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不僅僅重視身體的健康,對于心理健康也更加重視。大學作為我國專業人才培養的搖籃,他們的身心發展水平接近成熟,但是由于生活閱歷少、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容易受到傷害。特別是進入大學校園,與社會接軌、人際交往范圍擴大,再加上網絡社會眾多思想的影響,其心理成長面臨更多威脅。如何做好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高校應該對這一問題引起重視。為此,筆者結合自己的相關工作經驗,對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方法。
關鍵詞:心理問題;教育;大學生;解決辦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健康是一個人活得成功的必要條件。無論是小學生還是大學生,他們都是社會的弱勢群體,面對來自內外部的各種因素他們的心情、情緒會受到沖擊,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正視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分析發生的原因,并及時開展個別教育,才能夠幫助學生們形成積極生活的態度,為其就業、生活打下基礎。
一、立足學生實際,高校提高思想重視
心理是由各種心理成分組成的一個多層次、多側面的統一體。隨著身體發育的不斷成熟,大學生的自我意識也在逐漸加強,此時他們的思維既渴望期獨立,同時對于他人又有著很強的依賴性,特別是身處象牙塔的學子們生活經驗少,對于事物更是缺乏必要的分析判斷能力。
大學生的典型心理問題之一就是情緒不穩定,壓力增大,一旦無法及時處理自己的消極情緒,解決壓力問題很容易引發慘案,如震驚社會的馬加爵事件,就是因為主人公壓力過大導致發生了瘋狂殺人的行為。特別是在一些高校,對于學生的學習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因為無法按時畢業、掛科、成績不及格,很多學生承受了過多壓力,學校其實應該反思一下本校的學分制度,為當代大學生解壓。
大學生典型心理問題二,性格缺陷。對于個人的健康發展來說,杰出的性格是一個重要因素,積極的性格更容易對人的生活有幫助作用,相反不良的性格會嚴重損壞個體身體、精神的健康,影響個人的人際交往。在重多的性格中,我們發現性格孤僻、過度內向、過度自卑或者過度自大的人,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與性格缺陷相似的一個心理問題是能力缺陷。導致能力缺陷的因素可能來自先天,比圖部分大學生體弱多病、自身素質差或者患有某種疾病,心理承擔重,從而引發了心理問題。還有后天的因素,比如一些學生因家庭經濟條件差,自卑感強,性格寂寞。特別是在一些高校,校園攀比、拜金的風氣比較濃,一些學生為了追求所謂的“時尚”,跟隨“大流”選擇超前消費甚至是借貸消費,最終會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二、面向全體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每個學生都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大多數高校都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公共課要求每一個學生修夠規定的學分。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部分課堂存在灌輸式教學、走形式的問題,從而導致這一門課程的價值難以有效發揮。為此,學校應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改革,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專業教師執教,提高這一課程的實效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計劃上,一方面根據大學生發展的規律設置常規性的課程內容,另一方面還要基于學情的了解,抓住焦點問題,特別是一些社會熱點的事件要去結合大學生們遇到的一些焦點問題,如網貸如何選擇、新生入學后的適應問題、如何處理好大學的人際關系、就業時的迷茫感如何處理等,針對這些問題安排專題教育,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對于大學教師來說,必須認真做好每一次的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每一節課堂上,不僅僅要有專業知識教學,更要有針對學生的測試、討論,讓學生們明白這些理論知識是如何應用的,讓學生們從內心去主動去接收和運用這些知識,服務生活。
教育論文投稿刊物:思想教育研究為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雜志不僅是各級教育部門和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專家學者及實際工作者發表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經驗的園地,也是各高等院校宣傳展示校園風貌、育人環境、先進經驗和自身形象的良好平臺和載體。
三、充分利用網絡,營造健康的校園氛圍
一個人所處環境不同,受到的教育程度也不同,外在的客觀環境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們心理意識的形成。因此,學校還要積極創設積極有益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特別是網絡、新媒體的運用,有利于去為大學生健康心理意識的形成打造好的教育環境。
新時期,網絡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大學生作為網絡的原住民更是對于網絡有著天然的親近感,那么我們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就要充分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首先,利用校園網絡,宣傳有益文化。必要的時候,各高校應采取一些技術的手段去杜絕不良網絡信息的傳播,使大學生能在良好的校園網絡文化中健康成長。其次,積極建設高校的輿論引導平臺,如微信公眾號、校園微博等,每日的推送文章之中可以無形之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且教育的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更新,要與大學生的現實生活緊密結合,才能夠指導他們的行為。
總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與時俱進,體現實踐性。希望大學生可以在健康有益的環境下得到良性教育,保證心理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川.“0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實證研究——基于近兩萬名2018級大一學生的數據分析[J].思想理論教育,2019(03):95-99.
[2]雷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的構建:內涵、研究對象與學科體系[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9(03):31-42.
作者:趙熠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