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5月24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我國是一個經濟大國,也是一個人口大國。人民的利益、社會的發展、國家的命運既是人們追求的發展方向,也是每個公民的責任。特別是在私有制經濟發展壯大的今天,通過企業解決就業問題對社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此背景下,加強對企事業單位的管理就顯得格外重要,尤其是與人民利益直接相關的單位。鐵路企業具有起步早、發展快、涉足廣的特點,對其加強管理是實現鐵路企業穩定運營、保障鐵路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其中,企業職工薪酬核算與涉稅關系處理是企業管理中的重點和難點。為此,論文對此展開分析,以期促進鐵路企業穩步發展,為國家經濟建設保駕護航。
【關鍵詞】企業職工;薪酬;核算;涉稅處理
1引言
職工薪酬管理是保障一個單位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薪資的發放標準、薪資的構成和薪資發放的時間與員工的幸福指數掛鉤,從整體上也可以反映一個企業的誠信度和發展情況。運營良好的企業在員工的薪酬方面不僅僅有基本的準則,更是具備一些創新的地方,能夠將員工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極大地滿足,凸顯單位的健康發展理念。
鐵路企業是保障民生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鐵路企業在社會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其不僅僅是和諧社會的縮影,更是保證人民幸福的基礎之一。只有有效發揮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作用,才能提高職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但是,單位中職工薪酬的相關稅款核算、征收工作的難度有所增加,不利于國家征收稅款,因此,要革新職工薪酬的核算方式,提高相關稅款的核算準確度。
薪酬制度論文范例:國有水利企業薪酬分配機制問題研究
2職工薪酬核算及稅務征收實務中遇到的問題
2.1會計從業人員素質不高
在一個企業當中,會計工作所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且重要性十分突出,只有保證一個企業的經濟運行有效化、科學化、便捷化,才能為企業的正常運行提供堅實的基礎和保障。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也對會計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會計制度的改變對財務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財務管理模式發生變化的過程中,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財務部門管理目標的改變,在一般情況下,無論是政府單位還是企業,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能夠創造更高的經濟利益,保證外部經濟環境不影響自身的發展,而且在和外界進行財務對接時確保其具有科學、可靠的手段,實現與合作方的經濟共贏。鐵路企業是一個人員多、流動性強的單位,員工的薪酬計算以及發放是一項量大、難度高的工作,怎樣使薪酬核算高效、簡化是應該考慮的方向。但是由于當前的一些會計人員自身專業素養不強,造成工作開展的高效性不足。
2.2企業及職工個人的納稅意識薄弱
納稅是每一個公民都應該承擔的基本社會責任,這是公民在社會中生存的基本義務,既是職責,更是一種優良品質的體現。企業及職工個人納稅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對于納稅來說,很多企業及職工個人的納稅意識薄弱,甚至會選擇非法手段逃避納稅,雖然在短時間內能夠取得一部分小的利益,但是這絕不是長遠發展該有的策略。因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必然要建立在法律和誠信的基礎上,只有嚴格按照規定進行繳稅,才能實現健康長遠發展。
對于納稅環節,企業的財務管理者具有直接相關的責任,與員工的薪酬直接相關,財務管理涉及的內容比較多,但是并沒有統一性的財務管理條例。從鐵路企業的整體經濟運營和財務管理方面來看,對于員工薪酬結構、結算形式等并沒有實現智慧化,單位將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投入技術的研發和日常的運營,對于該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忽視。因為財務相關人員是最了解納稅等信息,也是更懂法的,對于員工的納稅,財務人員應該讓員工有主動納稅意識,讓員工了解掌握納稅知識,明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1],如果不能從思想上意識到納稅的重要性,那么必然不會在行動上有所表現。
2.3當前實行的征稅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首先,企業員工納稅的第一要素是讓員工樹立納稅的理念,將其視為最常規的義務和責任;其次,就是要在單位的財務管理方面進行加強,要建立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制度,使納稅工作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不僅僅要保障效率,更要保證其質量。對于管理條例、明文規章制度的建立是有必要的。
但是,從大多數企業的管理現狀來看,企業的管理機制并不健全,很多的管理機制都是企業建立之初設立的,之后沒有進行增補和更新,更多的情況是把管理機制作為擺設,并沒有落實下去。因為企業管理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征稅管理制度,大部分的企業在財務管理制度中都會將這一內容入其中,但是,并沒有落到實處,對于很多不納稅行為,相關責任人并沒有進行及時指出,讓員工意識到錯誤行為,這樣一來就會逐漸淡化員工的納稅意識,征稅管理制度不完善是鐵路企業工作展開的一大障礙,必須制定完善合理的制度才能推動納稅的工作進程。
3職工薪酬核算及完善征稅工作的建議
3.1完善激勵制度
就激勵機制納入員工的薪酬結構中,員工的薪酬管理是保障鐵路企業發展的非常重要的部分,薪酬能夠有所保障,員工在工作中能夠有更高的積極性,如果自身的付出和薪酬不能成正比,那么員工的工作熱情也會逐漸地消退。因此,對于薪酬的結構組成和管理要實現智能化和條理化,在薪酬核算中落實激勵政策,用有效的方式實現激勵制度的完善,將激勵制度落到實處。員工薪酬有所提高,有利于員工主動納稅,這不僅僅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質量,還能實現納稅行為的主動執行。鐵路企業在該方面應該積極地研究,找到雙贏的激勵政策,從而為企業運營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實現多贏的局面。
3.2加強對財會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
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職業技能,因為這部分內容對于企業的健康高效運行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當今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技術時代,財務工作基本是需要依賴計算機完成的,為此,對于相關人員的應聘要進行嚴格把關。而且在之后的工作中要進行定期的培訓,為財會人員普及更多更為先進的專業技能,例如,相關的會計、稅法等培訓,講座要定期開展,不斷強化財會隊伍的法律意識和工作責任心[2]。
3.3加強稅務知識宣傳
對于企業職工來說,對于稅務理念的認知和行為的執行并不是可以立刻見效的,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對于該方面的理解都很薄弱,那么短時間內員工是很難立刻改變認知的。為實現潛移默化的宣傳效果,讓稅務理念深入職工內心,稅務機關可以定期在企業普及和宣傳相關的稅務法律法規,對于違法的行為以及受到的懲罰進行案例講解說明,讓人們意識到違法規定的后果,以及違法行為的懲罰項目,以此起到警示作用。對于繳納稅款情況良好、個人資信狀況良好的員工,可以采取較信任的態度進行業務處理,讓一部分人帶動一部分人,形成良好的局面,讓全體員工了解納稅的重要性以及榮譽感[3]。
4結語
一個單位要想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實現長期發展,就必須擁有高效與專業的管理策略,最終目的是實現高效和健康發展。鐵路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步早、發展迅速,為人民的利益獲取和社會的向前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相關的管理工作也必須實現智能化和現代化。鐵路企業的納稅相關工作在當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從問題以及解決思路這2個方面進行了說明,期望促進企業稅務處理工作的不斷完善,為國家稅收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楊麗燕.淺析應付職工薪酬與個人所得稅的關系[J].商業經濟,2013(3):96-97.
【2】梁煒來.淺談會計準則中應付職工薪酬的核算[J].商,2013(6):73.
【3】于曉娜.淺析企業應付職工薪酬納稅籌劃[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3(6):12-13.
作者:張文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