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鄭通濤等(2010)曾指出“試圖編寫一本適用于所 有國別、所有學習者的漢語教材是無可能的”,因此所 謂的通用教材可能是在較短時間內的一種應急措施。 韓國作為開展?jié)h語學習最早最活躍的國家之一,早有 專家、學者針對韓國本土實際學習情況開展具針對性 漢語教材的編寫工作。 殷凌薇等(2019)通過對位于韓國首爾市國立首爾 大學、延世大學、高麗大學、韓國外國語大學、中央大學 五所一流大學中文專業(yè)本科的總體情況、師資情況、課 程設置、教學大綱等內容進行具體比較分析,對五所大 學中文專業(yè)的教學情況進行了整體考察。
而對該五所 大學中文專業(yè)課程考察表明,這五所大學中文專業(yè)培養(yǎng) 目標較重視學生的古典語言與文化、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而現代中國文化及語言實踐應用教育則相對較少。目 前,對于韓國高校自主研發(fā)教材研究梳理幾乎無論文 篇目涉及,因此,筆者針對這五所具有代表性的韓國大 學中文系的教材使用及研發(fā)情況進行整理,這對韓國高 校漢語教材使用現狀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教材使用及研發(fā)情況
(一)首爾大學中文系 作為韓國超一流學府,首爾大學中文系具有很強的 科研實力。自主研發(fā)教材中語言技能類課程共有 14 門 課教材列表,共對應 14 本主要教材。此外,引進類圖書 占比 21%,引入中國教材 2 本(包括 1 本韓國重印),引 入英國劍橋大學教材 1 本(韓國出版社引進版)。初級 漢語與中級漢語主要使用學校系主任李康齊教授編寫的教材系列《The Chinese 漢語 STEP1+2》,中級漢語使 用中文系樸正九教授編寫的《多樂園漢語 MASTER3》。 初級漢文與中級漢文課程教材也使用本系自編教材。 文化歷史類共有 1 門課教材列表。漢語教學類共有 2門課教材列表,共對應 8 本主要教材,其中引入美國 Pearson 教育出版社教材 1 本。
(二)延世大學中文系 同樣屬于一流高校的延世大學也開發(fā)了大量教 材。其中語言技能類課程共有 6 門課程教材列表,12 本 主要教材。引進類圖書占比 17%,引入中國教材 2 本。 文學類共有 6 門課教材列表,共 9 本主要教材。漢語教 學類共有 1 門課教材列表,共 1 本主要教材,引進周小 兵《漢語教學入門》教材韓文譯本。 (三)高麗大學中文系 高麗大學作為老牌強校也開發(fā)了大量教材。其中 語言技能知識類課程共有 11 門課教材列表,15 本主要 教材。引進類圖書占比 73%,引入中國教材 5 本(其中 1 本為原著再譯),引入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教材 4 本,美 國大學出版社教材 2 本(1 本為原著再譯),多為語言學 類書籍。本土教材 4 本。引入中國教材中 2 本出自北京 語言大學出版社。
《現代漢語讀解》課程教材為高麗大 學中語中文科教室研發(fā)。文化歷史類課程共有 7 門課教材列表,25 本主要教材。引進類圖書占比 36%,引入 中國教材 6 本,引入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教材 2 本,美 國出版社書籍 1 本。本土教材 16 本。電影與現代中國 與中國地理的快樂兩門課程使用教材由高麗大學中語 中文系研發(fā)。漢語史這門課使用中國引進書籍 6 本,現 代中國社會理解這門課多為介紹中國經濟與政治方面 書籍。文學類課程共有 9 門課教材列表,10 本主要教 材。引進類圖書占比 40%,引入中國教材 4 本,本土教材 6 本。
其中自主研發(fā)的教材有兩本:《現代中國文學》為 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批評課程教材,《中國文 學的快樂》為中國古典文學史 2 課程教材。教學類課程 共有 3 門課教材列表,6 本主要教材。引進類圖書占比 66.7%,引入中國教材 4 本,本土教材 2 本。其中,漢語 教材研究與指導方法這門課還使用《英語教學法》以參 考二語教學知識。值得一提的是,高麗大學相當注重研 發(fā)教材,有多本教材是本校教師團隊精心研發(fā)的。
(四)韓國外國語大學中文系
韓國外國語大學是韓國最好的語言類大學,具有極 高的科研和教材開發(fā)能力。其開發(fā)的漢語教材中語言 技能類課程共有 13 門課教材列表,25 本主要教材。引 進類圖書占比 36%,引入中國教材 6 本。引入英國劍橋 大學出版社教材 2 本,美國出版社書籍 1 本。韓國外大 學自主研發(fā)教材有 4 本。文化歷史類課程共有 15 門課 教材列表,21 本主要教材。引進類圖書占比 14%,引入 中國教材 3 本,其中該校自主研發(fā)的教材有 3 本。文學 史類課程共有 6 門課教材列表,9 本主要教材。引進類 圖書占 22%,引入中國教材 2 本。
韓國外國語大學自主研發(fā)教材優(yōu)勢突出,涉及語言 技能類與文化類課程,數量豐富、形式多樣,涵蓋的課 程種類較多,本系教師的教材編寫主動性被充分調動。
(五)中央大學中文系
中央大學中文系相對上述幾所高校中文系研發(fā)教 材略少。其中語言技能類課程共有 10 課教材列表,15 主要教材。引進類圖書占比 20%,引入中國教材 3 本。 文化歷史類共有 4 門課教材列表。文學類共有 8 門課 教材列表,漢語教學類共有 1 門教材列表,共 1 本主要 教材,其中引入美國 Pearson 教育出版社教材 1 本。
其 他應用類共有 1 門教材列表,2 本主要教材。 、五所大學橫向對比相同課程高使用率教材 通過五所高校中文系相同課程使用教材的橫向對 比,有助于我們發(fā)現教材使用的真實情況和各高校呈現 出的特點。我們選取使用率較高的會話課程教材進行 橫向比較,中國語銀行 Chinses Bank 北京大學新漢語口 語以及引進北京大學的教材漢語口語為主。中級漢語 課程各大學優(yōu)先使用本校教授出版的教材,如 首爾大學中文系教授樸正九主編的多樂園漢語 MASTER 系列以及高麗大學中語中文科教研室編寫現代漢語解 讀。外語教科教材研究及指導方法課程是高年級中的 優(yōu)秀學生主修課程,兩所高校(韓國外國語大學與中央 大學)都引進了美國權威教材進行授課。
此外,有一門中國文學史課程使用率較高教材為出 版社新雅社于 2013 年出版的《中國文學史》(編者金學 主)。還有一門外語教科教材研究及指導方法課程使用 率較高教材為美國教材,為 2015 年 Pearson Education 出 版社出版的Teaching by Principles(editor:Brown & Lee)。
五所大學自主選擇教材使用特點分析
由于韓國教育部門及相關語言文字組織機構給予 各高校自由度并未對使用教材進行統一規(guī)定,韓國各高 校也并未對各專業(yè)規(guī)定教材,因此專業(yè)課程任課教師均 有自主選擇教材或使用自己研發(fā)教材的自由。
以中文系任課教師來看,均可根據文學類或文化類 課程自主選擇授課教材,一般表現為融合市面上的多 本教材形成授課教材。比如,首爾大學中文系的漢語圈 社會與文化課程選擇了與中國現當代社會理解相關的 書籍,如《鄉(xiāng)土中國》《中國的體溫——中國民眾如何生 存》《展開中國學講義》等。
編寫該類教材的優(yōu)點在于這 類書籍既可幫助學生了解中國的城市生活,又能關注鄉(xiāng) 村生活,不失偏頗,覆蓋范圍全面。韓國外國語大學中 文系的中國大眾文學課程一般參選教材或者書籍則包 括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及新雅社出版的《中國文學 史》。高麗大學中文系的中國文學與影視文化課程將文 學作品原著以及電影電視作為結合,講授內容包含白話 小說、文言小說、現當代小說(中國臺灣地區(qū)小說以及 蕭紅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延世大學中文系的中國文 化論特講課程涵蓋現當代文學的范圍極為廣泛,除常 規(guī)小說外,還選擇中國當代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選集及其他偵探小說選集。這類題材較易吸引年輕學生 群體的關注,借助科幻作品的想象主題既能跟上時代 步伐,又能符合學生閱讀口味,同時能夠傳遞當代中國 文學的時代性。中央大學中文系的中國思想理解課程 主要參考了中國古代思想家選集,包含墨子、韓非子、 老子,非常全面地覆蓋了中國傳統哲學思想體系,這有 助于學生全面了解中國古代思想,感受到多樣性。
韓國五所大學漢語教材使用特點
通過上述整理研究,我們發(fā)現韓國漢語教材的出版 體現出相當的本土性特點,可簡要整理如下。
(一)種類豐富多樣,覆蓋多門學科
教材編寫需要依托于教學一線豐富經驗以及較強 專業(yè)性的方向標。韓國漢語教學及研究界可謂人才濟濟,往往擁有較強專業(yè)科研能力及擁有豐富一線教學經 驗的教師往往會成為教材研發(fā)的主要推動力量。比如 作為韓國漢語教學一線教師及中文系主任、骨干教授 的首爾大學李康奇教授于 2014 年就編著了一套《The Chinese 漢語 STEP1+2》教材。與此類似,高麗大學、韓國 外國語大學充分發(fā)揮教師科研能動性以及各位一線教 師研究方向的學術專長,并結合學校自身學生的學習需 求及學習興趣,探索拓展出版多類別文化類及文學類 教材,全面且豐富。
(二)緊跟漢語學習趨勢,把握漢語學習者需求
趙金銘(2009)指出需充分考慮到教學環(huán)境的不同 (尤指國內與國外教學環(huán)境的不同),以學習者為中心的 教材。因此,應適用于與所在教學環(huán)境相吻合的教材就 顯得尤為重要。這五所韓國大學自主研發(fā)的教材結合 韓國本土的教學環(huán)境,教材編者尤其是韓國學者及一線 教師經驗豐富專業(yè)性強,加上能準確了解韓國本地學 生的學習習慣及習慣性使用錯誤,從教材內容上更能 編寫出貼合韓國本地實際情況的教材。同時編者也能根據韓國的中文專業(yè)設置、培養(yǎng)目標、就業(yè)需求等多種 因素,準確把握重點助詞,編寫出更適合韓國本土的學制教材。
教材教育論文:淺談部編教材低段隨文識字教學策略
(三)中國漢語教材與本土教材互為補充
在海外教學中,大部分國家都將中國本土出版的對 外漢語經典教材引入和國別化教材進行互為補充。韓 國不但較早引進中國優(yōu)秀和經典的漢語教材及書籍, 并已出版適用于自身國情的教材,教材編寫者在不斷吸 收中國漢語教材優(yōu)點的同時,根據各自教學實際,充分 發(fā)揮熟悉本土因素的編寫優(yōu)勢。這樣,一方面可以保 留原汁原味的中國語言表達和文化知識,另一方面也能 結合教學情況對原有教學內容進行刪減(如中國地名 等)互為補充。針對教材進行本土化處理,去除周小兵 (2014)指出的“本土文化失語現象”,并傳達有效信息。 、結語 在當前語言類就業(yè)市場的快速變化發(fā)展情況下, 韓國這五所高校能夠及時推出自主研發(fā)教材,以滿足韓 國本土高校學生學習漢語的需求,這為其他國家的漢語 教學起到榜樣作用。
參考文獻:
[1]鄭通濤,方環(huán)海,張涵.國別化:對外漢語教材編 寫的趨勢[J .海外華文教育,2010 1):1-8.
[2]趙金銘.教學環(huán)境與漢語教材[J .世界漢語教 學,2009 2):210-223.
[3]周小兵,陳楠,梁珊珊.漢語教材本土化方式及 分級研究[J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 5):73-78.
作者:殷凌薇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