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健康的心理對我們每個人生活以及事業的成功都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從小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這樣才能深化素質教育改革。但是當前階段不少小學生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比較常見的心理問題有焦慮、無法集中注意力、自卑等。為了解決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給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家校形成教育合力。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問題;干預
小學階段不僅是學生行為和性格發展的關鍵階段,更是其智力發展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學生身心變化較快,加之缺乏社會經驗和文化知識,滋長了各類不健康的心理,這是學生出現心理疾病或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見,當前背景下每個教師都必須加強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使其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這也是當前階段教育的重點。接下來本文就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干預策略這一重要課題提出幾點淺見。
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
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焦慮、無法集中注意力和自卑等幾個方面:
1.1焦慮
小學低年級學生焦慮更多表現在大小考容易緊張、缺乏自我意識等[1]。高年級部分學生可能因為學習壓力,加之過于在意考試分數,考試前產生擔憂、焦慮等情緒。由此可見,教師應結合學生調整學生心理問題,給學生更多放松的空間,緩解甚至消除其存在的負面情緒。
1.2無法集中注意力
學生上課之前并沒有做好充足準備,具體表現在上課時找不到課本、無法按時完成教師的布置的任務;上課時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在課堂上與同學打鬧,望著窗外發呆;從來不主動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在課堂上偷看與課堂學習無關的書籍等等。為此,教師應加強鍛煉學生意志品質,重點關注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學生,借助周邊學生對其的關注提高其注意力的穩定性。同時降低無關刺激。通過觀察可以了解到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除了學生本身的影響之外還受到其他學生或玩具的影響,可通過調整座位、課堂上收起其他玩具等方式使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
1.3自卑
學生對自我的不認可是其產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若學生長時間否定自己,認為自己做什么事都不可能成功,長期下去學生也會變得不自信[2]。學校生活具有很強的交際性與集體性,若學生在學習中產生自卑心理,則很難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并不利于其與正常人溝通。比如有一位學生身體素質一般,且身材矮小瘦弱,不愿意參與班集體活動,時常獨來獨往。為此,筆者以朋友的身份與這位學生展開對話,耐心地與學生交流,善于發現其身上的閃光點,鼓勵其主動參與集體活動,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步克服自卑的心理。
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干預策略
針對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教師應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教師要想讓學生跨越自身心理障礙,應在教學中加強構建與完善心理環境。首先,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基礎開展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將更多趣味元素容易其中,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其次,開展各種各樣針對性較強的互動交集活動,如夏令營、春游和校園文藝活動等,使學生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營造和諧、活躍的分為。其次,開設主題班會。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具體的例子強化學生情感體驗。最后,教師應給學生做好榜樣作用。教師結合具體行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溝通,使學生敞開心扉。
2.2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教育改革背景下必須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了解決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教師應了解學生存在的負面情緒,科學設置課程,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可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上結合案例、情境等增強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的了解,使其在討論中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3]。以學生感興趣的熱點問題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加強對其進行心理疏導,逐步提高其自我調適和自我管理能力,這對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2.3給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新時期背景下學校應積極成立心理咨詢小組,聘請專業導師給學生提供線上和線下交流平臺,給學生開通專門的咨詢熱線,購置適合學生閱讀的心理健康教育書籍。學生可以通過匿名投稿的方式尋求心理輔導教師的幫助,也可以通過閱讀相關數據自我調節。同時,學校應加強建設心理檔案,定期檢查全校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結合問卷調查以及面對面溝通等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問題。在此之后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統計分析,給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逐步矯正不良情緒,讓其始終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面對生活[4]。此外,針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習,教師應給其特殊的關注,給其更多關懷,關注其心理訴求。
2.4家校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對學生學習產生直接的影響,家長在教育學生方面同樣具有一定的優勢,尤其是疏導學生心理問題方面。為此,教師應提高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心理問題。首先,開展親子共讀活動,這個過程中增強家長對加強親子關系認識的重要性
[5]。其次,結合QQ、電話以及微信等交流軟件及時給家長轉達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加強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和狀態。最后,督促家長針對學生存在的負面情緒主動與學生溝通,給學生更多關懷,如有必要則可以尋求學校專業心理健康教師的幫助。同時,鼓勵家長主動學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使家長積累更多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更多與孩子溝通的技巧。
校園安全論文:小學校園欺凌行為的成因及綜合預防行動策略
結束語
素質教育深化推進背景下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已經成為學校關注的重點。因此,新時期背景下心理健康教師應從多個方面著手,學校、教師以及家庭等多個方面共同努力,探索有效的心理問題解決方法,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齊騰騰. 淺談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應對策略[J].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 2016(032):67-67.
何靜. 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J]. 速讀(上旬), 2016(8):318-318.
林青. 小學學困生心理問題梳理與干預[J]. 散文百家·國學教育, 2020(1):132.
唐銀梅. 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對策[J].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 38(S2):229-231.
茍麗萍. 中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對策[J]. 平安校園, 2017(11):70-71.
作者:周亭廷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