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本篇文章是由《外語界》發表的一篇外語論文,刊發的內容能夠集中反映外語教學和科研最新成果與動態,歡迎從事外語研究、外語教學的從業人員投稿。雜志自1980年正式創刊發行,堅持高質量內容刊發,在1992年就已經成為中文核心期刊,極大的促進了我國外語教學領域發展。
摘 要 研究了英語教學中藝術性的重要意義。指出了創造性、表演性、審美性是英語教學藝術性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 英語教學 藝術性 創造性 表演性 審美性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諸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呆板、枯燥的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學習興趣,師生間不能很好的配合和交流這樣一些問題。問題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我們都知道教學計劃的實施是由教師和學生兩位一體來進行的,如果在教學中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則教學就無從談起。而我們卻容易忽略一個更重要的因素,致使這兩個環節彼此孤立,甚至是對立,結果教師費盡心機的授課不僅不能很好的感染學生,反而會使學生對英文的興趣喪失殆盡。這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下面要討論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的藝術性。
藝術形式是為了抒發某種感情或表達某種觀點。而教學實際上也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嚴格的說應該是一門獨特的表演藝術。
與真正的表演藝術不同的是教師在課堂上表演的實質是組織教學、傳授知識和技能。教學與表演藝術的共性在于兩者都要借助于表演去輸出信息。在藝術的表現過程中,如果有了明確的說教味道,就會馬上中斷雙方情感的交流。同樣,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反復的說教和灌輸只會給教學增加強制色彩,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理解力的發揮。
教學的實施應該是科學和藝術的統一。外語教學亦是如此。
這里的“科學”指的是依據心理學、教育學和語言教學規律所制定的教學方法,而教學藝術則是要求教師有意識的通過聲音、色彩、形象和活動的等一系列能使學生體驗和感受到美的手段去設計教學的全過程,去誘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并進一步引導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發學習的能力。因此,如何使教學過程富含藝術魅力,是外語教學應該充分重視并認真研究的問題。我們可以把教學藝術歸納為三點,即創造性、表演性和審美性。
一、創造性
教學規律基礎上教師的創造性體現在教學中的各個方面,它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評估等方面。例如,在講解英語音標的發音、讀法時,大多數初學英語的學生感到很頭痛,如果教師能夠把英文的48個音標和漢語拼音建立某種聯系,告訴學生中國人與外國人的發音器官都是一樣的,只是鼻、唇、舌、喉以及口形變化的不同組合而已,這樣創造性的把教學內容重新編排,可以使學生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很輕松的掌握英語的音標;再如,與其枯燥乏味的講解英文中語調及單詞、句子重音問題,還不如放一曲《高山流水》來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一下音樂藝術領域中的節奏感,而英文中詞的節奏感通過重讀、次重讀和非重讀音節表現出來,句子以及篇章的節奏感就如同一首悠揚的曲子抑揚頓挫。用這樣的方式能啟發學生思考并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這種創造性的教學方法,不僅使學生陶醉于自己的所知、所感、所學,而且教師也享受于自己所組織的教學氛圍中,從而產生一種良性循環,更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
二、表演性
表演性主要體現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上,在教師表演式教學的感染下引導學生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更進一步的參與教學、表現自我和相互交流,進而融入角色,產生一種師生間默契的互動,使課堂氣氛更加感染人,從而進一步提高外語教學的質量。
在外語教學中,我們可以借鑒一下兒童對于母語的學習。兒童通過成人的手勢、表情及具體的活動模式學到母語,這時他們的想象、情感、理解同時參與學習,并逐漸從語言的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往往忽略了語言學習的這一規律,把活生生的語言變成了一條條僵化的公式或令人生畏的印刷符號,這就等于在教學與藝術的接壤帶,人為的掘出了一道鴻溝,這正是缺乏表演性所產生的后果。教師的表演要根據教學目標來設計。例如在黑板上用簡筆畫來表現一個特定的人、物或場景要比語言更形象;教師根據課文情節進行帶有表情色彩的朗讀,會加速學生對語言內容的理解;再如,教師一個明快的手勢會使全班同學立即明白“Close your books”的含義,亦或是含有微笑的表情會帶給學生一種無言的親切與鼓勵。
三、審美性
審美是心理學研究的一種高級精神現象,涉及到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多種心理功能,是教學藝術的又一特征。現代教育思想使教育表達方式與藝術表達方式之間的差別在縮小,也使師生在教學過程中有美的享受。在情感的交流中,在知識的傳授與接受中,亦激發著師生創造的激情。
審美性在外語教學中的體現是將語言材料轉化為美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學習熱情。從美學的觀點來看,審美者(學生)和審美對象(英語)是對等的,二者的相遇應該是知心朋友的相遇。學習者和知識只有建立在這種關系上,才會產生最佳的學習效果。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只有通過審美感受這個“大門”,學生們才能對所學內容發生興趣,萌發掌握它的愿望。這就是說,審美的感受力是先天和后天培養得來的。同一事物在外界條件影響下,觀賞者的眼中可能是一種美,亦可能是一種丑。當學生剛剛接觸英語的時侯,自然不會形成明確的印象或美的感覺,這就要靠教師的后天培養,用美的形式將語言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最初的好感。譬如,教師可以在外語教學的初始階段,讓學生欣賞一些優美的配樂朗誦、情景對話、英文歌曲或詩歌、電影片段的錄像,目的在于使學生感受到英語語音語調的抑揚起伏、生動和諧。當進入外語學習的高級階段,教師則應從語言材料中向學生展現出語言的文體美、修辭美及韻律美。這樣,學生為應付考試而學的被迫感就會被“我要學”的內心愿望所取代。而這條學生與英語之間的紐帶或鏈條,必須是教師有意識的將其一端系著學生,另一端系著英語,這三位一體的和諧、生動、興奮的教學心理和氣氛,無疑會使英語教學產生質的飛躍。
藝術存在于生活之中,藝術的價值是使生活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進而滿足人的精神生活,調動人們積極向上的生活熱情。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同樣也應該用藝術化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啟發學生,這樣的話,我們的教學目標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實施。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