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8月2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大學語文是士官院校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同時也是重要的人文素質課,是提升士官學員綜合文化素養的課程之一。它在士官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關鍵字:新一代雜志投稿,核心期刊發表,大學語文,士官,地位,作用
大學語文課程是軍隊士官院校的一門重要的任職基礎課,在士官職業技術教育課程教學體系里,它具有提高學員文化素質、完善優化學員知識結構和培養學員崗位語言應用技能的雙重功能。
一、使學員具備一定的語言文學素養,提高其閱讀鑒賞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與能力,實現素質培養和技能訓練的有機結合。
終身學習能力是每個人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學習能力的核心是語言的感受、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大學語文課在這些能力培養方面的巨大作用是任何一門課程都無法替代的。語言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工具,是思維的外殼,語言能力的發展直接促使著人的思維能力的發展。開好大學語文課,強化學員的語言運用能力,是士官教育極為重要的一項任務。士官學員尤其是剛入校的學員,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所限,在完成作業和一些書面材料時,經常出現錯別字和語法錯誤,可見,學員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是不完全的,需要繼續學習。
二、能夠豐富學員的想象力、思考力,激發他們的潛能和創造力,培養形象思維和發散思維。
大學語文教學注重學員語文能力的提升,這不僅僅指一般的聽、說、讀、寫能力,而且還包括學員智能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使其主動掌握學習方法,不斷豐富自己的想象力、思考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創新素質的發展、發散思維的培養與形成。形象思維能力是創造力的核心。文學作品是形象思維的產物。學習漢語言和文學,可以大大豐富人的想象力,增強人的形象思維能力,改善人的思維品質,提升人的創造力。實踐中,大學語文教學能夠引導學員通過文學作品的閱讀與欣賞,培養和發展這些方面的智能,改善學員的思維品質。縱觀人類發展歷史,不論地方還是部隊,凡是能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莫不得益于扎實的語文功底。
大學語文教育擺脫了應試教育的束縛,使得學員可以充分發揮自由的個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只要對學員進行鼓勵和引導,讓他們充分發揮想象,深入思考分析,從不同角度對作品文本進行解讀,往往就能拓展其思維空間,提高其認識水平。文學作品的閱讀與欣賞是一種再創造,是培養和提高想象與聯想能力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想象與聯想能力又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核心,這種創造性的思維為培養學員的創新能力奠定基礎。
三、大學語文有利于培養學員的人文素養,塑造他們健康的人格,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提升學員的精神品格。幫助學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發展一定的道德情感。
語文的學習能賦予學員更完善的人格,賦予學員不斷進取的精神,培養學員終身學習的能力。大學語文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其人文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利用文學形象的激勵和感召,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靈魂,培養學生關愛他人、尊重他人、與人團結協作的品德。文學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具有極大的精神感召力量,使人產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激情,形成“寵辱不驚”的博大胸懷,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人的意志力和抗挫力。屈原的憂國憂民、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這些都說明文學對人的巨大影響。二是利用文本所承載的思想,培養學生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與頑強拼搏的精神。往往我們在品讀優秀的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正接受著心靈的洗禮,不知不覺間,將作品所倡導的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政治說教是蒼白無力的,文學的影響卻是深入人心的,大學語文課在大學生人格塑造方面的巨大作用是任何一門課程都無法替代的。
文學可以豐富人的內心世界,提高人的文學素養,培養人的生活情趣。文學是生活的審美反映,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和意境極易喚起人的美感體驗,使人獲得強烈的美感享受,使人的思想充滿活力,提高學員的鑒賞水平和審美品位。大部分士官學員缺乏必要的審美能力,藝術品位不高。從這個現實出發,文學肩負著培養學員審美能力的使命。通過對優秀文學作品鑒賞的教學,從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出發,從知識、藝術、情感、思想道德等方面對學員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培養學員具備良好的文化修養、美好的精神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
四、結語
大學語文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明確賦予了大學語文培養學員積極向上的戰斗精神的重任,為實現習主席在視察武警部隊時提出的“努力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現代化武裝警察部隊”的奮斗目標,僅有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是不夠的。還要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教化人、培育人的作用,對學員進行人文教育,完善其人格,使他們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