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10月17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當一個新班主任走進一個老班級時,“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需拿捏好分寸。本文試著以作業管理為切入點,借力“嚴”、“信”并存的班規,探討如何實施精細化管理,以便在最短的時間里融入班集體,并帶領班級快速成長。
關鍵詞:教師管理類刊物信息,班級管理,嚴信
班級是學生在校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如果班級沒有一定的團體約束力,是盛不下來自眾多家庭個性教養各異的孩子的。但只有“嚴”,沒有“信”,也會把人心管“寒”,因此需要言而有信的班規。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學生鞏固和內化知識不可缺少的環節。而作業也是學生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常常“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想管好一個新班級,必須先從這個最難管理,又非管不可的作業入手。本文以作業管理為切入點,結合新學期對新班級的具體操作,談如何用嚴而有信的班規,幫助學生快速成長。
一、嚴: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離婁上》有言:“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可見,班級管理需遵循一定的標準和法則。即“嚴”字當頭,才能創造一個有序空間。
㈠嚴謹:認真糾錯,一絲不茍
老師治學嚴謹,除了自己在鉆研學術時需一絲不茍,還表現在對待學生的細小錯誤、引導學生學習嚴謹上。這學期新接手五(2)班,經驗告訴我,如果不在開始幾星期里給他們“恩威并用”、“軟硬兼施”,使其信服,他們就“欺生”,那接下來的班級管理勢必吃力。因此必須“燒好”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9月1日,做完繳費工作后,在老班長的協助下,開始逐一檢查暑假作業,并按“優、良、不足”三檔記錄在班級名單上。匯總后發現王某等9個學生有嚴重的作業問題。
班級管理主要是對人的管理,管人重在管心。在新班級里,我沒有群眾基礎,必須借助班上的積極力量,否則易成為“孤家寡人”。經過探討,師生一致認為以下處罰最公平,最使人記憶深刻而不再重犯:缺什么補什么,并認真書寫;再寫一篇反思。
懲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學生通過寫反思,對自己所做出的學習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后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從中能夠逐漸提高自我的監控能力。
㈡嚴明:揚“善”抑“惡”,剛柔相濟
班級無小事,每個學生的一舉一動都會對班風、學風產生著影響。當某個學生的作業有問題,其他同學都等著看老師怎么處理。那天宣布處罰內容后,追問:“如果以后再有這些問題,我們又怎么辦?”大家都說照著做。再“趁熱打鐵”,與學生一起擬出新班規:1.除了生病,其他原因不做作業的,補做再罰反思。2.作業沒做完的,補完再罰反思。3.字跡潦草的,重寫再罰反思。并把“反思”掛在班級櫥窗“警鐘長鳴”一欄。另一欄是“榮耀時刻”,分書法獎、書寫進步獎;作業質量優秀獎、質量進步獎四類。獎懲情況每個月匯總一次,向全班通報。
法家認為人都有“好利惡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所以商鞅得出結論:“人生有好惡,故民可治也。”用揚“善”抑“惡”、剛柔相濟的制度,一定能管好班級。
二、信: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沒有哪個學生是專業的“闖禍精”,只要肯給他們認識錯誤、吸取教訓,進而進行自我批評、自我糾錯的機會和時間,他們肯定能改好的。這表現在運用批評時,做到一事一評,對事不對人。只有準確、公平、真誠地批評,學生才心服口服、欣然接受。
㈠誠信:育人者必先律己
老師的品行、觀念,都會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學生,因此對學生說過的話,要求做到的事,必須及時兌現諾言。我在開學第一天就把班級名單打印出來,貼在語文書首頁上,方便隨時隨地記錄學生的事,也方便及時追回他們“欠”的作業。9月2日,這9個學生中有5個把補寫的作業和反思交上來。我當著他們的面把“欠”的作業圈掉,然后讓他們把“反思”掛到“警鐘長鳴”一欄。另4個學生“隔岸觀火”,看到老師說到做到,也只好照做。
現在,這些常見的作業問題,班內不太出現了。這足見韓非子的“火形嚴,故人鮮灼;水形懦,人多溺”多么在理!
㈡信賴:學生在賞識中成長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與鼓勵,這是人自尊自愛之本。有時老師一個充滿信任的目光,或一句簡短的鼓勵,都會增加學生改正錯誤的勇氣,更何況老師在眾人面前表揚他。經常受重視,他覺得自己是個好學生,要是再犯錯就丟不起面子,于是他就自覺抵制壞毛病。當所有同學都認真對待作業時,還怕成績提高不上去嗎?
其實,學生有作業問題,主要是因為題目不會做。試想,如果會做,所花的時間就少,他又何必把自己放在一個被人指責、被人看不起的位置呢。因此我在學習上特別關照他們,除了平時多給他們補差,還在閱讀課堂上把簡單的問題讓給他們答。
三、愈嚴愈信:風雨之后終見彩虹
都說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學生在改正行動中有反復,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老師需要做的,就是不遺余力地幫助他們,一刻也不能放松。當學生看到老師一直是公平、公正、賞罰分明的,他們也不再“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㈠嚴酷: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學生不良作業習慣的養成,有諸多原因。因此糾正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用毛主席的《論持久戰》,做好長期斗爭的心理準備。這里要注意的是,老師不能搞“題海戰術”,否則加重學生負擔,他們將難以保質保量完成。
㈡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學記》有言:“親其師,信其道。”當學生感到老師真心地愛他,真誠地為他操心時,他就把老師當成“知心朋友”來信任,這時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今天已是九月份最后一天,是匯總獎懲情況的日子。發現“警鐘長鳴”一欄,除開始一周不停有“反思”掛上去,后三周只是偶爾有了,“榮耀時刻”一欄的人數則越來越多。這一刻我欣慰地笑了,因為之前的付出已看到成效。
綜上所述,接手一個新班級時,老師必須給予一定的團體約束力,否則降不住四五十個孩子。但只有“嚴”,沒有“信”,降住的只是軀殼,得不到人心。當學生畏懼老師,甚至敵對老師時,他們就不會齊心協力。這樣班級就失去了凝聚力,也談不上進步了。而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因此只有實施嚴而有信的班規,才會帶領班級快速成長。
[參考文獻]
[1]齊炘主編.《新綱要 新師德》[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2年3月
[2]梁華.《班主任工作指導手冊》[M]. 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