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1月1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 針對棚室杏樹栽培中存在的產量低、品質差、成熟期延遲等問題,總結了棚室杏樹栽培的管理措施,以為棚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容易發表論文的網站,棚室,杏樹,栽培管理
近幾年,由于反季節果品的暢銷及優厚的價值回報使得反季節果品發展迅速。但是,由于棚室杏樹栽培管理的特殊性,出現了產量低、品質差、成熟期延遲等問題,現結合生產實際,將棚室杏樹栽培管理措施總結如下。
1控制杏樹長勢,促進花芽早形成
現今棚室杏樹栽培品種以凱特為最優,該品種果個大,色澤橙黃,口感純正,品質上乘,但其長勢強,很難控制,許多棚室戶因為對此難以掌握,造成杏樹徒長,枝過粗、過長,棚內郁閉,影響到以后的管理和產量。正確的做法是:利用多效唑進行控制,葉面噴施濃度為100~300 mg/kg,連續噴2~3次,如果效果不好,還可以土施,按1 m2樹冠投影面積施用15%多效唑0.5~0.8 g,這樣不但可以控制杏樹的旺長,還能促進成花。
2早施秋肥,增加樹體營養
由于大棚杏樹的生長期提前,扣棚前期的地溫較低,根系對養分的吸收能力較差,如果秋肥施用過遲,往往造成樹體營養不足,影響來年的果品品質和產量。秋季施肥有促發新根、增加樹體營養、改良土壤的作用。正確的做法是:將農家肥充分腐熟,施肥量30~45 t/hm2,施肥時期最好在8—9月。在樹冠投影外圍30 cm范圍內開溝施入,通常在2行樹之間挖深30~50 cm的溝,施完肥后蓋土灌水[1]。
3調節杏樹休眠溫度,盡早破眠
杏樹扣棚后,必須使杏樹迅速通過自然休眠。但大多數果農扣棚后,不注意棚內溫度,只是等20 d后便開始加溫生產,這樣做會產生2種后果:一是杏樹的需冷量不足;二是人為延長了杏樹的休眠期。這2種后果都會使大棚杏樹的效益受到影響,因而必須在現有條件下采取措施盡快達到杏樹的需冷量。杏樹的需冷量一般為700~1 000 h,使杏樹快速達到需冷量的具體做法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覆棚膜、蓋草苫;讓棚室內白天不見光,降低棚內溫度,并于夜間打開通風口,盡可能創造0~7.2 ℃的溫度環境,1.0~1.5個月即可滿足其需冷量,順利通過自然休眠。
4加強棚室杏樹萌芽至花期管理
萌芽期一般在12月20日至1月14日左右,此期間應于8∶00—8∶30起簾,棚內溫度4~5 ℃,11∶00左右升至18 ℃時放風,使溫度控制在15~18 ℃,14∶30—15∶00關風口,16∶00左右溫度降到10~12 ℃時放簾。花期基本在1月14—22日,始花期1月17日,末花期1月21日,此期間一定要授粉(配置授粉樹),因為杏樹的花器官一般是雌蕊長、雄蕊短。由于棚內空氣濕度大,花粉飛散能力差,即使自花授粉的杏樹品種也不能正常授粉,最好采用異花授粉。此時應于8:10左右起簾,溫度7~8 ℃,當溫度升至17~18 ℃時放風,白天溫度不超過20 ℃,14∶00—15∶00關風口,16∶10左右當棚內溫度達12~14 ℃時放簾,夜間溫度不能低于6 ℃,以10~12 ℃為宜。用蜜蜂和人工點授相結合(因遇陰天,溫度條件不夠,蜜蜂不能采花,用人工點授),此時要注意室內空氣濕度不超過60%[2]。
5控制好杏樹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的關系
保護地栽培環境條件下,肥水充足,空氣相對濕度較大,杏樹葉片變得大而薄,果實發育期新梢旺長,易造成光照條件差;杏樹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不協調,造成果實發育的營養不足,糖分積累少。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采取早提揭去蓋草簾、人工補光、懸掛反光幕、地面鋪設反光薄膜、清潔棚膜等措施增加光照;采取除萌疏枝、扭梢、摘心等措施終止新梢生長[3]。在杏樹長勢比較旺盛的情況下,也可以噴施多效唑或PBO進行調控,從而有效增加單果重并提高果品。
6注意葉果比,合理疏果
有的棚戶為增加產量,不顧樹勢,留果太多,使果個小、品質差。為使果大而整齊,提高品質和價格,減少養分消耗,降低生理落果,應在果實的第1生長期內進行疏果。一般在花后3~4周,即大約在2月底3月初進行。疏果時注意先去掉病蟲果、畸形果和小果,然后再根據枝量和距離大小,疏稀弱枝果和密擠果。一般花束狀果枝留1個果,短果枝留1~2個果,中果枝留2~3果,長果枝留4~6個果[4]。
7保持杏果面的干凈、美觀,提高果實的商品性狀
杏果實在生長發育期,由于空氣濕度較大、病蟲害侵害等原因使杏果表面會受到污染,為此應注意觀察杏樹的生長發育狀況,及時防治病蟲害,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防治,還要及時摘除果面上的花托及沾在果面上的壞損葉片等污物。另外,果實在不同發育階段,具有不同的外部表現和內部品質,應根據果皮色澤、果肉硬度和果實口感來判斷采收期。采收期要求采收人員要剪手指甲和戴手套,使用的采果籃子里邊一定要墊上襯布或報紙,采收時要輕拿輕放,不要造成機械損傷,使果面光滑,無污染,色澤好,從而提高果品的商品性狀。
8參考文獻
[1] 沈莉.提高棚室杏樹坐果率技術[J].山西果樹,2010(1):45-46.
[2] 張慧芳.紅古區日光溫室杏樹栽培技術[J].甘肅農業,2007(8):92.
[3] 春霞,劉勇,劉穎,等.日光溫室杏樹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5(5):53-54.
[4] 郭書霞,牛漸強.設施杏樹栽培的關鍵技術[J].山西農業,2005(1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