟隨”的金融發展理論基礎上總結出以下觀點:形成期的航空經濟獲得的金融支持模式是“供給領先型”模式,屬于由政府主導的政策性幫助和資金扶持;在成長期,“需求跟隨型”金融支持模式成為主導,此時金融是解決企業擴大規模的資金需求;在成熟期,為了將航空經濟推向更高層次,金融支持模式交替為以市場供給的“供給領先型”的金融支持模式,改變了政府的主導角色,突出市場作用,利用市場活力為企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提供充足的資金幫助。
綜上所述,針對航空產業經濟發展階段的劃分,各學者劃分方式大同小異,但統一反映出各個階段的航空產業經濟發展所需的金融需要是有差異性的。因此,針對航空產業經濟發展階段,所處的實際環境的不同,應制定與當地區域經濟、航空產業經濟相適宜的金融政策和工具。
1.3金融促進航空產業經濟發展的路徑
金融促進航空經濟發展的路徑依據各航空經濟區域呈現不一樣的方式,接下來將從實證案例出發,總結相關發展路徑的研究成果。楊大鳳(2019)以鄭州航空港作為研究主體,總結了當前金融支持鄭州航空港區的經濟發展路徑:十余家國有銀行和商業銀行的二級支行進駐,例如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同時成立針對航空港發展的投資擔保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并且獲得了財政資金的大力支持;此外政府積極搭建投融資平臺并開展融資租賃業務。楊大鳳提出了改進措施,考慮到物流是航空產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且核心的產業之一,物流金融應成為一種創新的金融業態為航空產業經濟發展提供支持,主要涉及航空物流倉單金融、授信金融、結算金融和進出口物流金融四方面。
邊學濤、溫博慧、陳杰(2014)提出經過長期發展,天津已經形成了以航空制造業為發展中心,涉及航空制造、航空金融、物流等多個方面的航空產業鏈。上述學者提出應加快出臺開放小型飛機進出口市場,當前用于運輸航空的大型飛機進口政策的關稅和增值稅分別被減至1%和4%左右,但涉及四座以下的小型飛機的進口政策遲遲未見曙光,因忽略其作為交通工具的本質屬性而以奢侈品來征稅使得小型飛機市場未得到發展。
此外,他們還提出金融支持航空產業發展的路徑與協調措施,比如,傳統型的政策支持路徑:加強政策性金融對航空產業經濟的支持,包括航空工業企業可以申請國家開發銀行的軟貸款,可以在中國進出口銀行設立特別融資賬戶等;第二,引導開展多種金融產品支持航空產業,比如在銀行發行航空工業企業短期債券、中長期債券,開展融資租賃,以及衍生品規避風險。舒長江等人(2019)立足江西省航空經濟發展現狀,將金融支持航空產業發展的機理劃分為以下五個機制:資本形成、信用催化機制、資金集中、投資導向和風險分擔。
資本形成機制是創造投資的來源,將儲蓄通過現代金融體系轉化為投資,解決江西省航空產業資金的匱乏現狀。投資導向機制,有利于航空產業資源優化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資本集中機制有利于產業規模化。信用催化機制,有利于推動技術創新。
風險分擔機制,有利于防范風險,金融支持江西航空產業發展的實現路徑可以從以上五個機制出發并制定。除了要建設投融資平臺等傳統獲取資金的支持路徑外,上述學者還提出打造航空金融特色小鎮、“航空金融港”綜合樞紐、區域航空金融特色城市以提供航空產業經濟發展實體建設;促進銀行和保險服務相結合,例如飛機保險、航空運輸保險等;結合江西實際省情積極推動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舒長江等人總結出的路徑對策,對解決江西省航空產業經濟發展資金供需不平衡的問題具有建設性意義。
此外,一些學者從近幾年熱點金融領域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創新型金融支持航空產業經濟發展路徑。例如,陳影(2019)提出從供應鏈金融的視角,依托供應鏈核心企業整合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信息,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等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提升了涉航企業在航空產業鏈上的競爭力。
王淑云(2016)提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增加金融要素有效供給,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發展風險投資市場,探索組建中國航空發展銀行和獨立法人的科技銀行以及嘗試跨境人民幣結算等方式以提高航空產業經濟融資效率。結合研讀的相關文獻,在金融促進航空產業經濟發展的路徑研究中,學者們基本都認可政府在促進航空產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引導作用:推進金融機構落地,落實財政資金的支持,優惠的稅收政策,增加融資平臺等。這也是較為傳統的支持路徑。還有部分學者提出了比較新穎的支持路徑觀點,例如供應鏈金融等。
2總結
在金融支持航空產業經濟路徑中,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型的支持路徑,以政府為主導,多種金融機構參與的方式:堅持發展航空租賃以減少企業成本;積極支持航空企業的直接融資,例如組建航空產業專項發展基金、股權投資基金,或者將金融機構資管產品的應用引入社會資本用以航空科研、生產和規模化。另一類是創新性的支持路徑,可涉及到多種角度,例如供應鏈金融從供應鏈角度解決融資問題;從互聯網金融角度出發,提高民營企業等的資本參與度。此外,面對航空產業經濟發展的高技術含量、高融資需求,航空金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應該引起重視,為航空業的發展提供專業化的金融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張志元,國瀚中.金融發展三階段理論[J].理論學刊,2014(08):50-56.
[2]肖玲.海南H通用航空公司發展戰略研究[D].海南大學,2016.
[3]李鵬,馬鴻鑫,王秀娟.產業鏈視角下我國通航企業融資困境與對策[J].西南金融,2019(06):90-96.
[4]HPatrick.FinancialDevelopmentandEconomicGrowthinUnderdevelopedCountries[J].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966,14,2:174-189.
作者:周璟胡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