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欧美-第一页综合-丁香花成人另类小说-丁香久久-顶级欧美色妇xxxxbbbb

學術咨詢

讓期刊論文更省時、省事、省心

河南省民營經濟轉型與創新研究:來自企業層面的證據

時間:2019年12月25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黨的十九大對當前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判斷。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微觀主體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轉型和創新,是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保障。依托河南省民營企業轉型與創新問卷調查,本研究對來自河南的267

  摘要:“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黨的十九大對當前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判斷‍‌‍‍‌‍‌‍‍‍‌‍‍‌‍‍‍‌‍‍‌‍‍‍‌‍‍‍‍‌‍‌‍‌‍‌‍‍‌‍‍‍‍‍‍‍‍‍‌‍‍‌‍‍‌‍‌‍‌‍。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微觀主體——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轉型和創新,是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保障‍‌‍‍‌‍‌‍‍‍‌‍‍‌‍‍‍‌‍‍‌‍‍‍‌‍‍‍‍‌‍‌‍‌‍‌‍‍‌‍‍‍‍‍‍‍‍‍‌‍‍‌‍‍‌‍‌‍‌‍。依托“河南省民營企業轉型與創新問卷調查”,本研究對來自河南的267家民營企業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大多數企業家意識到企業轉型的關鍵是實行創新升級;同時,企業自身的變革自信和變革能力在促進企業積極轉型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轉型與創新;變革;民營企業

民營科技

  1引言

  中國產業經濟結構戰略調整、“一帶一路”和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新興戰略布局,為河南省發揮優勢打好“四張牌”和加快推進“三區一群”等帶來了新機遇。近些年來,河南省政府堅持“推進結構優化升級,發展質量效益提高。瞄準高質量發展主攻方向,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升供給質量效率。”[1]全省經濟連續快速增長,在改善人民生活和提升綜合實力方面取得了矚目的成就。然而,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河南省所肩負承接產業轉移的繁重任務依然艱巨。面對新常態和新經濟所帶來的嚴峻挑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從根本上要從微觀層面改革突破。從轉型升級的客觀實踐來看:無論是國家產業布局調整,還是區域經濟的發展,在微觀層面上都離不開企業的支持。企業是經濟轉型的微觀基礎[2],企業家是企業轉型的堅實推手。

  在河南,民營經濟單位占全省企業總數超過98%,民營主體新增就業超過80%,民營經濟GDP近3年貢獻率均超過70%。民營企業在引領社會創新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河南省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顯著。在轉型升級的經濟社會背景下,民營企業家對當前形勢的認識和反應、民營企業的應對和舉措,對于全省經濟轉型升級是否能夠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探索河南省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及其影響因素,不僅能夠為企業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提供理論指導,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夯實全省“統籌穩增長與調結構、擴需求與促轉型”等各項工作的基礎,為確保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基于上述背景,為了解河南省企業在應對經濟轉型方面的問題與現狀,把脈河南省民營企業家對于經濟轉型及其相關問題的切身體會,探索推動河南省經濟轉型的新途徑,借鑒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3]和來自浙江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調查[4-5]研究成果,我們組織實施了“河南省民營企業轉型與創新問卷調查”。

  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企業轉型的表現形式,企業家對經濟轉型的認識,企業家對企業轉型代價的認知,企業家對變革抵觸與其對外部威脅的看法,企業家對自身創新與變革能力的評估。以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為主的企業家群體為調查對象,在鄭州市內按區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由課題組成員以上門走訪的形式展開。調查最終收回問卷278份,其中有效問卷267份,問卷有效率96.43%。其中,53.2%的被調查對象為男性,46.8%的被調查對象為女性;85.5%的被調查對象具有大專及其以上學歷;在被調查的企業內部管理團隊中有創始人直系親屬、旁系親屬、董事長/總經理同學的比例分別占據24%、22.1%和21.7%。

  2轉型之況:河南省民營企業轉型與創新的現狀

  2.1企業家對轉型的認識

  此次調查首先對企業家對當前經濟轉型的認識和企業轉型升級的舉措進行了摸底,結果顯示:大多數被調查對象對當前經濟轉型不僅有著自己的思考,同時還一致認為這是大勢所趨;對于企業是采取轉行、轉軌,抑或是創新[5]的方式以適應當前的經濟形勢,被調查者有著不同的見解。

  2.1.1經濟轉型是企業和政府共同的大事,刻不容緩。

  河南省具有綜合優勢即區位優勢、樞紐優勢、市場優勢、腹地優勢以及巨大發展潛能和廣闊發展空間,國家更賦予河南省新的重大歷史使命——“輻射周邊、活躍全局”“讓中原更加出彩”。河南省經濟的轉型是貫徹落實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中堅力量,是推動中原城市群實現科學發展的有力抓手,是打造中國經濟新增長的重要引擎。此次調查結果顯示:有74.5%的受調查者表示同意(包括“同意”和“非常同意”,下同)“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是關系企業生存發展的大事,這表明大多數被調查者能夠認識到“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重要性,明白轉型在企業生存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關于“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主要是政府的事”與“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主要是企業的事”這兩種說法,較多人認為“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主要是企業的事”。從這兩種說法的回答情況也可以注意到,分別有83.9%與73%的受調查者對這兩種說法持不支持的態度(包括“非常不同意”、“不太同意”和“中立”,下同),受調查者認為“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應是政府和企業共同合作而進行的,而不應說只是某一方的事,任何一方都無法獨自挑起“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大梁,唯有政府和企業一起發力,轉變之路才可能暢通無阻。

  調查發現,超過半數(51.3%)受調查者不太同意“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是將來的事”,他們有些認為企業所在行業本來就有很光明的前景無須轉型;有些認為所在企業剛剛轉型完畢,不會立刻再次轉型;還有一些則認為所在企業轉型迫在眉睫。大部分企業對未來是否轉型都有過思考,且已經做好了短期或長期的規劃。

  調查同時發現,對于“經濟轉型能否成功,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一說法,有41.2%的受調查者持“中立”態度,這表明大部分受調查者對轉型結果仍無法做出自己的預測,一方面是因為轉型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過多,但結合“我很了解政府有關經濟轉型的具體政策”這一說法的回答狀況可以看出,有38.2%的受調查者表示不同意(包括“完全不同意”和“不太同意”)這一說法,所以對“政府有關經濟轉型的具體政策”缺乏了解可能也是他們無法做出“經濟轉型能否成功”的判斷的原因之一。

  2.1.2創新升級是企業經濟轉型的首選方式,就是一種狀態向另一種狀態的轉變,即企業在不同產業之間的轉換和不同發展模式之間的轉變。前者表現為轉行,后者表現為轉軌[6-7]。升級,就是企業提高邁向更具獲利能力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經濟領域的能力的過程,即企業在產業鏈和價值鏈上位置的提升,一般通過創新和整合來實現[8]。此次調查表明大多數企業家對于轉行持保守態度,而對于轉軌持積極態度的人相對較多。部分企業雖然有明確的轉型的期望,但考慮到企業內部風險、成本、利益等因素的影響,企業仍保留原行業,以現有業務為主。對于“主業務不變,進入新行業”“主業轉向新的行業,但仍保留原行業”的看法,表示贊同的比例均超過半數。而關于轉軌的調查表明,在“企業類型轉型”問題上占比最少的是持反對態度的人;對于“商業模式轉型”“進入新市場”“管理轉型”“創業者自身轉型”四個問題表示同意的比例相對較高。

  企業轉型的關鍵在于實行創新驅動。此次調查表明,大多數企業的發展有清晰明確的目標,超過80%的企業努力研發新產品來適應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對于“提高產品技術含量”這一說法,同意的人有88.4%;同時,相當多企業希望以產品的突出特色為企業發展的基礎,推動企業發展的同時,提高創新能力。同意“戰略重點從生產到研發轉移”這一說法的企業有63.7%。面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問題,大部分企業希望并認為企業將更多的由制造業轉向服務業。

  2.2企業家對經濟轉型的代價認知

  在應對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企業需要付出應有的成本以應對隨之而來的變革[9],現有研究表明轉型代價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經營成本上升、經營風險增加、短期利益受損、管理難度增加、企業家承受更大壓力。對于河南省民營企業而言,他們更加關注轉型成本和代價。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企業人員同意企業轉型時“企業家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83.89%)、“影響企業短期利益”(62.92%)、“增加協調和管理難度”(60.30%)、“增加企業成本”(53.19%)等說法;少數人同意企業轉型會“增加企業的風險”(48.68%),較少人認為轉型會使企業“喪失原有的競爭優勢”(17.23%)、“耽誤其他市場機會”(14.23%)。這說明當前大多數民營企業管理人員對行業當前發展形勢看好,對企業當前短期利益并不是特別看重,而是著眼于未來。

  此外,在此次調查的過程中,部分被訪者指出:轉型就是順應市場經濟,當一個產業做到一定程度確實很難做下去時肯定會帶著團隊轉型‍‌‍‍‌‍‌‍‍‍‌‍‍‌‍‍‍‌‍‍‌‍‍‍‌‍‍‍‍‌‍‌‍‌‍‌‍‍‌‍‍‍‍‍‍‍‍‍‌‍‍‌‍‍‌‍‌‍‌‍。同時,他們還表示:由于技術研發和更新設備,轉型意味著成本加大,對企業繼續發展下去存在一定的影響。相對于盲目轉型而言,部分被訪者認為:企業更應該著力打造自身產品品牌,立足本行業的同時發展壯大;在提升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同時,提升產品技術含量以鞏固社會地位并進行適當創新刺激市場,形成良性循環;鑒于當前的研發成本高和“創新成果得不到保護”的情況,企業的首要任務是先生存下去,因此對此并不敢做過多的嘗試。

  2.3企業家對變革的抵觸及其對外部威脅的恐懼

  從組織變革的過程來看,雖然存在諸多客觀原因而造成企業變革以失敗而告終的事實,然而一些人為性的因素更不容忽視[10]。為此,本調查在問卷設計中對企業家自身的變革抵觸情緒和喚起變革抵觸情緒的主要原因進行了考察。調查結果顯示:雖然被調查者對于變革抵觸的情緒較低,但是變革壓力倍增;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是其感到恐懼的主要原因。

  2.3.1變革抵觸態度較低,但壓力感受明顯。

  調查結果顯示,總體而言,受調查者的“變革抵觸”傾向比較低,80%以上的受調查者能夠以積極、開放的心態對待企業的變革與轉型升級。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企業家對于未知的變化存在抵觸心理,而對于可預見的改變則更樂于接納。

  對于“我喜歡有規律的生活,而不是時刻充滿不確定性”“就算無聊,我也不愿意被意料之外的事情突襲”“如果事情不按照原計劃進行,我會感到有壓力”以及“當別人告訴我計劃改變時,我會覺得很緊張”四種說法的反饋評價值可以看出,企業家對于未知的變化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而對于“即使變化很有可能改善我的生活,我仍經常對它感到不適”和“有時我覺得自己在逃避變化,雖然我明知道它可能對我有好處”的反饋值均未超過3.00,表明企業家對于可預見的變化的抵觸心理并不顯著。

  此外,在調查數據分析中發現:此次調查中對于變革抵觸傾向較大的企業家中選擇“增加企業成本”的比重較高;若干被調查者表示,轉型意味著拋棄原有的生產設備會增加新的研發投資成本;只有那些大企業或是資本雄厚的企業,才會經過謹慎思考進行轉型;對于多數中小民營企業而言,轉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很多企業都不愿意主動去轉型,而是繼續選擇在它原有的基礎上,通過改進設備或增加技術含量,謀求長遠發展。

  盡管被調查者對于“變革抵觸”傾向反應比較低,但是他們對于變革所帶來的壓力感卻十分強烈。超出半數的企業家認為“如果事情不按照原計劃進行,我會感到有壓力”“我喜歡有規律的生活,而不是時刻充滿不確定性”;還有相當一部分被調查者,對于充滿不確定性的生活表示中立的態度,可看出大部分企業家對于變革保持客觀、中立的立場,這對于未來變革與否的判斷有著重要意義。

  2.3.2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使得企業恐懼感增加。

  調查結果顯示,低于半數的被調查者認為“經濟下滑將會對企業造成消極影響”(37.83%)、“行業衰退將對企業產生消極影響”(45.32%)、“企業銷售和收入將會下滑”(41.20%)、“企業將有可能裁員、甚至停工”(18.35%)、“在未來的競爭中,輸給對手”(14.61%)。這說明,企業家對自身企業發展現狀持樂觀態度,并不過于擔憂企業具體環境變化影響,但對宏觀外部環境威脅考慮占總體比重較大。

  “經濟下滑將會對企業造成消極影響”(3.25)和“行業衰退將對企業產生消極影響”(3.34)的評價值大于3,表明多數被調查者對行業衰退帶來的消極影響比較擔憂。因為:大部分企業成立和成長都是依賴新行業的崛起和高速發展,一旦行業衰退,對這些企業而言或將是滅頂之災。

  外部環境具有不穩定性,并對管理工作產生復雜的影響,這就給管理者認知、適應和改變外部環境帶來困難。外部環境對企業及其管理活動的影響是復雜的、多方面的,其中有些影響是積極的,有些影響是敵對的,甚至相互矛盾和沖突,這種不確定性對于企業的生存發展來講,無疑都是具有威脅性的,企業在面對轉型時舉棋不定,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搶先,而失去機會,甚至遭受更大打擊。

  2.4企業家對自身的創新和變革能力的自我評估

  除了變革抵觸情緒和對外部威脅的恐懼以外,本次調查還對企業家自身的創新能力和變革能力進行了摸底。調查結果(見表6)顯示:大多數被調查者傾向于認同自身具有變革的應變能力(反饋值均在3.50以上),同時企業家能夠清醒地意識到自身能力的諸多不足。

  超過70%的企業家同意“能針對自己的工作方面的變化構思出新的應對措施”“能在工作中做到未雨綢繆,善于前瞻性決策”和“能及早準確地發現與自己工作有關的各種新變化、新動向”的說法;同時,對于“我所在的企業員工積極參與各類創新活動”這一說法,表示同意的企業家雖然超過半數(62.92%),但是并不是特別高。據此,可以判斷河南省民營企業整體的創新能力還有待提高。這將意味著:雖然大多數企業家自己有較強的應變和創新能力,但是,他們帶動企業員工一起創新變革的能力(即變革領導力)尚有待提高。

  2.5調查總結

  綜合上述調查情況來看:

  一、大部分企業認為我國經濟轉型與創新是相當重要與迫切的。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企業大都認識到,時代已經發生變化。中國正在飛速發展,保守發展越來越失去競爭力,我國經濟處在階段性轉折的關鍵時期,未來經濟發展需要新的動力,經濟發展方式亟須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投入轉變為創新驅動為主;從企業發展的角度看,企業家認為成本上升、企業利潤過低、產能過剩、缺乏人才、需求不足和缺乏創新能力等已成為當前企業經營發展中面臨的最主要困難,企業家大都認為,轉型和創新是解決這些困難的重要途徑。

  二、企業家在認識到轉型是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時,也清醒地意識到經濟轉型的艱巨。經濟轉型會讓企業付出多方面的代價,主要包括:經營成本上升、風險增加、短期利益受損、管理難度增大、企業家承受壓力增大等。另外,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和未來發展變化的不確定性都增加了企業原本的管理成本和負擔,更重要的是,兩者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人員對經濟轉型的抵觸心理和恐懼感知[11],而抵觸心理和恐懼感知對于企業的發展和進步是具有阻礙意義的。

  3轉型之難:企業轉型升級存在的問題

  從調查結果反饋的情況來看:一、被調查者認為當前企業轉型代價成本過高;二、身處UV?CA時代,被調查者經營企業如履薄冰,心中仍存恐懼、畏首畏尾;對于打破現狀仍心有疑慮,繼而不免對于轉型變革心生抵觸;三、被調查者對于自身能力評價不夠客觀,創新和變革能力亟待提高。

  3.1巨變時代,企業轉型代價比較高

  在當前經濟發展階段,企業家普遍感到經營越來越艱難。特別是深受后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外市場需求普遍乏力,生產要素成本攀升且居高不下。在此次調查中,“對企業來說,轉變發展模式成本很高”的觀點依然為多數受調查者所接受。在數字新經濟時代來臨之際,企業傳統優勢已經漸行漸遠,而一些傳統意義上的資源(如人力資本)成本逐漸攀升,雙重壓力加劇企業轉型代價。72.3%的被調查者認同“轉型意味著有一批企業會被淘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業內所流傳的“不轉型是等死,轉型就是找死”。“等死”或許還可以將企業的生命拉長、甚至延續,而“找死”卻是為大多數被調查者難以接受的事情。

  3.2失敗恐懼感偏高、變革抵制情緒較濃

  隨著新經濟時代的逐步靠近,外部環境對企業轉型升級不僅構成拉力,同時也施加著壓力。雖然企業的轉型升級是為了自身的生存和更好的發展,但是實現這一目標必需識別和評估當下市場機會,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整合資源、技術創新和管理變革等手段提升核心競爭力、完善或更新商業模式。

  近些年來,河南省勞動力成本上漲無疑會抵消政府在基礎設施、產業鏈與供應鏈配套等方面的努力,也會抵消本地市場潛力的優勢。同樣受勞動力成本的劣勢影響,曾經立足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并未轉移到中部地區,而是向收入更低的發展中國家轉移。

  外部環境的不利因素和變化趨勢,使得被調查者心生恐懼,從而對企業轉型之路感到困惑,甚至誘發對變革的抵觸情緒。例如,此次調查中發現變革抵制測量中前四項的整體估值大于3,這說明有超過一半的調查者對于經濟轉型帶來的變化感到無所適從。另外,外部威脅帶來的恐懼感整體估值也大于3,也表明了企業家對經濟轉型所帶來的未知結果的擔憂。而這種抵制情緒和恐懼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轉型升級的意愿。即使是在企業明明知道轉型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好處的情況下,出于謹慎考慮依然不敢輕易試水。

  3.3被調查者自身創新和變革能力不足

  外部環境是影響河南省民營企業轉型的宏觀因素,而阻礙其主動轉型的關鍵因素卻在被調查者自身。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對企業管理工作產生了復雜的影響,從而造成管理者在認知、適應和改變所處環境的困難‍‌‍‍‌‍‌‍‍‍‌‍‍‌‍‍‍‌‍‍‌‍‍‍‌‍‍‍‍‌‍‌‍‌‍‌‍‍‌‍‍‍‍‍‍‍‍‍‌‍‍‌‍‍‌‍‌‍‌‍。雖然被調查者在此次調查中對自我創新和變革能力的評分比較高(各項問題均值都超過了3.5),但是他們缺乏主動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行動似乎更能說明河南省民營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所存在的核心問題。身處人口大省,在過去的工業化進程乃至信息化的時代發展中,河南省民營企業歷來依托勞動力資源稟賦的優勢從事勞動密集型產業。

  在轉型經濟的社會背景下,傳統勞力成本優勢變成了劣勢,創意意識缺乏、人力資本短缺和變革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的問題集中爆發。如何響應政府號召,立足實踐,成為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支點。在此次調查的走訪過程中,被調查者并未給出具體的舉措。這充分反映出,被調查者自身創新意識和變革能力的短板。因此,雖然大多數企業家意識到企業成功轉型的關鍵是增強人力資本、提升創新和應變能力,但是當面對市場突如其來的變化時也會感到茫然。加之,企業內部的創新型人才較少,也使得企業在面臨經濟轉型變化時一直處于觀望狀態。

  4轉型之道:涅槃與重生

  推動河南省民營企業轉型與創新,本研究認為至少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著手:第一,順勢而為、緊跟時代步伐,借以大數據驅動企業轉型升級;第二,不斷提高企業尤其是企業家自身的創新能力和變革能力;第三,民營企業轉型之路,仍需政府加以援手、從宏觀政策上給予支持和調控。

  4.1緊跟時代步伐,以大數據驅動企業轉型升級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化成為未來企業轉型的方向。數字技術、數字化創業、數字化轉型等數字現象,正在從多方面改變我們如何工作、如何組織。由數字技術提供的無處不在的大連接和動力支持,正在挑戰存在已久的商業模式,并開啟了創造和獲取價值的新途徑,從本質上改變了企業經營過程的不確定性,以及應對不確定性的方式。

  大數據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要素,不僅可以緩解當前企業信息化程度低的問題,同時還能解決企業轉型成本高的問題。依托大數據資源,通過商務智能與分析,可以幫助企業提高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決策效率和決策質量。近些年來,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各民營企業應抓住機遇,大膽轉型、爭先創新,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4.2企業應主動擔責,提升企業自我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

  轉型升級,說到底最終還要落實到企業的具體實踐中去。首先,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在面對嚴峻的發展環境時,不僅要提升對企業的感知能力,同時也要提升應變能力和管理創新能力,提升自我變革效能感[12],還要提升企業學習吸收轉化能力。

  其次,民營企業在推進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要重視創新投入,尤其是基礎研究的投入,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在政府的指引下制定其創新發展戰略;重視人力資源建設,科學制定人才培育體系,為技術型、管理型和創新型人才提供差異化培訓體系,培育企業核心價值觀、提升企業凝聚力。再次,民營企業之間要保持密切合作,以行業技術攻關聯盟的形式有針對性地攻破重要的技術環節和技術難點,整合資源、縮短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在必要的時候借助高校或科研院所,打造“產學研”合作基地,形成“研發—轉化—應用”一條龍。作為民營企業家,要在“干中學”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我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

  4.3政府應增強宏觀政策把控,確保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轉型升級是河南省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企業轉型升級是當下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微觀基礎。首先,政府應當重視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制定有利于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政策。與此同時,為主動轉型的企業籌措資金,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并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在“走出去”方面頒布有利于民營企業的支持性政策,鼓勵其走向國際市場。其次,政府應當充分發揮其自身的經濟職能,通過一系列的監管引導市場運行,為民營企業提供相應的轉型升級服務支持;通過行之有效的科學的經濟管理手段,為民營企業提供專業人才和特殊技術的支持,幫助民營企業提高經驗水平,特別是要切實落實對民營企業管理人才培育的鼓勵政策。

  再次,作為政府部門,應繼續推行“放管服”改革,既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和簡政放權,又要不斷健全體制機制和完善服務體系;在數字經濟到來之際,應大力發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在整合現有數字資源的同時,不斷完善數據管理和監測體制機制;通過大數據輿情監控加強對市場運行體系的監管,嚴格排查和杜絕不合法的行為,保護民營企業知識產權,鼓勵企業之間的技術交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從而推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論文投稿刊物:《民營科技》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中國科協科普部、主管主辦的自然科學類期刊。本刊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9-4033 國內統一刊號:CN57-1125/N 郵發代號:24-75 。

主站蜘蛛池模板: a级毛片在线免费 | 欧美亚洲中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黄色三级 | 一级a毛片| 免费三片在线观看网站 |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2021 | 4444在线观看片 | 一级爱一级做a性视频 | 亚洲嗯啊 | 99久久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色在线视频 | 久热香蕉在线视频 | 亚洲绝美精品一区二区 | 最新精品 | 91视频麻豆|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成人区视频 | 欧美成人r级在线播放 |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亚瑟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漫剧情 |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www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一级做a免费视频观看网站 一级做a爰毛片 | 亚洲女人性视频 | 91蜜桃传媒一二三区 |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 日韩综合图区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 中文字幕黄色片 | 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麻豆传媒地址 | 成年午夜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 91成人国产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 | 成年日韩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7777 | 久久青草免费免费91线频观看 | 91一区二区午夜免费福利网站 | 91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性色 |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