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課題申報 次數:
課題研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前期針對要寫的內容可以列出一個提綱,通過這個總體框架可以清楚要研究幾個部分,每部分要研究什么,以什么樣的方式研究,這樣對課題順利開展才是有利的,今天具體在這里介紹課題研究內容提綱怎么寫?
課題研究內容大體框架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且每一部分寫的時候都多采用“總-分”結構。各個小標題是“總”,后面寫我們如何展開具體的研究是“分”,各自來解析前面的小標題或者是文中的第一句的表述。同時,這幾點之間各部分邏輯要嚴密,在具體內容的呈現上是解釋每部分要做的事情,而不是羅列目錄。要能夠清楚的說明這部分我們打算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去做。
1)導入環節就是我們提出問題的環節,一般情況下寫一條。如果這個研究特別聚焦在某一概念上,那么第一條里面可以寫一些相關的概念界定、追溯或者是相應的理論依據,也可以寫與這一個問題相關的發展歷史。如果我們課題的理論視角特別新穎,也可以對這個理論做一個梳理,或者是有一些特別新鮮的概念,也可以對相應的概念做梳理,這是第一條我們要做的事情。
2)分析環節也就是分析問題的環節,要把我們研究的過程給整理下來。比如,整個研究分成兩步或者三步。在這幾步里面,如果我們按照它的實施過程來劃分可能會更好一些。比如,前面我們要做一些理論上的準備,或者是要進行設計問卷,再針對調研進行相應分析,要構建模型等等…我們按照方法實施的過程來寫就比較好寫,階段劃分也很明確。除了按方法以外,還可以按照其他的邏輯要素來寫。像傳統的人文學科,里面可能就會涉及到現狀分析或者是問題分析,就是我們研究的這個內容到底有什么問題,再下一步是原因分析,就是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么。之后下一步是經驗分析,就是其他地方對于解決這個問題有沒有經驗。
3)導出環節就是我們解決問題的環節,可以寫一條也可以寫兩條。如果我們的研究,其應用性、對策性傾向很強,比如選題就是“XX的路徑研究”,可能就要在導出環節里多寫一點,可以寫一些國外的經驗,或者是國內典型地區的一些經驗。最后一條可以寫對策、建議、路徑、構建一個怎樣的機制都行。當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兩者之間并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區分狀態,如果我們在分析部分寫了兩條,那么在導出部分(最多)寫兩條。如果我們在分析部分寫了三條,那么導出部分只寫一條。總之,最終不能超過五條。
上述就是課題研究內容提綱寫作的知識介紹,課題提綱都是大同小異的,主要能夠將問題說明白就行,而且字數內容也是很多的,具體到其中的每一部分,大家要結合自己的選題來安排,豐富自己課題的內容,最后有利于課題盡快的申報立項成功,順利結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