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7月01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實踐教學是植物保護專業本科教學的重要環節,校內實驗站園是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平臺。本文以山東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實驗站園為例,根據高校實踐教學的需要和山東農業大學關于“三園”建設的要求,按照高標準、高起點、綜合性及產學研深度融合原則,進一步探索實驗站園的建設和管理,拓展站園服務功能,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提供平臺支持。
關鍵詞植物保護實驗站園;建設;管理;植物保護學專業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有害生物的危害是威脅農業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公共植保、綠色植保成為新時代農業有害生物科學防控、農業健康和綠色發展的主題,培養高質量的植保人才是新時代農業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植物保護專業是我國高等農業院校設置最早的優勢傳統骨干專業,隨著現代農業的飛速發展和新舊動能轉化等國家戰略需求變化,植保專業需要不斷升級改造、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和優化課程體系,加強教學、科研和生產實踐深度融合,擴寬實踐教學內容和模式,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精神和能力[1]。
實驗室論文投稿刊物:實驗室研究與探索雜志工業論文發表,關注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報道實驗室工作中的新技術、新經驗、新理論,刊物內容豐富,風格樸實,技術實用。
植保實驗站園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實習實踐場所,通過站園實習實踐,學生的專業知識、理論水平及基本實踐操作技能不僅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創新創業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3]。
1植物保護實驗站園的規劃與建設
山東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實驗站園始建于2003年,占地3.3hm2,承擔著全校5個學院16個專業的教學、科研、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及教師的科研成果轉化和示范任務。該站園主要承擔5個方面的功能:一是根據各專業教學計劃和各課教學大綱要求提供常規作物種植及病蟲害標本、資源昆蟲飼養、學生的實驗實習教學任務;二是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的學生專業勞動;三是提供植物保護最新治理技術模式、物化產品及商品化展示;四是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技術產品研發及孵化;五是教師科學研究成果展示和示范,基層農業科技人員參觀和培訓。
為實現上述站園功能,植物保護站園通過科學規劃,建設了作物栽植區,每年根據季節變化栽植20余種作物,供學生認識和學習不同作物的生長特性及常見病蟲害種類識別。設有燈下昆蟲觀測試驗區、全自動農作物病蟲害及氣候觀察場,引導學生觀察學習作物常見病蟲害周年發生規律與氣象因子的動態關系。設有雜草和農藥藥效試驗區,引導學生認識學習常規雜草種類及常規病蟲害的藥劑防控方法。
在上述不同功能區域完成農業昆蟲學、農業病理學、植物化學保護學、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雜草學和生物防治等多門專業課程的教學實習任務。設有昆蟲繁育及資源化循環利用試驗場、菌物實訓實踐基地和“大學生創客中心”,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場所和展示舞臺?蒲型茝V和示范區域主要用于教師結合農林業生產實際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及物化產品,學生通過觀察、實習及參與科研活動,了解植物保護學科和生產前沿,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和未來引領社會的能力。植物保護站園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展示每年吸引著社會公眾和基層科技人員前來參觀學習和培訓。
2植物保護實驗站園的管理
按照國家高校高科技園區標準及山東農業大學關于“三園”建設的要求,植物保護站園結合學校教學基地總體建設規劃和植物保護學科特點,遵循高標準、高起點、綜合性及教學、科研、生產“產學研”深度融合原則,學院成立站園建設領導小組,分管院長負責頂層設計,站園工作人員負責實施。通過制定嚴格的院內教學、科研、對外合作、學生第二課堂運行等管理規章制度、實施科學的管理和運行機制,為教學、科研和學生提供優質服務,使其成為教學實踐園、科技成果展示園、作物有害生物綜合防治高新技術示范園及學生創新創業園。學生在這里能看、能學、能干,使植物保護實驗站園成為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現代化農業植物保護科技站園。同時,站園實施了智慧化管理,安裝了門禁和遠程監控系統,為站園高效管理和安全運行提供了保障。
3植物保護實驗站園建設成效
經過近20年的建設,植物保護站園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在站園的實習實踐,學生們學到了在課堂上、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為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了堅實基礎,特別是大學生創客中心的高效運行,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目前,中心已入駐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20余個,包括羊肚菌及大球蓋菇栽培創業團隊、化蝶工作室創業團隊、綠境創業團隊、菌行天下、新農人創業團隊及樹瑞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創新創業團隊參與學生300多人,其中新農人團隊參與學生涉及農學、園藝、動科、經管、林學等多個學院的學生,同時正在運行黃粉蟲工廠化生產、蝗蟲資源化利用、蚯蚓生產及生態轉化功能、新型除草劑田間藥效評價、無公害優質小麥生產關鍵技術與產業化、嵌入式天敵昆蟲的繁育及資源化利用、松褐天牛的天敵繁育及田間控害能力評價及生物源農藥開發研究等20余項大學生創業項目,創客中心已經形成了穩定持續的創新創業團隊和管理規范。
依托植物保護實驗站園,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取得了突出成績,3年來獲得了諸如2018年度第一屆全國大學生植物保護專業能力大賽團隊特等獎、2019年度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等國家級創新實踐獎項20余項,省級獎項100余項,所培養的學生受到了社會的普遍贊譽和高度認可。
植物保護實驗站園在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完善的設施和服務的同時,不斷提升站園文化內涵和宣傳力度,先后接待了北京藥監所、青島農業大學、鼎泰莊國生戀農業等從事植物保護專業、生態農業站園建設的國內外高校、企業的專家500多人,培訓基層科技人員1000人,大幅提升了植物保護站園服務社會的能力。植物保護站園在服務人才培養和教學工作的同時,也成為科技成果推廣轉化和示范的搖籃,近3年先后有6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成果從站園推廣到生產一線,植物保護站園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非常顯著,大幅提升了學校、學院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4展望
目前,站園建設和維護經費不足是農科實驗站園普遍存在的問題[4]。下一步,植物保護站園將廣納資金投入渠道和力度,形成多方合力,提高站園平臺的建設水平和保障力度,以適應新時代高校站園建設和發展需求,為我國高素質植保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作出更大貢獻。
5參考文獻
[1]張亞玲,靳學慧,林志偉,等.植物保護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實踐教學改革的幾點舉措[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9(3):102-104.
[2]侯立麗,王兆豐,李飛,等.農業院校實驗站園區規劃設計[J].農技服務,2017,34(17):152.
[3]郭亞利,馮輝宗,穆仁龍,等.以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7):324-326.
[4]張祥,董召娣,田巧鳳,等.淺談高等農業院校實驗基地實踐教學的困境與出路:以揚州大學“大田實訓計劃”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8(30):134-136.
作者:李增安孔令廣張衛光姜詠芳姜芳劉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