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3月2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 介紹了水草在河蟹生態健康養殖中的作用、類型與特點、設置與管理,分析了水草應用常見問題及處理,以期為水草的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農業職稱論文,河蟹生態養殖,水草,作用,類型與特點,常見問題
隨著河蟹生態養殖技術的推廣應用,養殖戶逐漸意識到水草在生態養蟹中的重要性,俗話說“蟹大小,看水草”,可見水草決定著生態養蟹的成敗。然而在養殖過程中,水草的應用還存在很多問題和誤區,現結合趙集鎮河蟹生態養殖實際,將水草的應用總結如下。
1水草的作用
一是增加溶氧。水草作為水生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增加了水中溶氧,為河蟹池塘高密度人工養殖提供了保證[1]。二是調節水質。水草的自身代謝能促進水和土壤中的養分肥料的吸收,同時還能吸附一部分有害物質,從而凈化水質。三是遮陽降溫。大面積的水草可以阻擋和吸收一部分光照,降低水溫,為河蟹營造適宜的生存環境,這在高溫季節尤顯重要。四是棲息隱蔽。水草不僅為河蟹提供了棲息和隱蔽場所,避免其互殘及躲避敵害,同時也是河蟹上下攀爬的附著物。五是食物營養。水草是河蟹的天然可口餌料,是河蟹食物構成中維生素的重要來源,是營養均衡的保證;同時,水草密集的地方,會吸引螺絲、小魚蝦等眾多餌料生物。
2水草的類型與特點
2.1輪葉黑藻
輪葉黑藻又名水王孫,是多年生沉水植物的一種野生水草,其分布極廣,全體呈暗綠色,葉狹披針形,4~8片輪生,長1.5 cm,寬約0.5 cm,質薄,葉緣具有小鋸齒,無葉柄,無托葉。輪葉黑藻的營養成分與苦草相近。在養蟹中一般采取移栽植株的方法栽培,也是常用的較好的水生植物之一。
2.2尹樂藻
尹樂藻原產于美洲,與我國的苦草、輪葉黑藻同屬于水鱉科,是一種優質、速生、高產的沉水植物,其優點:一是營養豐富。尹樂藻的干物質占8.23%,粗蛋白為2.1%,粗脂肪為0.19%,無氮浸出物為2.53%,粗灰分為1.52%,粗纖維為1.9%。二是產量高。秋冬或早春栽種1 kg尹樂藻營養草莖,當年可產鮮草300 t左右。三是適應強。只要水上無冰即可栽培,氣溫在5 ℃以上即可生長,在寒冷的冬季能以營養體越冬,當苦草、輪葉黑藻尚未發芽時,該草已大量生長。據江蘇省養蟹示范區近幾年引進試種證明,效果很好,被稱為沉水植物驕子。
2.3金魚藻
金魚藻俗稱輪薇,多年生沉水草本;其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華東、臺灣等地區,為世界廣布種。莖長40~150 cm,平滑,具分枝,全株沉于水中。群生于淡水池塘、水溝、穩水小河、溫泉流水及水庫中。植株無根,而以長入土中的葉狀態枝固定株體,同時基部側枝也發育出很細的全裂葉,類似白色細線的根狀枝,既固定植株,又吸收營養。該草具有耐高溫、葉較嫩、蟹喜食等優點,缺點是易腐爛敗壞水質[2]。
2.4苦草
苦草又稱鞭子草、扁擔草、水韭菜等,分布于溫帶和熱帶地區。苦草有白色的根狀莖扎生在泥土中,節生須根,葉叢生于根莖的節上,長帶形,寬0.4~1.8 cm,長30~50 cm。苦草易種植,產量高,在養蟹水域中被稱為水下森林。苦草的干物質占7.08%,粗蛋白為0.85%,粗脂肪為0.22%,無氮浸出物為2.99%,粗灰分為1.94%,粗纖維為1.08%,苦草是河蟹喜食和凈化水質、改良底質的優良天然水生植物。
2.5水花生
水花生又名喜旱蓮子草、水莧菜等,原產南美洲,在我國長江流域各省栽培、野生兼有,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莖分節,節能生根,莖葉都可浮于水面。水花生適應性極強,陸地、水面都能生長,且抗寒力強,氣溫在10 ℃時即可萌芽生長。水花生的干物質占12.7%,粗蛋白為3.05%,粗脂肪為0.33%,無氮肥浸出物為5.02%,粗灰分為3.33%,粗纖維為1.08%。水花生在養蟹水域中都采取移植的辦法,使水面上形成水花生群落,俗稱水面“綠島”,河蟹喜在上面棲息、攝食,根須是蟹的優質餌料。
3水草的設置與管理
3.1水草的設置
池塘中水草的覆蓋率通常應保持在2/3左右,水草的品種在2種以上,且各種類型的水草應做到合理搭配。考慮到趙集鎮主要以池塘養蟹為主,根據上述各種水草的優缺點,結合河蟹生長的特點,現以池塘養蟹為例介紹水草的設置方法。一般在池塘四周溝內種植伊樂藻,約占整個塘口的20%,利用伊樂藻發芽早、長勢快的特點,將其作為一種過渡性水草,一是為河蟹早期生長活動提供場所,二是能起到護坡的作用[3]。在池塘中間灘涂平臺上以種植輪葉黑藻為主,搭配一些苦草、金魚藻等,輪葉黑藻的覆蓋率約占50%,輪葉黑藻具有喜高溫、蟹喜食、不易破壞的特點,是河蟹中后期生長避暑、棲息、蛻殼和避敵的理想場所。苦草和金魚藻都是河蟹喜食的品種,但易遭到破壞,故其覆蓋率應控制在20%~30%。
3.2水草的管理
在伊樂藻播下后,水深要相對淺一點,利于溫度上升促進伊樂藻的生長,往后要緩慢注入新水,以剛好沒過草頭為宜,用水深來控制草的生長速度,否則水深變化太大易造成草頭瘋長和莖葉拉傷折斷。由于伊樂藻不耐高溫,因此在高溫季節到來時,要一次性將水加深到把草頭淹沒在水下,防止曬傷以延長草的生長期。在伊樂藻生長過程中,若水草種植密度相對較稀,可適當分種移栽;若草長勢旺盛,在高溫時可割去草頭控制其生長。對于輪葉黑藻、苦草等,為防止河蟹早期活動破壞,可先用網片將其隔開,待水草發芽長成后再將網片撤掉。苦草最好分期分批播種,錯開生長期,防止遭河蟹一次性破壞[4]。對于河蟹夾斷的草莖要及時撈除,防止敗壞水質。
4水草應用常見問題及處理
一是養殖后期水草瘋長。與水草種植量過大、水質較肥、早期水草管理不慎、水深控制不當、動物性飼料投喂過多等因素有關。可人工撈除多余水草;適當套養草魚、花白鰱等;減少精飼料等的投喂。二是水草生蟲。經實踐總結,水草的蟲主要來自蛾產的卵,可通過加水淹沒出水的草頭阻斷其產卵通道,以抑制草生蟲。三是養殖末期水草腐敗臭水。若塘中水草殘留過多,則易腐敗臭水,影響河蟹的體色和品質。可適量種植水草,以養殖末期河蟹剛好攝食完為宜;減少易腐敗水草如金魚藻等的比例;通過割草頭、分季節種草等方法延長水草的生長期。
5參考文獻
[1] 何杰.水草在魚蝦蟹類健康養殖中的作用[J].現代漁業信息,2007,22(10):27-28.
[2] 韓永良.蟹塘水草管理措施[J].科學養魚,2010(5):26.
[3] 宋長太.水草在河蟹養殖中的作用及栽培[J].北京水產,2000(6):18-19.
[4] 王桂清.水草在河蟹養殖中的作用[J].中國土特產,19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