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8月2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關鍵詞:中國史研究期刊征稿,核心期刊論文發表,中學歷史,探究性,學習指導
一、中學歷史探究性學習的指導策略
1.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為了使學生的探究興趣被激發出來,教師首先應該創設出問題情境,從而培養學生創設情境的意識,發展學生的問題思維。在歷史教學中,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作為探究的材料,對其進行改造,使其成為范例。
例如,在對“美國內戰”一課進行講解之前,教師應首先進行問題創設:美國前總統林肯曾對作者斯托夫人說過:一部書造成一場戰爭。這是為什么呢?學生在腦海中會跟隨教師的問題進行探索,自己進行發掘、分析及評價,主動進行學習,教學的效果也就會更好。
2.在學習過程中教會學生探究的方法
新課程改革要求:實施探究性學習,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與探究的過程中。在學生的參與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學習方法上對學生進行指導,如實驗法、觀察法、調查法、案例分析法、數據統計法等等,對這些方法的優勢及不足、使用方法應該熟練地掌握,從而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靈活運用這些方法,達到學會學習的目標。那么如何實現這一過程,也就成為關鍵所在。
例如:某教師在對美越戰爭問題的教學中,為學生準備了相關的影像資料,并對學生進行分組,要求小組合作設計一份問卷。與學生相同,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要將自己的觀點擺出來,而學生主要根據調查的結果,教師則主要通過對影像資料的講解。
因為這些影像資料都比較客觀,不帶有偏見,此時教師也不需要進行講解,防止影響學生的判斷思維。在該教學設計中,在對學習方法的指導中,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問卷、訪談等形式對相關的評價進行收集,將結果以數據的形式表示出來,一方面提高了學生收集數據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對探究性學習的認識。通過探究性學習,學生對知識的形成過程有了深刻的了解,促進了學習效果的實現。
3.在學習中師生共享探究的樂趣
探究性學習中,教學活動比較多,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學習的樂趣被激發出來,學習的效率也就得到了提升。所以為了持續開展探究性學習,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享受探究的樂趣。例如,在對秦漢文化一節進行授課時,教師發現學生雖然對地動儀比較感興趣,但是對張衡的這一發明感到很難理解。那么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地動儀測定地震方位的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會空前高漲,而教師在看到這種場面時,內心的喜悅也是溢于言表的。
二、結語
總而言之,探究性學習指導策略是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進行的,應該首先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使其愛學、樂學。教師只需要根據歷史學科的特征,對教學過程精心設計,通過多種教學活動的開展,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最終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