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4月1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從新媒體經濟的特點出發, 分析新媒體產業和知識產權以及絕對權力之間復雜的依存關系。由于上述的新媒體產業和現有的法律和政治產生的矛盾,為了更好的完善產業鏈, 政府不僅應當在硬件上提供產業所需的經濟支持, 更要從軟件上完善相關的制度和法律以保護本國創意內容的利益, 因為內容才是新媒體產業發展的出發點和核心。
關健詞:管理觀察,新媒體知識產權,絕對權力
在當今全球化語境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新媒體經濟這樣一個嶄新的經濟模式無容置疑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人類交流信息的媒介形態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產生的深刻變化不容小覷。從口傳、文字、印刷到由計算機和互聯網催生出的新媒介, 在這個過程中發生變化的絕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人類文化的形態在這個過程中也悄然的發生著變化。作為新世紀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文化產業在這個時代中需要找到賴以依托的“文化產品”才可以實現經濟的持續繁榮,而新媒體從內容和渠道上都為文化產業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對新媒體經濟運營與文化產業發展之間關系的研究將會對認清新媒體的本質以及文化產業新的盈利模式的出現產生積極的效果。
一、新媒體經濟的形成及特點
對新媒體的界定一直模糊不清。在波斯特的理論中認為新舊媒體之間“階段或時期并非彼此相繼,而是相互涵蓋 并非彼此置換, 而是相互補充并非按歷史順序發生, 而是同時代存在”。但是, 無容置疑, 推動舊媒體經濟向新媒體經濟發展的必要因素是互聯網的產生和發展, 而由于互聯網對數據的處理突破了傳統的數據處理方式因而改變了人和人的交流方式, 進而改變了人類文化形態。具體說來, 依托于互聯網特性的新媒體經濟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從設備上降低硬件所需成本, 從渠道上降低內容的人口。這些使得新媒體經濟運行的整體成本不斷降低, 而且這種降低在以指數倍的速度遞減。
其次, 新媒體終端的普及縮短了信息需要發布的時間, 并且借助人際傳播的及時性和互動性, 使得訊息成乘積式增多。而訊息的擁有量決定了受關注度的多少, 在注意力經濟時代, 注意力意味著盈利的可能。
新媒體經濟是一種整合的經濟模式,它不僅指它的“ 產品”是一種包含了文字、圖像、音樂、視頻多種功能的內容,而且指它的運營可實現不同產業間的互動合作。當然,這也是由新媒體的特點所決定的。新媒體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透明度”。新媒體的傳播數據,可以通過數據進行數字化的考量,具體的表現形式為點擊率等等。通過點擊率的測算可以獲知市場的大小,這對于投身市場的傳統產業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目前,新媒體經濟還有一種很流行的模式就是傳統媒體的新媒體化,即傳統媒體建立自己的網站來彌補單向傳播的不足,增加傳統媒體的親和度,同時營銷衍生成品,完善產業鏈。
總之,新媒體的特點導致了新媒體經濟在文化產業的大背景下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它不僅從設備和渠道方面降低了運營成本,從傳播時間和規模方面實現了關注度的指數級增長,而且它的出現帶動了跨行業間的合作交流,從而誕生了新的商業模式。所以說,新媒體運營的特點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二、新媒體的本質和由此引發的對新媒體經濟的挑戰
文化經濟的發展從來都是和政治法律聯系在一起的。新媒體經濟的本質,從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注意力經濟行為。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傳者和受者身份的異常平等,使得處于壟斷地位的主流文化越來越多的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一些運用于傳統媒體經濟的思維模式,面臨著新的課題和挑戰,其中有兩對關系對新媒體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新媒體和知識產權的關系。
新媒體的出現所引發的數字化資訊的極大豐富,顛覆了傳統媒體與知識產權之間的契約關系。二進制的數字所特有的便于移動、復制、編輯的特性,使得所有者擁有的權力模糊不清。
數字化的時代,數據被無限復制并以超越國界的方式在互聯網上進行流通,導致“ 原創”和“復制”所帶來的“從屬關系”被徹底消解了。復知識產權和新媒體經濟之間產生了復雜的依存關系,一方面,知識產權從法律的角度保護新媒體經濟中的“產品”的財產合法性以保護內容提供者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面對新的市場要求,內容提供者可能會主動放棄知識產權來完成新的商業模式的建立,以獲得更大的利益。
其次,就是新媒體經濟和權力之間的關系。
這里的權力,主要指處于主流地位的傳統媒體的權力。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媒體及其依賴的利益集團的權力造成了沖擊性的影響,通過虛擬世界的議題設置甚至會迫使物質世界的相關集團做出相應的反應。在傳統媒介中,“把關人”角色往往是和“權力集團”聯系在一起的,比如政治集團或是商業集團。這些集團的利益訴求使得所相關的傳統媒體在意見上形成一定的傾向性,從而影響大眾對信息的接受。而在新媒體經濟中,信息發布者身份的模糊以及多元的利益訴求消解了權力的控制。互聯網是平面的,每一個節點都平等地享有同樣的權力。所以,人們可以更平等、更自由地發布信息卻始終處于隱性的地位。但是,事實上,新媒體經濟在目前仍無法完全顛覆傳統媒體經濟或者取而代之。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它們傳播的內容都承載著文化的意義。
三、全球語境下, 中國發展新媒體經濟的探索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考慮到新媒體經濟的特殊性以及它和政治、法律方面無法自動調和的現實狀況, 筆者認為, 國家的調控和引導在目前的新媒體發展初期是必不可少的。縱觀世界, 在新媒體經濟沖擊下, 各國都在積極地進行實踐探索, 中國也不例外。實踐的基礎是對產業鏈的充分認識。新媒體產業的價值鏈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分別是內容創意、內容制作、生產復制、交易傳播四個環節 。從新媒體產業的發展來說, 這幾個環節都需要國家的介人以完成有序的產業發展。
首先, 從內容創意環節來說, 此環節是整個產業鏈的開端也是核心。創意產品的誕生意味著版權的誕生, 而版權的獲得意味著利潤的合法性。但是, 在新媒體產業發展初期, 零散的企業很難把握政策的方向, 不能深人理解產業政策, 因此在創意環節導致決策判斷失誤而無端的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其次, 從內容制作環節來說, 一般的企業也很難完成成本高昂的內容制作。這里的成本包括硬件上,制作室的建立, 比如電視節目制作需要有攝影棚及一系列攝影器械) 還包括軟件上, 大量的創意產生和制作人員。這些都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做支撐。
再次, 生產復制環節, 或許是這幾個環節中相對貢獻率比較小的環節, 但是同樣需要相當規模的人力和物力。
最后, 從交易傳播環節來說, 渠道的通暢以及商業環境的維護都需要政策護航。在目前國內市場尚未成熟的情況下, 零散的企業僅憑一己之力想要打通渠道或是創建新的商業模式都會受到政策上市場上的重重屏障。
總之, 在市場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 投資風險巨大的創意產業不適合由零散企業“分兵作戰”。拿動畫行業為例, 環球數碼總經理許翎說, “動畫是一個投資很大的行業, 它的制作完成一般需要好幾年時間, 需要強大的經濟力量作為支撐) 要成功收回投資, 又必須有好的商業氛圍和好的商業模式。就是說, 要使投資的風險是可控的。但在目前國內市場還沒有形成或者不成熟的情況下, 大量的投資投在動畫上, 最后可能回收不了, 于是, 投資人就不投了, 動畫行業又冷了下來, 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這是我們最擔心的。”所以, 由國家指導下形成集聚型產業基地是很多產業采取的方法, 對于新媒體產業來說也是如此。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的建立和完善正在彌補和糾正“各自為戰”時形成的產業格局, 無論從產業鏈的完整構建還是基礎設施的巨額打造以及產業生態的良性循環方面都有積極的影響。
新媒體經濟的特點提供了文化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但新媒體經濟的本質導致了它和現有的法律和政治產生了無法自然調和的矛盾。為了更好的完善產業鏈,在新媒體經濟發展初期,國家適當的引導和調控以形成規模性的產業市場是一項重要的舉措。中國目前對新媒體基地的籌劃和建設驗證了國家在新媒體經濟產業發展初期的推動作用。但是,面對全球化競爭的壓力,政府不僅要在硬件上提供產業所需的經濟支持,更要從軟件上完善相關的制度和法律以保護本國創意內容的利益,因為內容才是新媒體產業發展的出發點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