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6月29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在傳統灌輸式教育無法有效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時,構建高效課堂勢在必行。在新課改之風大力盛行的今天,一場針對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改革也在不斷推進。下面,本文從設疑導入、直觀呈現和任務驅動三方面著手,對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這一問題淺談一二,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高效課堂;導入;直觀;任務
自新課改推行以來,傳統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日漸顯現了出來,由于教師習慣性地將學生看作容納知識的機器,這便在極大程度上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阻礙了其主體性的發揮,進而極易導致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低下。因此,為使高中地理教學由“低效”走向“高效”,教師首當其沖地便是要及時擺脫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轉而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對傳統地理教學的理念、模式、過程與方法進行積極地調整優化,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地理教學的趣味性、生動性及全員參與性,從而促進高效教學目標的更好達成。
一、設疑導入,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實際上是以“疑”為紐帶的動態統一體系,問題是驅使學生展開一切學習與探索活動的起點和原動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之初,教師應以問題為契機,在結合學生思維水平和教學具體內容的基礎上恰當創設情境,并以此來導入新課,這樣不僅可以引發學生的主動思考,而且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為新課教學奠定基礎。
以《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這節教學為例,為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我以《狼圖騰》作為開場,其中講述了知青陳陣在內蒙古插隊時與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也寫了人類不恰當的放牧、農耕和狩獵導致草原荒漠化的故事。為了找到新的草場,陳陣多次跟隨牧民一同遷徙。離開的草場因為已經沒有了草,只剩下沙子而被荒廢了。這時,我告訴學生內蒙古荒漠化的土地面積從2009年開始已經在人們的治理下逐年減少了。之后,我向學生問道:“你認為荒漠化的成因和荒漠化面積減少是因為什么?”這樣,通過以《狼圖騰》這一故事為契機導入新課,既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又使學生對“荒漠化”一詞有了更為深層次地理解,這便為新課教學做了鋪墊。
二、直觀呈現,實現教學難點突破
現代教育手段的出現和迅猛發展為課堂教學方式的多元化轉變提供了新的有利契機,其憑借自身強大的影音功能,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青睞和積極推崇且日益成為了課堂教學的“時代新寵”。若能將其有效運用于高中地理教學中,不僅可以為課堂教學注入一股新的生機活力,而且還能夠將地理知識轉化得更具形象化、直觀化和具體化,從而有利于實現教學難點的突破,深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認識。
由于《地球的運動》這節內容涉及到的空間概念較多,對學生的空間思維要求較高,學生學習和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于是,為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我先是運用flash演示了地球的運動,形象地再現了地理事物。之后,在再次演示的過程中,我指導學生觀察并思考了地球公轉過程中太陽直射點的變化,并引導學生剖析了原因,使學生認識到了黃赤交角的存在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接下來,我運用信息技術展現了地面上影子的季節變化,并引導學生分析了其變化的原因,以使學生在對所學知識進行應用的過程中深化理解,強化記憶。
三、任務驅動,落實學生主體地位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發生變革,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被較為廣泛地應用于了課堂教學之中。所謂“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布置一些任務來讓學生去自主發現和解決問題,以使學生產生持久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將其有效運用于高中地理教學中,不僅可以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還能夠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積極探索,從而有利于獲取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時區的計算”時,我先是向學生問道:“哈爾濱的王明在網上結交了一位新疆的網友張鵬,他們相約晚上八點進行視頻聊天。同學們,你認為他們能夠按時‘見面’嗎?”之后,我據此提出了以下問題供學生合作探究:1.全球如果以跨越15°為一個時區,可以劃分為幾個時區?2.兩地相差1°,地方時相差多長時間?3.兩地相差一個時區,地方時相差幾個小時?待學生交流討論完畢,我讓各小組派一個代表進行總結性發言。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有意見不一致的地方,各小組可以進行爭論。這樣一來,不僅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還深化了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認識,獲取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要想促進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與生成,教師一方面要認真領會新課改精神,積極適應教改要求,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時時反思教學行為,使之能與學生的身心特點相契合;另一方面要注意調動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去認識和學習豐富多彩的地理知識,以達到教與學的最佳平衡,從而獲取理想中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鐘弄璋.新課改中的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44):158.
[2]孫興杰.談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235.
作者:胡敏
經濟師評職投稿刊物:《中國集體經濟》本刊努力展現時代精神,貼近現實生活,真正起到上通下達的橋梁與紐帶的作用,發揮宣傳、指導、維護、監督和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