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想和行為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一階段對他們的言行進行良性引導,有助于完善學生的人格,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對此,本文也將以小學階段的學生成長為切入點,從信息技術課堂設計出發,分析創新能力培養的基本前提,并探討小學生信息技術創新能力培養的方法和途徑,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參考和啟示,僅作拋磚引玉之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教學;創新能力;培育方法
引言:
在素質化教育和新型課程改革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當下國家在宏觀上對學校課堂的要求相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顯的調整和轉變,不再以簡單的理論知識背誦為本位,而是更加強調技能的發展和延伸,這種變化也給教師的創新提供了更加鮮明的思路。信息技術作為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基礎,在這種情況下也應當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視和關注,特別是就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要尤為強調創新能力,發展的必要價值。
分析信息技術的作用和特點
首先,信息技術面向的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未來,具有十分明顯的現代化特征,能夠為兒童的素質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具有知識性和技能性兼具的特點,可以讓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步養成適應社會的技能,為日后的學習和工作做足充分的準備。也就是說,信息技術教學是順應21世紀發展潮流的基本舉措,也是推動學生創新能力進步的主要動力,在整個基礎教育中所發揮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對此,教師也必須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這一門學科的重要性和必要價值,把課堂建設與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充分結合到一起。
其次,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僅僅局限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不是為了讓學生掌握過多的計算機學科的知識,而是要讓學生具備學習的興趣,具備計算機使用的意識,并初步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所以,教師必須要充分把握信息技術發展的主要目的,只有這樣才不會盲目拔高課堂教學的要求和標準,才能真正為學生創造更加平等和開放的空間,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的才華和優勢,不必受制于枯燥的理論和框架,最終喪失學習興趣和好感。
最后,信息技術教育的特點并不僅僅體現在計算機身上,更是實現了多種學科的交叉融合與滲透,在一定程度上也淡化了計算機自身的學科性。這也就意味著,教師決不能把信息技術變為單純的理論課,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打破思維定勢,拓展教學方法,為現代化課堂注入更多的生機與活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1]。
分析信息技術課堂培育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
激發興趣和好感
興趣始終是引導學生展開實踐活動的前提要件,學生只有產生內在的學習動機,才能夠真正付諸行動,才可以讓思維活動變得更加多樣起來,靈活檢查信息,實現知識的質變,結出豐碩的成果。對此,教師必須要在課堂上激發出學生的思維和好感,要充分分析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激發出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例如,在鍵盤練習的時候,大多數學生都會感到枯燥無味,所以教師就可以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漢字錄入競賽,讓學生充分使用計算機本身的考試軟件比拼打字的速度,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鍵盤操作的熟練度,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漢字的印象和理解,讓學生懂得挑戰自我,磨練學生的意志和品格[2]。
提煉教材精華
教師應當以教材為主線,通過各類元素的提煉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思維,要讓學生在創新意識的引導下發現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存在區別的,他們的探索和創新欲望也不盡相同,所以教師要把握好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要保證問題的啟發性和開放性,適用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例如,在學習與word文檔有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把美化文章當作主題,讓學生觀察自選圖形,繪制一幅畫,圖形的確定可以讓學生自行選擇。
教師可以適當的展示出實力作品,讓學生能夠明確本節課的任務和主題,然后讓學生自由發揮,為學生保留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當檢閱學生作品時,教師也可以觀察不同學生展現出來的畫作,有些學生用16角形組成的太陽,有些學生用三角形和正方形組成了房子,以上這些都可以說明學生無窮無盡的想象力。
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利用計算機設計電腦小報,這一任務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也存在密切的聯系,可以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感受到計算機的神奇和奧秘,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在正式開始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先讓學生收集資料和信息,要自行勾勒出排版和框架,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的學習并吸收知識,他們會在任務設計的時候展露出更多的思維獨創性,也會激發出更加濃厚的興趣,養成獨立自主探究的良好習慣。
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
實踐是引領創新的基石,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學生通過實踐可以把所有的創新思維付諸到現實中,能夠在創意和創新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梁。而創新能力的發展,本身就是思想付諸實踐的鮮明體現,學生只有親自參與到探索中,才能真正推動思維向著物質的方向發展,體會到自己創新的樂趣。所以教師要盡可能為學生保留多樣的實踐機會,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印象和理解。
同時,教師也應當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創新過程并不僅僅意味著學生智力的發展,更是涉及到學生個人的情感和意識,學生只有具備了敢于創新的勇氣和毅力,具備了追求真理和結果的勇氣,才能夠真正越挫越勇,即便是遇到了困難,也能夠不氣餒,敢于挑戰自我。對此,教師如果在課堂上發現了勇于提出問題的學生,應當及時予以表揚,如果學生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教師也應當讓學生積極落實到實踐中,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創造成果,體會創造的愉悅感。在這里,教師也可以在學生嘗試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幫助和點撥,要讓學生敢于面對挫折,承認自己在實踐中存在的不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持續性推動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合理且必要的舉動,這是發揮學生內在潛力的應有之策,也是開放學生思想,提高精神境界的有效措施。本文通過興趣的引導,教材的提煉,實踐的延伸和拓展,這幾個角度論述了學生創新能力培育的方法,充分結合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內容,尊重了學生的話語權和主動權,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能夠作為教師的參考依據。
教育論文投稿刊物:《新課程研究》是一本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集學術性、理論性、應用性為一體的學術期刊,系湖北省優秀期刊。所刊發的學術論文被中國知網(CNKI)、龍源期刊網、萬方數據集團、重慶維普公司等知名網絡媒體全文收錄,是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重要轉載來源期刊。刊物以服務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為宗旨,突出新理論、新觀點、新課程、新實踐,促進教學教研、課程建設,推動教改,是教育教學科研工作者、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及關心教育發展者了解、研究、助推課改的平臺。
參考文獻:
[1] 劉美群.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 家長, 2020, 000(002):P.58-58,60.
[2] 安保老. 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 課程教育研究, 2019(16):163-164.
作者:葉雅惠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