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9月05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關鍵詞:中國市場期刊發表,發表論文期刊網,證券投資,基金管理者,道德風險
首先,建立法律法規、監管機構和自律組織,加強監管的力度。
歷史經驗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日本的野村證券、山一證券事件,都是因為金融機構的操作者道德水準不高,由違規、違法走向刑事犯罪;尼克里森搞跨了230年經歷的巴林銀行,濱中泰男因期貨銅合約的違規操作造成舉世聞名的“住友事件”。
紀律是執行正確路線的保障,遵守紀律首先靠人的內在約束力——道德的力量約束。提高基金管理人的道德水平,控制道德風險的發生,與法律的設立、實施一樣,成為保證投資者避免風險的保障。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發展時間不過十幾年,我國法律對上市公司虛假陳述、基金管理者風險投資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不夠,違法者承擔的處罰和責任與其所獲利益不對稱造成法律制裁缺乏約束力。
我國現有的基金相關法律存在滯后性,雖然我國基金立法在不斷修改但多是原則化的表述,沒有對操作中的問題提出指導意見,使具體問題發生后無法可依。基金市場投機性強、風險大,容易出現違規操作,通過建立可行性法律法規,間接的提高了監管機構的權威性,加強了對基金管理者的約束力也就減輕了基金管理者的道德風險。
其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強化基金管理人的內控治理。
“陽光是最好的殺蟲劑”,全面及時的信息披露,會減輕投資者與管理者之間信息分布不對稱的情況。投資者在全面了解基金信息后會做出理性的投資,造就積極的投資環境,管理者因信息披露制度規范實施可以避免黑箱操作提高職業道德,減少道德風險。
基金管理公司是基金運作的核心,完善基金公司的治理結構,加強內部監督,發揮基金持有人大會的作用,設計科學嚴密、職責明確的投資程序,這些對基金管理公司的內控治理在完善自身的同時對基金業整體發展打造良好的基礎,對道德風險的控制也有重要的影響。
最后,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當今社會最缺乏的就是人才,基金行業尤其需要高端人才來維護基金市場的穩定。由于基金行業的委托辦理的特性使得基金業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基金經理任職期限短,流動頻繁對基金的業績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國應該加強對基金專業人員、專業隊伍的培養。
我在這所強調的人才培養不是短期的集訓式培養,而是一個長期的包括經驗培養的滲入式人才培養,在長期的培養熏陶下出來的人才不僅擁有豐富的經驗、專業的技能而且其職業操守和個的素質也會普遍提高,對管理人道德風險的控制亦會起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